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鄲闡迷蹤 商山繡佛(15)
- 禪門生死謎:火菩提
- 枕上晨鐘
- 1068字
- 2012-11-09 10:37:00
(五)
了圓師傅想了一想,最后還是搖了搖頭。
小小立刻轉頭望我,眼里滿是失落。
我卻忽然想到另外一個問題,急忙問了圓師傅:“師傅,您再想一想,您在商山寺里還見過陳圓圓……就是寂靜女尼其他的繡佛圖嗎?”
了圓搖頭說:“沒有啦,就只有這一幅。”
我大感意外:“我聽說,寂靜女尼出家后,每日除了虔誠誦經,其他的時候便是繡佛圖了。怎么會只有這一幅呢?”
了圓淡淡地說道:“話雖如此說,可是,寂靜女尼生前繡的佛圖幾乎全都送給那些虔誠的居士了。在她身后,就只留下這幅圖。幾百年來,這繡圖一直就存放在商山寺中。”
看來,我們從了圓這兒是不可能有什么收獲了。既然如此,我也不想再占用別人的時間。于是,我收起繡佛圖,拉著小小笑著起身:“多謝兩位師傅,我們就不多打擾了。”
住持熱情地送我們出門,而了圓師傅卻還坐在原處撥弄著念珠。
走在靜樂庵的清幽小徑上,小小忽然向我問出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你覺得了圓師傅怎么樣?”
我先是一愣,進而由衷地贊道:“幾乎就是‘心如止水,境不隨緣。’差不多已經幾近空境了。”
“哈哈……”小小聽完,竟馬上大笑了起來。
“你笑什么?我說錯了嗎?”我大惑。
小小并不答我,卻反問道:“小晨,你聽過‘枯木禪’(典出《五燈會元》)的故事沒?”
我搖搖頭。
小小徐徐講道:“‘枯木禪’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老太婆修建了一所茅庵供養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時都讓一位二八佳人送飯服侍和尚。一天,老太婆對少女說∶‘等一下你送飯去時,抱住他試試他修行的功夫。’于是那少女果然依言行事,在送飯的時候伸出雙臂從背后緊緊抱住僧人,問他:‘您現在感覺何如?’那僧人一動不動地說道:‘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意!’當老太婆聽完少女的回復后,非常生氣地說道∶‘原來我二十年來供養的竟只是一個俗漢!’于是她趕走和尚,一把火就把茅庵給燒掉了。”
我聽后奇怪地問道:“出家人本該不近女色,這僧人面對色誘不為所動,這有什么錯嗎?”
小小冷笑道:“真的沒錯嗎?和尚已經修行到‘枯木倚寒巖’的地步,無情無欲,然而婆子仍斥之為‘俗漢’,就是因為人本應是感情動物,佛的大慈大悲,也正是有感情的體現。那個和尚雖說對女色可以不表示熱情,但總應該有些慈悲心,表示同情才對。但是他卻像枯木一般能‘死’而不能‘活’。禪家講求妄念滅盡,然后才能顯示真心的妙用,‘大死’才能‘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只是‘俗漢’了。枯木禪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過止息妄念,恢復活潑潑的自性妙用,得大自在。枯木逢春才是枯木禪的旨趣。剛才我覺得了圓師傅看似心如止水、物我兩忘,但她給我的感覺就像‘枯木倚寒巖’,冰冷冷沒有一點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