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將他攔住道:“客官且慢,仙島乃清靜之地,從不和外界打交道,只有修仙之人才能進入。客官請回吧!”
“我是比干,與侯爺是世交,我要走了,前來道個別,煩請道童喊他出來一下,見個面我便離去。”
“那好,你稍等片刻,我給你通報一聲。”
“謝謝小童!”比干等了約莫半個時辰,那小童出來道:“侯爺心如止水,不想見任何人。客官還是請回吧!”
比干甚是遺憾,搖了搖頭,無可奈何地回來了。
幾日以后,接蘇妲己的尤公公又來到這里,車馬行人一路浩浩蕩蕩直奔比干府而來,走到門前嚷道:“比干接旨——”
比干忙從府里出來,將尤公公一行人迎進府里。尤公公來到公案前,從袖兜里把圣旨拿了出來,清了起嗓子道:“比干聽旨!”
比干忙跪倒在地高呼:“臣,比干領旨!”
尤公公將圣旨展開念道:奉天承運,天王詔曰:王叔比干,速速還朝。即刻啟程,不得有誤!
比干高呼萬歲,謝恩接旨。
然后從地上爬起來,將圣旨放在公案上,客氣地給尤公公沏茶讓座。尤公公道:“比干大人,聽大王說,已經給你打了招呼,準備的怎么樣了,是不是馬上啟程啊。”
比干道:“王公公一路上鞍馬勞頓,尚未休息片刻,今天晚上我為你接風洗塵,明天一早咱們動身如何?”
你道尤渾為何這樣急嗎?卻原來是,上次因為拖延了時間,中途生變,差點丟了腦袋。
辦差不易,尤其是為皇宮里辦差更是慎之又慎,稍有疏忽,便是腦袋搬家。所以只想著早日回去交差,如今聽比干這么一說,也確實感到非常的疲勞,便順水推舟道:“客隨主便,既是大人這么說,我也的確有點疲憊不堪,只是大王好像有點心急的樣子。也好,我們休息一個晚上,咱們明天早點起程!”
比干道:“公公既是累了,就不要去館邑了,我這里正好有一間較舒適房間,請公公到里面修養片刻,晚宴的時候我差人喊你也就是了。”比干道。
尤公公點點頭,比干領著尤公公去了屋里。
晚宴如期進行,自是豐盛無比,大家推杯換盞,猜拳行令,一直喝的都有了醉意方才散席。
第二天,東方的天空剛剛泛起一絲魚白肚皮,比干的府門前便聚集了很多的人,守門的下人打開房門一看,不知是怎么回事,急忙告知了比干。
這尤公公晚上酒喝得多了一點,還在睡夢中,聽說此事,更鬧不清發生了什么事。一激靈,一個鯉魚打挺爬了起來,從屋里出來急切地問比干道:“大人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是不是在你走到時候有人鬧事?”
比干笑著道:“不會的,我到門口看看便知,說著話來到門口,尤公公緊跟其后。到了門口一看,只見為首的便是裘萬榮。還有二狗、虎頭、等等、等等。。。。。。
裘萬榮見了比干,激動地道:“大人,我們這些人是為你送行來了。”
比干見來了這么多人,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將手一拱對大家道:“謝謝大家了,我剛剛起床,還沒來得及收拾東西呢,如今,天又這么冷,你們還是回去吧!”
眾人道:“大人,你忙你的,我們大家在這里等。”
這時的尤公公才松了一口氣,伸著大拇指對比干道:“大人,在這里官做得不錯啊!”
比干笑了笑,回里面準備去了。
約一個時辰左右,一切準備妥當,街上宮里的護衛、尤公公的轎子,比干的轎子、比干夫人做的馬車一字排開。比干及夫人從府里出來,后面跟著尤公公及宮里來的隨從。
比干見街上這么多的人,拱拱手對大家道:“謝謝你們來為我送行!”
這時裘萬榮過來,隨后幾個人抬過來一定非常別致的轎子,只見這頂轎子全部是用皮子做的,各種動物的皮子把這頂轎子裝扮的五顏六色。轎子上面繡著八個大字:“大人比干,厚德無量。”里面裘皮做的椅子異常的柔軟。
裘萬榮對比干道:“大人,聽說你要走了,我們特地為你準備了一頂別致的轎子,請大人坐進去,我們只想抬著你,送你一程。”說著裘萬榮扶比干上了轎子,虎頭、二狗、過來二十幾個小伙子,一聲吆喝將轎子抬了起來。
一個個黝黑的小伙子抬著轎子,邁著穩健的步子向前走去。王公公上了轎子、比干的夫人芍藥也上了轎子,前呼后擁一幫人尾隨其后,后面跟著無數自發來送行的村民們。
走一程又一程,比干一次又一次地催促人們停下腳步,人們誰也一聲不吭只顧低著頭往前走。
比干望著眼前這些可親可敬的村民們,再回頭看看那些尾隨在后面的男女老少,眼睛濕潤了,眼看已經走出去了十里之遙,比干再也按捺不住激動地心情,急令人將轎子停了下來,他從轎里出來,眼里含著激動的淚水,作著揖道:“我謝謝眾相鄰了,快別送了!”人們這才緩緩地停下腳步。
比干望著這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動情地道:“相鄰們,大家都別送了,再送我比干可是有點承受不起了。我不會忘記這里的相鄰們對我的厚愛。”
眾人齊聲道:“大人為我們嘔心瀝血,日月可見。”
“我不會忘記這里的,還回來看望大家。再見了——相鄰們!”說完比干上了官轎。
人們看著比干坐進了轎子,行進的隊伍才重又起步。
馬蹄聲聲,鈴聲陣陣,車隊繼續往前走。
比干撩開轎簾,回頭向人們致意。。。。。。
送行的人們揮著手,眾聲道:大人,一路平安!
飛揚的塵土遮去了人們的視線,漸漸地聽不到了鈴聲,看不見了身影,人們才緩緩地離去。。。。。。
據說,比干做了丞相以后,撥款在這個地方修了一個亭子,以示紀念人們送別他時的情景,后來便有了相送十里長亭的說法。
不幾日,比干他們一行便到了朝歌,尤渾急忙稟告大王交旨:“陛下,比干大人已經準旨入朝!”
帝辛聽了高興地道:“好!好!你且將王叔安頓在已經為他修好的丞相府,明日早朝,朕要加封!”
“諾!”尤渾出來對比干道:“大人,請隨我來,到你的府上休息!”
比干道:“我先到老王爺那里拜見父母!”
尤渾點點頭,改道去了王府。
比干領著娘子芍藥到老王爺的府上,拜見爹娘。
比干、芍藥見了老爺、夫人跪拜行禮,然后比干指著芍藥介紹道:“父王,這是我妻陳氏,名叫芍藥。”
芍藥忙道:“兒媳給公婆請安!”老王爺面無表情吩咐下人道:“看座!”
早有下人搬過來兩把椅子,分別讓比干與夫人芍藥坐下。
然后老王爺問道:“你是玉兒!對嗎?”芍藥點了點頭。
老王爺想起了蘇妲己,感慨道:“世上的事總是這樣:事與愿違!”
比干忙道:“父王,蘇妲己她溺水而亡,誰都沒有想到!”
“唉——,可憐她命薄,沒有這個福分。”老王爺無不遺憾地道。
芍藥在一旁顯得有點尷尬,王后仔細端詳著芍藥,見兒媳長得端莊秀麗,雖然不及蘇妲己漂亮,倒也舉止大方,甚是喜愛。差人拿出兩份賀禮,樂哈哈地道:“難得你們的一片真心,以后常來我府上,咱娘兒倆有緣發。”
芍藥忙施禮道:“芍藥不懂朝里的規矩,還望婆母指教!”
老王爺道:“好了,姻緣這東西講的是一個緣分,兒啊,好生寬待玉兒,聽說她也不易。”
“諾!父王。”
“你們下去吧!”老王爺揮了揮手。
比干同芍藥從老王爺府上退了出來,回自己府上去了。
次日早朝,帝辛挽著蘇妲己的手來到朝堂之上,眾大臣見大王上朝,齊呼萬歲!
“眾愛卿平身!”仍是九尾狐貍出口。
禮畢,帝辛道:“王叔比干何在?”
比干忙從群臣的隊列里站出來,來到帝辛面前,行君臣大禮,口呼:“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畢,帝辛高興地道:“王叔平身!”然后又道:“眾位愛卿,這是我王叔比干,遠在千里之外,奉旨進朝,朕封王叔比干為丞相,協助朕權權處理朝中事物。”
“謝陛下!王恩浩蕩,我當全力盡忠!”比干跪拜謝恩。
眾臣齊呼:“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后帝辛又對比干道:“退朝后你到每個大臣的府邸走動走動,熟悉一下情況!這里不比地方,日后眾臣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諾!陛下,臣遵旨。”
九尾狐貍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比干,意思是說你來朝歌如此之快,也有我的功勞,雖然不能朝夕相處。但,總可以天天相見。突然,她想起了玉兒,對比干道:“改日我去拜訪你家夫人!”
比干點頭,“謝娘娘!微臣承受不起,改日讓我家夫人前來拜見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