我曾經看過一本漫畫,那是一本很奇怪的漫畫,非常的奇怪。
上面沒有文字,從頭到尾都沒有,沒有對白,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對話框,只有景物,風景,自然。
甚至可以說,這根本不是漫畫,連繪本都不算。可我還是喜歡看它,因為我比較喜歡清靜。
單單是一幅幅靜態的風景畫,我也能看出作者別出心才的意圖,以及那深邃的用意:無以言表,見過思通。
圖畫不一定需要文字的襯托,但有文字絕對比沒有文字要好。
然而作者卻放棄了這一點,怡然采用了純畫面的表現手法,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敬佩,同時也感嘆作者這種敢于開新立異的勇氣和決心。
圖片的優點在于,人類右腦的圖像接受速度要比左腦的文字記憶快很多,圖片可以直擊人的心靈,加深印象,這是文字所做不到的。
作者恰恰是利用了這一點,單純的用一張張圖畫,來直接表達他的意圖和想法,觀眾也能在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畫面中的意境。
這種手法,講究的就是一個“快速”和“直接”,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自己看過這部漫畫,而它的名字我卻忘的一干二凈了。
當然,純粹的圖片也有自己劣勢,因為它無法像文字一樣,表達的更有深度和內涵。
如果一個作者的文筆不錯,他可以用精美的文字和語言,來表達出圖片所做不到的程度。
文字可以激發人的想象力,不光是空間想象能力,還有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能夠鍛煉作者的敘述能力和觀眾的閱讀能力。
文字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擁有誘導能力,可以使讀者產生出文字沒有表述過的內容,比如:妄想。
普通的圖片只能表達出既定的事實(特殊圖片除外)。而巧妙的文字還能啟發讀者的聯想,自動豐富文字所沒有表達出的主題。
當然,文字也不是絕對比圖片好,相對我之前所說的話,兩者結合,才更為突出。
而且,如果再加上聲音的描述,那就更加完美了。
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都喜歡直接看電影或者動漫,而不去看小說的原因。
然而我想說的是,小說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它和圖片一樣,有著自己的特殊優點。
所以,我的寫作目的就是想充分的表達出文字的優勢,讓讀者去想象,去思考。
不過,在下的文筆實在是不行,只能用故事劇情來湊,節奏方面也是處理的不夠好。
言已至此,我想我的目的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我想寫出文字的特點,只有文字才能做到的程度,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都會堅持下去。…
————(分割線不算字數!)
后面都是湊字數的,大家隨便看看!
————(我是分割線!)
“接下來該怎么寫啊!”
碼字碼到一半,我又想起了編輯的話。
“張先生!恕我直言,您的小說內容有點枯燥無味!”
“什么意思?”
“比方說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啊?”
“現在都流行快穿、耽美,哪怕是寫贅婿、龍傲天、裝杯打臉的爽文都行!”
編輯推了推眼鏡框說道:“像您這樣的作品,可謂是業界的一股清流啊!可惜沒什么受眾范圍。”
編輯又頓了頓說道:“沒有固定受眾人群的小說,注定是火不了的。”
“那……怎么辦?”
“要么改設定,要么改劇情,要么加幾個吸引觀眾的女主角,要么……”
“上次不是加過幾個女的角色嗎?”我搶過話語權。
“戲份太少,沒有苦大仇深的感情戲,讀者怎么代入進去?”
“這……”
“你好好琢磨一下吧!張先生。”
————(分割線用來分割劇情。)
“張先生,我看……你還是換個劇本吧!”
“呃?為什么?”
“你寫的太……復雜,觀眾不容易看懂。”
“劇本有問題嗎?”
“我是說啊!你就不會換個思路嗎?非要寫這種意識流穿越的小說?”
“不能……寫嗎?”
“現在的網文體系大多都已經成熟,逐漸套路化,與其另開途徑,耗費時間,倒不如跟隨潮流,適應大眾文化。”
“但我覺得我寫的還行啊?”
“哎!”
編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新穎的題材確實能短暫的吸引部分人的眼光,但終究只能射出一時的光彩,隨波逐流才能靜水常安。”
“……”
我不能理解編輯的話語,我只想寫出我想寫的東西。
“這個叫夢之輪的篇章就趕緊結束吧!下一次,還是別再寫這種類型的了。”
“夢之輪的劇情我還有一大堆設定沒有寫出來……”
“你自己權衡利弊吧!言盡于此,我想你能明白的!”
“……”
————
“張先生,你寫的這個篇章真的就像是人的夢境一樣,簡直毫無邏輯可言。”
“額!”我愣了一下,看來這次又免不掉編輯的一頓訓了。
“作為劇本,要劇情完整,前后呼應,要有高潮和波瀾,講究一個起承轉合,世界觀設定和劇情內容相互融洽,不能出現相互矛盾和沖突,情節走向要引人入勝,吸引讀者的眼球。”
編輯講的很對,我無話可說。
“然而你寫的東西漏洞百出,毫無秩序,隨心所欲的想寫就寫,劇情更是分崩離析,后一段劇情聯系不到前一段的內容,前一段劇情也沒有設下后一段的伏筆,我甚至都找不到兩者究竟有何關聯,隨便把其中的一段劇情拿出來講,都可以單獨做成一個故事了。”
“我知道了!這章寫完我就換一個篇章寫。”
“我覺得,你還是別寫小說了,換份工作吧!”
“……”
我知道自己文筆不好,寫的東西也沒人看,自然是沒有任何理由去反駁編輯。也許……我真的不適合寫小說吧!
————
“你覺得我寫的怎么樣?”
前天,我將自己寫的小說發給了朋友看。
“要我說真話還是假話?”
朋友半打啞謎式的回答了我。
“當然是真話。”
雖然我對自己寫的東西極度不自信,但是,人往往是要面對現實的。
“寫的不咋的。”
朋友的回答并沒有出乎我的意料。
“呃!……”
雖然這樣的回答已經不止一次了,但還是再次打擊了我那僅存的自信心。
寫這本小說時,我想了很久,花費了大量時間來構思劇情,辛辛苦苦做出來的作品卻沒有得到一聲贊賞,這令我非常的沮喪。
“你覺得我哪里寫的不好?”
沉默了一會兒,我還是選擇直面問題。
“額!比如說,沒有主線劇情,沒有反派角色,沒有解密真相,沒有刻畫世界觀,你這一開始就是花里胡哨的情節,簡單的人物關系也無法讓讀者產生興趣。嗯!……還有語法用的很差,用詞單一,嗯!……就是這些了。”
“我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