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集》是什么?”佛爺問道,好讓黛玉順著自己的興趣說下去,容易開心。
“這個都不知道,你還充什么神醫。還真以為你什么都知道,了不得呢。李太白的詩和王摩詰的詩,是詩中之精粹。你難道是不讀這些的?還是世外之人,不稀罕呢?聽你口音也不像是這里的,你到底是何方神道?”黛玉好好兒得意了一下,又將佛爺鄙夷了一下,不過口下留情,沒說他是何方妖道。
“我……神醫難道要讀詩嗎?我讀過《詩境》,也會作詩。大概跟你們做的不大一樣。不如你教教我,日后我不也就會了?”佛爺不恥下問,不過他漢學還不是十分精透,只怕會有困難。不過既然她喜歡,大概也是不錯的,學來便是。
“你會作詩嗎?那為什么連李太白和王摩詰都不知道?糊弄我呢?”黛玉有了力氣,話也多起來,也實在想不通,沒讀過王摩詰詩的人怎么能做得了詩。
“我作得詩跟你做得不大一樣,你聽聽這首:皚皚草上霜,翔風使之來,為君遽分散,蜂花良可哀。怎么樣?也不算糊弄你吧?還是把你做得給我看看,我也好研習研習。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就拜你為師,好不好?聽說玉兒詩詞都是極好的,名師出高徒,沒準兒我也能有些長進,將來也做個大詩人,怎么樣?”佛爺謙和的問道。
“這,倒是有些意思,勉強算是吧。既然你說的這么誠懇,我這里就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等人的一看,也就差不多了。”黛玉也不扭捏,也沒了取笑的意思,干脆教教他。
“剛才不是說《李太白集》嗎,為什么不看他的詩?”佛爺倒是有心想學,記得還清楚。
“呃……不是讓你看李青蓮的七言絕句嗎?”黛玉等著兩眼不明白。
“李青蓮……又是誰?好像聽說過詩仙李白,是不是就是那個李太白,為什么不先讀他的詩?不如姑娘都告訴我明白,我也好學著來,免得落了第。”佛爺是真不明白,虛心求教。
“你怎么連這個都不知道,還學什么作詩。李青蓮就是李太白,他的詩以激情恣肆、豪放飄逸著稱,不可想象。常常是‘奇想出奇句’,不易學,也幾乎無法可學。你一時間是弄不明白的,只怕不得要領,會陷進去的。因此先看王右丞的,然后看老杜的,最后再看他的。明白沒?”黛玉有些氣短,只得耐心的解釋。
“這些名字我不大清楚,既然姑娘這么說了,我回去照著姑娘的指點學去,然后給姑娘也送幾本經文來,各學各的,看誰長進快,怎么樣?”佛爺這藥方子繞的好遠。
“好吧,我得空了就看看。”黛玉隨口應道。
“那就好好歇著,多個心眼兒。日后有空了我自會再來的。”佛爺說著趕緊起身準備離開。這好幾個時辰都過去了,若是再不走,只怕外面就該議論紛紛疑惑重重了。
戴德也真坐得住,將茶吃了好幾壺,也不催。曲折也是好耐性,當佛爺坐禪呢,這也就算是一會兒功夫了。佛爺又好生交代了一番,才出來走了。
佛爺與戴德出來見到眾人,沒了剛才跟黛玉說話時的溫潤和耐心,而是帶著淡淡的冷傲和不屑,還有一絲疲憊,讓賈璉也不好多話。趕緊送到榮禧堂,略微喝了一盞茶,便走了。
“不知道姑娘的病情如何?”大明宮內,太上皇和皇太后召見佛爺,見禮坐下后問道。
“病情不打緊,倒是那里的情形有點兒讓人擔憂。”佛爺憂心忡忡的道。
“噢?這怎么說?”皇太后頗為關關心的道。昨日回來之后專門打聽了一下,聽說黛玉是如何風流出眾,聰慧伶俐。還找來幾首她的詩看了,憂思滿懷,果真是個可憐的孩子。
“她如今體病只占三分,心病占四分,別人給她下的藥毒另有三分。而且雖然目前情形如此,但別人的心思是最難料難防的。如果一心要她怎么樣,只怕沒病也能弄出事兒來。這也是我最擔心的,不知道皇太后有什么想法。”看出皇太后擔憂,佛爺先問一句。
“還有這種事情?她一介弱女子,又無權無勢、無家可歸,竟然還會有人打她的主意。不知道什么人這么大膽,愛卿確認沒錯?”皇太后果然大吃一驚,不過具體的她也心下沒數。
“她吃的藥很亂,而且許多的都與身體不合。想來稍微有些見識的大夫應該會知道的,聽說給她看病的也有幾個太醫,難道會連這個都看不出來?聽說還有外面買的藥給她吃,不知道會不會有什么不妥的。”佛爺邊說邊想主意。
“賈府那樣人家,府里自有人配置丸藥,又何須從外頭買……現在第一是誰想對那姑娘不利,第二是到底想怎么樣,第三是該如何對付。愛卿作何打算?”太上皇問道。
“聽聞史太夫人一直看中林姑娘,想和寶玉配成一對兒,但王夫人一直不喜林姑娘,而且明里暗里指桑罵槐殺雞駭猴的有過許多事情。不知道會不會有牽連。至于別的,暫時還不知道。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我也不知道這里的規矩,不知道該如何處置最好。還請太上皇明示,如果需要我的,但說無妨。”佛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有一說一。
眾人都不知道緣故,靜默了許久,太上皇才開口道:“依朕的意思,這事兒應該沒這么簡單。如果是王氏為得寶玉婚事,如今賈妃已經下旨,便很不用再將她怎么樣了。很該還有其他緣故才是。不如去試試,看是誰的意思。”
正說著話大皇帝來了,眾位見過禮坐下,大皇帝道:“這事兒單純來說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如果有人別有用心,就沒那么簡單了。現在想想,如果林姑娘好了,會怎么樣?”
好了,也不能配給寶玉了,因此頭一件兒排除。然后呢,將來另外找個婆家,對賈府大概也不會有多大影響,或者攀上高枝兒,對賈府只會又好處。
忽然大皇帝腦子里轉過一個主意,點頭道:“賈府與別處不同,他們既然知道明年要選秀,那如果林姑娘好了自然是要應選的。既然賈府擔心薛寶釵入宮會危及賈妃,那林姑娘也是一般的聲名在外,會不會……”
這一席話倒是好,將眾位都嚇了一跳,賈府也太厲害了。大皇帝咬牙切齒,一臉戾氣。
“我看這事兒也未必如此,不如再看看,可別冤枉了人。”皇太后勸道。
“是要打探,但也不得不防。雖說林姑娘不過一介孤女。但此事事大,也該有個了局了。不知父皇意下如何?也不要再搭上無辜的性命了。林姑娘命運坎坷,母后只當行善,救她一救,也算是大功一件兒。”皇上看來是打定主意了,見皇太后遲疑,便軟硬兼施,雙管齊下。
這話雖則平時,怎么聽在佛爺耳朵里有點兒風雨聲?難道黛玉還牽扯著別的事兒?
“還是先查探明白再說吧,想國公府也不至于為得一個孤女動那么大心思。而且就算她將來受寵或者榮華富貴了,得益的不還是國公府?而且林姑娘先天體弱,為人單純可愛,在這里也不能有什么大作為。但凡懂事兒點的,賈妃無非籠絡她些兒,也與她無礙。皇上還是先弄明白再說吧。”皇太后還是不想松口,或者不想擅動刀兵吧。
“兒臣見過父皇母后。”皇太后話音剛落,眾位還在思量,就聽得門外一聲嬌滴滴的聲音,隨著一陣香飄過,一位嬌美的女子在一群宮女太監簇擁下進到殿內。
“合兒,你不好好讀書,又來做什么?”皇太后拉著那女子在跟前坐下,摟著她在懷不停的摩挲著,寵愛非常。
原來這便是皇太后幼女合昌公主,長得杏眼圓潤天生威儀無限;鴨蛋臉看著大方端莊;長挑身材氣勢凌人;如今已春秋十八,還不曾婚配。皆因太上皇和皇太后喜愛,而且天下王子公孫雖多,卻沒有一個順眼合意的,如此耽誤下來,至今還陪著皇太后住著大明宮,嬉笑玩耍,盡情作樂而已。大皇帝對這皇妹也有些無法,尋常也管不住她。
合昌公主靠在皇太后懷里,也不應皇太后的話,而是拿著眼睛上下打量著佛爺,一臉的驚嘆羞澀,顯而易見。驚嘆也就罷了,佛爺最近在四處轉,已經習慣了這種表情。只是為何她會不由自主的臉紅?堂堂公主,難道還羞見生人?
合昌公主的神情自然也沒逃過太上皇和皇太后的眼,皇太后搖頭道:“合兒,發什么呆呢?今天都做什么了,這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