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各安宿命
- 鬼都奇談
- 月伴歌升
- 2084字
- 2008-11-26 10:29:52
次日一早,洗漱完畢,無戒帶著啟太去了方丈凈業禪師的禪房。一進去先是看到一個年逾花甲的老和尚,盤膝坐在蒲團上。他旁邊還站著一個人,卻正是昨晚那個中年和尚。
無戒一進門,就跪倒在地,同時大聲說道:“徒兒無戒,拜見師傅?!闭f完拉了拉啟太的衣角,示意他也跪下。
啟太照做以后,老和尚看了他二人良久,說道:“這就是凈念說的那孩子?”
無戒保持跪姿,一低頭答道:“正是?!?
老和尚慈祥的說道:“孩子,過來?!?
啟太抬頭看了看他,覺得這老人鶴發童顏很慈祥,待要過去,卻又看見了站在老和尚身邊的凈念威嚴的臉,不禁又縮了縮肩膀,低下了頭。
老和尚被他這個動作逗的直笑,對凈念說道:“看來你還是沒有孩子緣啊,難為道游那孩子天天離不開你呢……哈哈哈哈……”
凈念也無奈的笑了,同時溫和的說道:“方丈師傅叫你呢,快過來給老和尚看看?!?
啟太看了看他,發現他的笑容很溫暖,很像……爸爸的笑。
于是狀起膽子走了過去。
老和尚把他抱在懷里,嘆了口氣,說道:“又是個可憐的娃兒……現今這世道也是眾生的罪業。少林本是清修之地,和尚也應以慈悲為懷,奈何寺里僧眾的生活起居也很拮據……”
啟太聽著他說話,眼中剛剛燃起的火苗漸漸熄滅了……他低下頭,盡量不讓別人注意到他眼中不自覺涌起的淚水……
老和尚繼續說道:“何況道游那娃兒不光是讓凈念你無法靜心修行,寺里的很多人都受到他的影響……”凈念聞言,馬上躬身低頭。
卻見老和尚臉上不自覺的浮起了笑容,“只是那孩子實在是……阿彌陀佛……實在是可愛……每每想起,我都無心打坐,想抱他一抱呢……呵呵,呵呵……”
凈念依然低著頭,不過笑容卻漸漸浮上了臉頰。
老和尚又憐愛的看了看啟太,問道:“多大了?叫什么?”
啟太依然低著頭,往下咽了咽淚水,說道:“我叫沈風易,今年八歲了?!?
老和尚拍了拍他的頭,嘆了口氣說:“去跪在無戒旁邊。”
啟太離開老和尚的懷抱,跪在了無戒的身邊。
只聽老和尚問道:“小施主,你的出家師父是誰?”
啟太不知道什么意思,愣愣的看著他,無戒在旁邊推了推他小聲說:“問你話呢,想找誰當師傅?!?
啟太不明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磕磕巴巴的說;“找……找他……”說完就指了指無戒。
老和尚皺了皺眉頭,沒有言語。無戒的臉不自禁的紅了起來,“哀怨”的看了一眼啟太……
啟太不知如何是好,慌慌張張的看著他們。不明所以。
凈念則一臉正經的看著無戒,拼命忍住眼睛和嘴角的笑意。
他低下頭,用右手食指輕輕的摸了一下鼻子,咬了咬嘴唇,把笑意憋了回去,躬身在方丈耳邊輕語著什么。
只見方丈皺著眉頭,不過還是點了點頭,說道:“無戒起身,受你徒兒一拜。”
無戒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不敢相信的看著凈業禪師。但見他老人家和顏悅色的點了點頭,無戒趕緊給他磕了一個頭,不過由于力量用的過猛,只聽“咚”的一聲,連地面都鎮了一下。
無戒笨手笨腳的站起來,走到凈業禪師蒲團的另一邊站好,啟太恭恭敬敬的給他磕了三個頭。
無戒走過去,把他拉起來,凈業禪師滿意的看著他二人,從凈念手中接過剃刀,一刀一刀仔細的為啟太剃度。
完事以后,說道:“施主沈風易,貧僧賜你法名啟太。愿你跟隨師傅好生修行,早日開啟大智慧,脫離苦海?!?
無戒帶著啟太,給方丈磕了個頭就準備離去,卻聽方丈說道:“無戒,昨日私自下山,且率破戒律,本應交予執仗院,杖刑。念你救人有功,罰你掃山門一年。如若再犯,便逐出寺院?!?
無戒垂頭喪氣的謝過方丈,帶了啟太掃地去了。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五年一轉眼就過去了,道游因為有了個年齡相差小的同伴很是高興,可是啟太卻總是對他愛理不理。
而二人在少林寺的境遇也相差甚遠。道游的師傅,凈念已經升為執仗院的監寺僧,寺里的和尚們每天對他畢恭畢敬,同時由于道游是凈念禪師最寵愛的徒弟,而且又是看著他長大的,對他很是疼愛。
而啟太則沒有這么幸運了。他由于從小家庭的變故,性格比較孤僻,再加上他的師傅無戒經常觸犯寺規,如果不是因為啟太年紀尚小,他又是啟太的入門師傅,恐怕早就被趕出少林寺了。看來當初凈念禪師的苦心沒有奏效,無戒依然我行我素。
總之,由于他的師傅在寺里屬于“劣等僧”,而他本人又顯得有些陰沉。所以除了方丈師傅和凈念師傅以外,其他人都不怎么搭理他們。
可是道游并不明白這里的緣故,每天跟著師傅打完坐,幫師傅做完事,得到準許后就會跑來找啟太。
經常把來這里參拜的香客供奉的精致糕點藏起來一些,找時間跟啟太分享。
凈念師傅知道這些情況,也經常會多分一些給道游。
可是啟太并不領情,依然對道游不理不睬。
雖然如此,卻并沒有影響道游將啟太當做自己最親密的伙伴。
在他開心的時候,有心事的時候,被師傅打罵的時候,有好吃的的時候,都會來找啟太。而啟太則不冷不熱的看著他高興或不高興,不在意的吃著他特地留給他的點心。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啟太離開少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