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
大理歷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發祥地之一。據文獻記載,4世紀白族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許多氏族部落,史書中稱為“昆明之屬”,他們創造了燦爛的新石器文化。
崔云熙不但只會看名著,也會去看歷史書,所以對大理的歷史還是大概了解的。
當然地理也是有一定的認識。
大理地處低緯高原,在低緯度高海拔地理條件綜合影響下,形成了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特點:四季溫差小,干濕季分明。
這是一座適宜人居的小城。
在大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映蒼山雪。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一首謎語詩。
在大理當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詩曰——
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
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
這首詩謎的謎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風花雪月四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下關風——每年春、冬是下關的風季,一年之中,平均有35天以上的大風,最大風速達10級,下關因此而贏得了“風城”的雅號。
下關風的形成是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的空氣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哀牢山脈的者摩山之間的下關天生橋峽谷便成了下關空氣對流的出口,所以下關的風特別大。
下關風還有一種奇異的自然景象:如人朝北走,風自南面吹來,風揭行人頭上的帽子,自應落于身前,誰知是落在身后;如人向南走,風迎面吹來,揭行人頭上的帽子,理應落在身后,反而落在面前。
上關花——上關位于大理蒼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來形成的拱衛大理的要塞。在關外花樹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樹,傳說為仙人呂洞賓所種,花大如蓮,每年開12瓣,閏年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據《大理府志》記載和民間傳說,上關的和山花(十里奇香樹)系優曇一類花卉,花狀如牡丹,大若拳頭,色白而微黃,果殼黑而堅硬,可作朝珠故又稱“朝珠花”。據記載此花在元朝至正年間尚存。
白族人民養花愛花已成習慣。“上關花”是木蓮花,此花在大理境內到處都可以見到。
蒼山雪——因蒼山海拔高,山頂氣溫低的緣故,積雪較厚,長年不化,即使到了夏季也是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燦爛炫目。
觀賞蒼山雪,要在一定的位置、較遠的距離,才可以全面看到這一壯觀奇景,到了近處,又為群山所擋,只能看到片段的雪景。
洱海月——洱海的水,透明度較高,湖面碧波蕩漾,每當風和日麗的夜晚, 行近洱海之濱,仰望天空,玉鏡高懸,俯視海面,萬頃銀濤,一輪明月在海中隨波飄蕩。
每到農歷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中,欣賞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以上這些大理當地的文化都是客棧里的小伙伴給崔云熙說的,而這兩天,崔云熙已經把初步感受到這蒼山、洱海的美,還有下關風的強猛之勢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看到下關花的美。
“筠少,你來這邊多久啦?怎么感覺你很了解大理似的?你是導游嗎?”
崔云熙很感激客棧里的每一位小伙伴,因為從崔云熙到來的那一刻,沒有因為身處異地而思鄉,反而是每天和這些小伙伴打打鬧鬧,聊聊天,便是一天了。每天晚上不但飽嘗各地菜色,還聽著他們操著家鄉話說他們的趣事,太快樂了,基本上大伙兒都是依依不舍散去的。
而崔云熙身旁的這位筠少更是崔云熙要重點答謝的對象,因為他不但去機場接她,而且這兩天都是陪在她身邊,陪她一起游覽這座古城。
溫少筠反問道:“我像導游嗎?”
崔云熙細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他樣子和行為都屬于那種不羈放縱的類型,估計應該不會是導游,“樣子不像,可是你的講解太詳盡了,我不得不懷疑你是導游。”
“我當初來的時候見到的是一個這邊的一個老人,剛剛我告訴你的,都是他告訴我的,還有一些沒告訴你啦。”
原來是這樣的,怪不得感覺溫少筠知道那么多,是有高人的指點。
“啊?還有什么沒告訴我啦?”這一點讓崔云熙實在不高興,竟然還有沒有說的。
溫少筠無奈地聳了下肩,緩緩說道:“我當時跟著他去喝茶了,喝出了人生道理來,怎么樣?要不要去感受一下?”
崔云熙眼睛發亮地看著他,溫少筠長得不高,一米七八這樣的,所以崔云熙不用仰著頭向他說話。
“去,必須去啊!”
“你丫的,挺好學的。”溫少筠贊揚道。
“那是必須的!”這句話是從東北大媽身上學回來的。
在大理,有三道茶,這三道茶是白族喜筵上招待貴客的風俗,多作為民俗表演了。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先要吃苦。”
第二道為“甜茶”,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
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
所謂一苦、二甜、三回味,喝過一番,可能會有很多人感受不了那意境,多少是讓人失望的。
崔云熙見溫少筠正認真地品嘗著茶,閉合著眼睛,頗為享受的樣子,她再看看自己手中的茶,完全感受不到他口中的那種感覺,難道崔云熙屬于那大多數人其中一員嗎?
崔云熙照著溫少筠的樣子,端詳著茶杯,閉上雙眼,把杯舉到鼻子不遠處,深深地吸氣,有淡淡的茶香味,還有熱氣沸騰的感覺。然后喝了口茶,是輕啜了一小口,還是沒有溫少筠所說的那種甘甜的感覺,然后把杯子一舉,把全部茶喝到肚子里。
此刻崔云熙唯一的感受就是頓時身體暖和多了,并沒有溫少筠所說的感受,一絲也沒有!
“怎么啦?喝不出人生道理嗎?”溫少筠淡淡淺淺地說道,臉上盡是笑意。
崔云熙憤恨地瞪了他一眼,難不成他是糊弄她的嗎?就等著看她的笑話?
“喝不出,完完全全喝不出。”這杯茶還不如安小貝泡的那杯花茶了。
“那是你道行不夠!”
“千年老妖嗎?道行不夠!”崔云熙毫不客氣地說道,溫少筠已經是她好朋友,而且他為人不拘小節,不會拘禮于一些小細節上。
“所以你是在說我是千年老妖嗎?”
“你說呢?”
“那我餓了,是不是可以把你連人帶骨頭地吃掉?”溫少筠收起臉上的笑容,神色認真地說道。
崔云熙見他這個樣子,從認識到上一秒,溫少筠一直保持著和藹的笑,可是此刻的他,有點讓崔云熙陌生。
崔云熙壯著膽,與溫少筠對視,道:“吃……吃我干嘛?胡大媽說我瘦,我肉不多……嗯,不好吃,不好吃的。”
是的,客棧里的人都說崔云熙瘦,說擔心哪一天下關風大一點,就把崔云熙給吹走了。
哈哈,他們都太風趣幽默了,崔云熙很喜歡他們,這看似一家人卻不是一家人,但卻有一家人幸福的感覺。
溫少筠聞言,頗為認真地點了下頭,“的確,我是肉食主義者,不喜歡啃骨頭。”頓了頓,仰頭對著天空,輕聲呢喃道:“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啊——你說什么?”然后也跟著抬起頭,看天空上有什么東西。
溫少筠聳了下肩,道:“沒什么。”
“你們不是說找天去征服蒼山嗎?什么時候去啊?”崔云熙還記得大伙兒說要再一次去征服的,當時崔云熙是興奮得不得了,就等著那天的到來。
她已經去過蒼山,搭了纜車,可是沒有征服,而且她也聽說了征服蒼山的過程中雖是辛苦,可是卻能體現蒼山的另一翻美。
溫少筠抬頭看了下天,說道: “這幾天天氣都不穩定,再等等看。”
聞言,崔云熙像泄了氣的氣球,耷拉著腦袋。
“今天我們得早點回去。”抬手看了一眼手表,道:“估計斌少已經把人接回來了。”
崔云熙點了點頭,她也已經聽說,今天客棧會來兩個美女,而斌少拋棄了他們,主動請纓去接美女了。
在這里的每一天,崔云熙都會覺得世界過得飛快,特別是晚上和大伙兒一起的時間,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對于嘴饞的崔云熙來說,除了和大伙兒一起聊天,最開心的還是吃飯,東北三個大媽的廚藝實在是太贊了,那味兒特贊,吃得大伙兒都捧著大肚子。
今天晚上大媽說好了,要給大伙兒弄個醬骨架,白菜燉粉條,排骨燉土豆,餃子……
想一想,崔云熙都不斷哽咽口水了。
***親們,來點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