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一次年終對帳
- 攜手大唐
- 赫環
- 3047字
- 2016-11-20 13:21:04
香凝馬不停蹄的閃出空間,又翻了一把鋤頭回來。
叮當早就晃著毛茸茸的大尾巴,一臉陰險的溜走了。找個舒服的地方繼續睡,那個傻主人,讓她自己慢慢挖吧……
香凝先是把草割掉,捆扎整齊堆進倉庫,然后把根系刨出來,找個機會扔出空間永絕后患。
經過多日的努力,總算是整理出來幾畝地,望著終于干干凈凈的地面,香凝真想仰天長嘯。
這空間到底有多大?香凝不清楚,想都利用起來,也不知道挖到何年何月?
香凝不知道的是,隨著她挖掘的范圍擴大,田地的范圍也在慢慢延伸,只是新擴展出來的田地,依舊慢慢長出野草的綠芽,如果不趕緊清理掉,沒幾天的功夫就會跟之前的田地一摸一樣。
瘋狂的青草大爺不好伺候!
香凝顧不上一眼望不到邊的野草,把各種藥材的種子翻了出來,把第一畝地通通種滿了人參,然后是冬蟲夏草、何首烏、紅景天,剩下的半畝左右種了些當歸。
當然,這些活香凝一個人忙活了好多天,直累的香凝腰酸背疼腿抽筋……
叮當最多就是冷嘲熱諷兩句,然后一臉陰險的笑著走掉……這家伙一定還有什么秘密沒有說!
香凝泡了溫泉,把自己扔在床上半死不活的直哼哼,半夏(沈家四大丫頭之一)小心的收揀著香凝扔下的臟衣服道:“娘子這是去了哪里?怎么弄的如此狼狽,這新做的衣服怎么弄成這樣?”
香凝煩躁的揮揮手道:“拿去洗了吧,告訴玉竹,從今天開始給叮當減肥,天天吃飽就睡,早晚有一天肥成豬!”說著一翻身徑自休息去了。
半夏一頭霧水的拿著臟衣服轉身出去了,也不知道叮當怎么招惹了主子,好好的怎么就要給減肥?陰險的叮當遭報應了……
八月二十八,兩店店面裝修全部完工,當然內院的裝修還在繼續,那么大的冰窖夠挖一陣子的。
香凝自己留了玉竹和遠志在身邊伺候,把紅花和甘松指給了張氏,把吳紹輝留下當了大管家,另外派了常山依舊過去伺候沈子謙,他那個少爺性子照顧自己的生活的確也是為難了他。
剩下的二十人分成兩部分,五男五女送去周十四那邊,八男二女送去劉鳴山那邊,這樣一分家里也就沒什么人了。
該擦的擦,該洗的洗,忙前忙后又是一翻折騰,趕在九月初一正午,兩邊店鋪燒著爆竹同時開業了!
唐朝什么都好,就是做生意的營業時間太短了點,按當時的規定開市在11點左右,關門在5點左右,時間集中顧客自然也就集中,所有的人都擠在那幾個時辰里,營業面積太小的話確實擁擠不堪。
歷陽縣就這么大,為了不跟張記打擂臺,香凝給劉鳴山定的基調是大眾消費。起點比較低,非常類似現在的快餐店,主要的消費階層就是市集上販夫走卒,連集市上的湯餅大媽都被請來做白案師傅,增加了湯餅、甩面一類的吃食。
如此一來李掌柜繼續走他的高端路線,山里人家恣意的接待著小老百姓,兩邊自然相安無事。
食肆的顧客品流復雜,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特意把兩個女孩子留在后廚幫忙,七個小子負責接待顧客,另外配備一個帳房先生趙大宇。
所有的服務人員統一著裝、訓練有速,很快就傳遍了歷陽縣。來集市上逛逛,如果不去劉鳴山的‘山里人家’吃碗甩面,你都不好意思說你來過歷陽縣!
周十四擴建的一品軒,占地面積幾乎大了山里人家一倍,營業面積更是從前的數倍之多。品種愈加繁雜,除了蔬菜水果、小到雞鴨鵝蛋、大到野豬熊羆,真是水里游的、山里跑的、地上長的應有盡有,穩穩成了歷陽縣最大的農貿供應中心。
除了胭脂村的供給,還會就近在集市低價收取供應不足的商品,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商業循環,想不做大都難。
十個伙計分別接待男女不同的顧客,結算的時候也是分成男女兩邊,充分的顯示出對社會禮教的尊重,人性化的服務得到了顧客的認同,更是客似云來,當然每天的銅錢都是成筐的搬!
銅錢嘛不關香凝的事,基本上到了香凝的手里都被兌換成了黃金,或者鑄造成了小金餅子(就是香凝自己設計的金幣)。至于帛、沙、絹香凝是不收的,那玩意放倉庫一不小心弄臟了就會貶值。
時間一長,香凝設計的金幣在歷陽縣就成了硬通貨,香凝擔心使用面積太大,便給一品軒和山里人家加了一條優惠政策,凡是使用自家金幣消費的,給打9折。
這樣一來金幣的使用范圍就被壓縮到最小,而且還帶動了兩店的營業額,簡直是一舉兩得。不是一只箭射兩只鳥了?啪...一巴掌抽飛!
不知不覺秋去冬來,江面上拋網打魚的船家少了,荷塘里只剩些東倒西歪的殘枝枯葉,藥田里最后一批藥材也被挖掘干凈,養殖場的兔子們擠在一起互相取暖。
地里的活計漸漸收了,村學的教室終日擠滿沒了活計的農人,到是一片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勁頭。
養殖場的雞鴨和鵝,數量開始激增,即便供給著一品軒和山里人家,也還是出現了過勝的狀況。尤其是兔子繁殖速度實在太快,優質的皮毛品種兔遠遠的超過了食用兔的數量。
貞觀十三年十一月,武才人16歲,已經進宮整整兩年,一直留在御前克盡職守做著乖巧的小宮女。
李世民有一日聽宮人哼唱民間小調《媚娘》,曲調優美婉轉,一時心情大好,竟賞了武才人,從此以后未來的大唐女皇就被人叫做武媚娘。
除此以外,武則天并沒有什么更好的機會,李世民不看重她,對他來說,她只個姿色尚可聰明伶俐的小宮女罷了,連是否寵幸都沒有過明確記錄。
武媚娘在宮里生活的不如意,自然無法與宮外的家人取得聯系,連楊氏流落街頭都懵然不知。
十一月的胭脂村,雖然不象北方地處嚴寒、霜雪滿天,但是溫度也降到了零度上下。
金家大院的明渠每天入夜以后,水面上便會凝結一層薄薄的冰花,偶爾有耐不住寂寞的小魚兒跳躍翻騰,便會打碎剛剛凝結的冰渣。
長江中下游雖然不是很冷,但是冬天最低溫度也會達到零下十度左右,金家的堂屋燒起了地龍,金有福早早叫下人們用各種碎絮編出一鋪大門簾子掛在堂屋的當口處。
唐朝的建筑,坐北朝南的正堂堂屋是沒有門的(現在的江南也有類似的建筑),紅樓夢里就有類似的場景。
香凝雖然在北方長大,卻更喜歡溫度適宜的上海,起碼不至于凍的縮手縮腳。
來到唐朝的第一個冬天,香凝感覺古代的山區,因為人口稀薄,空氣更為陰冷些。
臨進歲末,一品軒的周十四、山里人家的劉鳴山帶著帳房先生回來交帳,管理藥田、荷溏的眾人也都齊聚正堂。
香凝擁著柔軟發亮的黑兔毛大氅歪在正堂的案幾上,玉竹儼然成了香凝的大帳房先生,拿筆記錄著掌柜、執事們報來的帳目。
香成和孩子們也都圍在堂下屏息旁聽,用香凝的話說,讓孩子多接觸生活上的細節,未來才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生活。
周十四是外院第一個大掌柜,自然第一個報帳。周十四這半年來雖然認識不少字,但是想看懂帳目還需要些時間,便指了趙夢純趙帳房上前回話。
趙夢純抱著厚厚的帳本,規規矩矩給香凝行了禮才開口道:“一品軒本年五月初建,5月初6購買歷陽縣東坊集市街坐北朝南鋪面一間,帶小院一進房七間,價值十貫;五月初7至當月末,修繕店面和住房用銀8貫400文;6月初1開業典禮用銀5貫;6月份去掉各項進貨成本、稅賦、人工、費用等等得利19貫320文;7月份得利25貫750文,7月23日購買東坊集市后街坐南朝北鋪面一間,帶大院三進房24間,價值150貫;8月份得利28貫240文,當月置拉貨馬車一輛用銀27貫,新店修繕店面、住房、冰室用銀97貫400文;9月份得利195貫740文,當月給東家新置馬車一輛用銀30貫;10月份得利230貫550文;11月份得利255貫400文。總計支出327貫800文、收入755貫,去掉已經交給東家的,柜上結余是377貫900文?!壁w夢純趙帳房扒拉扒拉一通說,把一品軒半年來的帳目交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躬身退了下去。
香凝手下畫著一張表格,邊聽邊記,趙帳房退下去以后回頭對玉竹道:“記:一品軒6-11月純利潤20貫?!庇裰裉峁P按香凝說的做了記錄,字跡娟秀端正,比香凝寫的可好多了。
周十四聽香凝報出來的數目驚出一頭冷汗,忙上前對香凝道:“文東家,怎么會這般少?是不是哪里算錯了,我那里明明還有300多貫……”說著抄起袖子擦了擦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