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大雪紛紛揚揚,整個村子都被皚皚白雪覆蓋,路上不見一個人影,大家都貓在自家屋里,享受著難得的溫暖與愜意。
爺奶邁進屋內,只見里屋被收拾得窗明幾凈、井井有條。炕上鋪著厚厚的新氈子,那平整的紋理、柔軟的觸感,一看便知是花了心思精心準備的。老兩口的眼眶瞬間濕潤了,滿心都是感動。
靠窗的炕邊,擺著一張小巧的方桌,桌上放著茶壺和針線笸籮,方便爺奶日常喝水,也便于奶做針線活時放置雜物。炕上整整齊齊疊放著兩床嶄新的被褥,枕頭套上繡著精致的花樣,這可是沈安靜親手繡制的,一針一線都飽含著對長輩的敬愛。
大箱子穩穩地立在炕的最里頭,專門用來存放爺奶的衣物。在這農家小院里,大炕上擺一兩個大木箱,存放衣物和其他物件,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兒了。
屋子中間的火爐燒得正旺,紅彤彤的火苗跳躍著,將整個屋子烘得暖意融融。爺伸手摸了摸炕面,熱乎乎的,很是舒坦。爺奶年紀大了,特別怕冷,冬天里睡熱炕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就算半夜爐子里的火熄了,也不會覺得冷。
“你們真是太用心了。”奶輕輕撫摸著柔軟的氈子,聲音略帶哽咽,滿是感動。
沈老三站在一旁,想起自己在照顧二老這件事上確實有所虧欠,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么,只能默默低下頭。
“娘,瞧您說的,咱們本就是一家人,說這些見外話干啥。”李慧娟笑著回應,可眼角余光瞥見沈老三還在屋內,便沒再多說什么。
“這枕頭上的花樣,是安靜繡的吧?上次我瞧見她在繡,當時就喜歡得不得了。”奶年輕時也是心靈手巧,對繡花極為癡迷,只是如今上了歲數,眼神不濟,很少再拿起針線,也就是偶爾衣服開線了才縫補一下。
“是啊,娘。這是安靜特意給您和爹繡的一對枕頭,里面裝的是今年新打的麥草,枕著可舒服了。”李慧娟耐心解釋道。
“讓你們操心啦,我這老婆子可真是享清福嘍。”奶滿是欣慰,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娘,快上炕歇著吧,把鞋襪脫了,外面雪大,鞋子都濕透了。”沈進趕忙打圓場,他也不想讓沈老三太過尷尬。
爺奶脫了鞋襪,李慧娟順手接過來,放在爐子邊烘烤。沈安靜和沈安然則端來熱水,遞到爺爺奶奶手中。一時間,屋子里圍坐一圈人,歡聲笑語不斷,暖意更甚。
沈老三待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他心里清楚,自己不好一直待在這兒,回去還得收拾爺奶住過的屋子,畢竟過年時他媳婦的娘家人要來。沈老三雖平時不著調,但突然爺奶被接到老大家,心里還是空落落的。
“安福啥時候回來呀?”爺突然問道。
“年三十前一天放假,還有三天就到家了。”沈進連忙回答。
“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又是一年吶。”爺爺感慨萬千,眼中滿是歲月的滄桑。
“爹,我明天和慧娟再去趟鎮上,買點過年的東西。安靜和安然留在家里陪著你們,往后這兒就是您二老的家,有啥不順心的,盡管跟兒子說,我一定讓您二老住得舒舒服服的。”沈進一臉誠懇,語氣中滿是堅定。
“已經很好啦,我們年紀大了,就怕拖累你們。有個安穩的住處就知足了,更何況你們還置備了新氈子和新被褥,瞧把你娘高興的。”爺笑著看向奶,奶正滿心歡喜地撫摸著新被褥,愛不釋手。
“孝敬爹娘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再說老四也送了不少東西,這被面就是他捎回來的。老四也惦記著爹娘,信里再三叮囑我照顧好你們,還說要寄銀子回來,我沒讓,讓他攢著日后買宅子、娶媳婦用。”沈進耐心解釋著,言語間滿是對弟弟的關愛。
“你這老大做得對,弟弟們看著,也會跟著學的。就是辛苦你和慧娟了。”爺的語氣里帶著一絲討好,沈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第二日,吃過早飯,沈進和李慧娟便頂著寒風去了鎮上。前段時間已經買了些瓜子、糖果,如今爺奶來了,他們又多買了些,想著讓老人閑暇時嗑嗑瓜子,解解悶。隨后,李慧娟又精心挑選了兩塊布料,打算給爺奶做身新衣裳。家里其他人的衣服還比較新,李慧娟便沒舍得再添置,一心只想著讓爺奶穿得暖和、體面。她還特意給二老每人買了一雙新棉鞋,想著衣裳自己趕一趕還能縫出來,鞋子可來不及做,只能花錢買了。
接著,他們又買了兩條魚、割了三斤肉、買了一大塊豆腐,再加上家里存的干菜,還有自家養的雞和雞蛋,今年過年的飯菜可算是豐盛至極。沈進和李慧娟一路上笑容滿面,回想起過去,吃頓餃子都實屬不易,哪敢奢望如今還能買得起魚和瓜子糖,日子越過越好,心里自然滿是歡喜。
臨回家時,沈進買了一副對聯,又給家里人每人買了兩個包子,大包小包拎著往家趕。
到家時,已經到了晌午。沈安靜做好了飯菜,正等著他倆。爺奶悠然地喝著茶,看著沈安靜繡花,沈安然在炕上嬉笑玩耍,臉上的笑容從未間斷,私下里不知感慨了多少回,原來福氣都在后頭呢。
“爹娘。”沈進和李慧娟抖落身上的雪花,邁進屋內。
“冷壞了吧?快上炕暖和暖和。”奶見狀,連忙掀起褥子,招呼他們上炕。
冬日里,每家炕上都會鋪著厚厚的褥子,用來暖炕,冷的時候鉆進去,別提多暖和了。
“好嘞。”沈進和李慧娟確實凍得不輕,魚肉已經放在外面凍上了,拿進屋的都是些能放在屋里的東西。他們脫了鞋子,迫不及待地把腳伸進褥子里。
“還是咱自家的炕熱乎,今天外面可真冷。”沈進一邊搓著手,一邊感嘆道。
“每年年跟前都特別冷,也不知道安福回來咋走?要不問問他二叔,能不能找輛馬車給送回來,不然安福和旺財回來非得凍壞不可。”爺一臉擔憂地說。
“放心吧,爹。二弟做事周到,肯定會安排好的,凍不著您倆寶貝孫子。”沈進安慰道。
沈安靜把飯菜端到爺奶的炕上,以往都是在沈進他們屋里吃飯,可如今爺奶來了,又是大冷天,怕老人來回走動凍著,便把飯桌搬到了爺奶屋里,做好飯直接端過來就行。夏天的時候,就可以在茶棚下面吃飯了。
沈安靜做的是手搟面,搭配著炒土豆湯汁,面條勁道,湯汁濃郁,雖然沒放肉,但放了些干辣椒提味,還有沈安然要求腌制的一些酸菜,搭配著吃味道也十分可口。
李慧娟把買的包子拿了出來,由于已經涼透了,爺奶說留著晚上熱一熱再吃。
北方人愛吃面食,大米價格昂貴,平日里都舍不得吃,大多時候吃的都是白面和玉米面。有些人家糧食不夠,整個冬天都只能吃玉米面。
吃完飯,李慧娟拿出給爺奶買的新棉鞋,二老試了試,大小正合適。她又比劃著布料,量好尺寸后便開始裁剪。李慧娟做事向來干脆利落,沒一會兒就裁剪好了。奶也閑不住,也跟著一起縫了起來。
爺奶見只有自己有新衣裳、新鞋子,家里其他人都沒添置,心里有些過意不去,非要給李慧娟塞銀子,李慧娟說啥也不肯收。農家過日子,衣服夠穿就行,沒必要年年都添新衣。爺奶雖然明白這個道理,可心里還是覺得愧疚,便偷偷給沈安靜和沈安然塞了些銀錢,給他們添新衣裳的。
沈安福和沈旺財回來了,他二叔給喊了馬車給送回來的,旺財比去聚財來前高了很多,聲音都變粗了,不過白皙了,人也懂事了很多,見人都打招呼,對爺奶也是敬重,把爺奶喜的不得了。爺奶總算是看見沈老三家有個聽話懂事的孩子了。
二叔給旺福和旺財都帶了東西,瓜子、花生、糖,還給每家買了五斤肉,給爺奶單獨買的茶葉和糕點,旺財拎著自家的東西回了老宅,走時還和沈進他們打招呼,和以往的旺財完全不一樣。
沈安然記得旺財當時那個嘴罵起臟話可不得了,而且還蠻不講理,就一個小霸王,現在突然的轉變,讓沈安然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是爺有遠見,知道孩子跟誰學就像誰,自從旺財跟著沈老二,還和沈安福、沈安定一起長處,性格上真是改變了許多,主要對人有禮貌這塊就是很大的進步。
沈安福自己單獨還給家里添了不少年貨,吃的,家里用的,柴米油鹽都置辦了不少。沈安福是個會過日子的孩子,知道哪些適合家里用,那些瓜子啥的二叔也給買了一些,所以他主要買了家里常用的油、鹽、白糖、醋、還買了一小袋大米,主要還給沈安靜和沈安然一人買了一身新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