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女皇登基顯威儀
- 攜手大唐
- 赫環
- 3032字
- 2017-05-03 23:08:57
蘇良嗣蘇相令人掌薛懷義的嘴,是因為他目無上官、不懂禮數,打的是義正言辭,名正言順,這事辦的一點毛病都沒有。
可薛懷義恃寵生嬌,仗著太后對自己的恩寵,居然跑到太后面前告黑狀。太后是多精明的人,怎會相信他的一面之詞,又豈會因為一個無足輕重的面首就加罪國之棟梁?
當著眾人的面,她怒叱薛懷義,并警告他今后不得沖撞朝廷重臣、更不得在朝廷重臣辦公出入的地方胡攪蠻纏、惹是生非,否則嚴懲不貸!
薛懷義心中這個恨吶,卻不得不捂著被打成青紫一片的臉退了下去。可見小白臉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太平公主見狀撇嘴鄙夷道:“母親,這個刁奴愈發囂張胡鬧,是該給他點教訓,否則他都忘了自己的身份!只是蘇相年事已高,怕是氣的不輕啊!”
事隔不久,蘇良嗣便遭人攀污,說他謀反,太后雖刻意保全不曾加罪,奈何已經八十五歲高齡的蘇相年老體衰,禁不起折騰,回家以后竟一命嗚呼!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背后一定是薛懷義在搞鬼......
前朝也好,后宮也罷,總有些不為人知的黑暗角落和隱私存在,香凝就算是不想聽、不想看,也擋不住街頭巷議拼命的往耳朵里鉆。
......
海冬青帶來一封云南的急信,孫大郎在信中言道:南蠻六部連番征戰,大量少數民族移入洱海地區造成政局動蕩,玉蘭臺慘遭肆虐已經付之一炬。玉蘭臺的下人還好,流云莊的下人卻在小規模的戰爭中各自逃散,段管家也下落不明......
接到這個消息,李聿勛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若不是李氏族人哭著喊著非要回京,恐怕這會兒也就遭了毒手。別管戰爭的規模大小,手無寸鐵的普通百姓始終都是最倒霉、最吃虧的。
李聿勛親自給孫大郎寫回信,叮囑他盡量把剩余的人馬安全帶回日月山莊,還要照顧好已經遷徙過去的那些老鄰居和退伍老兵,至于已經損失的財物自然是顧不上的,東西再貴重又哪能跟人命相比?
只是可惜了洱海的大好風光和花在玉蘭臺上的心思,若是將來娘子想回去看一看,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了!
香凝也感嘆,還是沒有戰爭的現代好,起碼不會讓一座那么大、那么漂亮的莊子說消失就消失。現在可好,不光莊子被燒了,連地都沒了,還搭進去不少人命......
有一句話怎么說來著?寧做太平犬,莫做亂世人!
香凝是沒地方買后悔藥去,早知道當初就不該同意那些老鄰居和退伍兵一起遷居云南!
李聿勛摟著她的肩膀安慰道:“為夫已經吩咐孫大郎盡量救助那些老鄰居,只要他們愿意,可以一起搬回胭脂村,依舊住在日月山莊附近。此事都怪為夫想的不夠周到,以后有機會再給娘子重建一座玉蘭臺,只要娘子高興怎么樣都好!”
“我沒事,就是擔心那些老鄰居,他們好不容易才在那邊落地生根,早知道還不如安安生生的呆在日月山莊來的安全,再怎么說中原腹地也比那邊安全的多。”香凝心中十分自責,若不是自己貪戀洱海的湖光山色,李聿勛當初絕對不可能把家安在洱海湖畔。
李聿勛摸著香凝圓潤的指甲,緩緩開口道:“沈兄已經給我看過,我的身子已經大好,等京城的事情一了,娘子想去哪里,我都陪著你。到時候娘子看上哪里的風光,再建一個玉蘭臺就是。”
“哎...還是算了吧!這左一次右一次的既費時又費力,反正小白已經出去尋找新的落腳點。若是花心思再建,還不如建在空間里來的安全,免得透出風聲又是一場白忙。”這些年搬來跑去,已經把香凝的這點心氣都折騰的差不多啦。
“好,都聽娘子的,明天為夫陪你上街可好?”李聿勛知道香凝還在為云南那邊的事擔心,特意哄著她開心。
“呵呵,我還能象那些小娘子一樣喜歡挑選珠寶衣衫?還不如買些古董字畫,將來可以用來裝飾房間。”香凝的手指頭繞著李聿勛胸前的一根衣帶。
“只要娘子高興,你說買什么咱就買什么!”香凝覺得李聿勛幾乎把自己寵上天,只怕要天上的月亮都不會給星星。
太平公主的婚禮過后,整個洛陽城的氣氛都十分不尋常,不管走到哪里都有百姓眉飛色舞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還經常看到身穿官服的各級官吏腳步匆匆,穿梭在各各衙門和皇宮之間,就象螞蟻搬家一樣運送著各種東西不停的送進洛陽宮。
出來逛街的文香凝和李聿勛走進東市一家古玩字畫的鋪子,進出的主顧雖然不多,卻聽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低聲道:“家兄最近為太后登基的事忙個不停,已經多日不曾回家,估計還要忙上一段日子。”
同行之人感嘆道:“太后把持朝政多年,這一次恐怕真是要改朝換代嘍!”
“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斷無更改之理。”
“我家大伯父這一次也會有所升遷,家父的意思讓我挑件象樣的東西做為賀禮,快幫我看看有沒有什么上眼的東西......”
不用香凝刻意打聽,太后準備登基的事已經是人盡皆知!
李聿勛挑眉道:“總算是熬出了頭,回頭問問小福子具體的日期,登基大典一結束,咱們馬上離開京城。”
香凝仔細觀賞著一幅傲雪寒梅圖,頭也不回道:“哪里還用問?用不上幾天正式邀請的帖子就會有人送來,急的什么!”
“娘子,那些珠子你打算怎么辦?再不鑲嵌怕是來不及了。”李聿勛提醒香凝賀禮還沒準備好。
香凝扭過頭毫不在意的莞爾一笑:“還鑲什么鑲,我早就想好了,挑上一百顆最好的直接送去就成。反正顆顆尺寸驚人,將來她想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我還落個省心。”
李聿勛想想也是,點頭道:“還是娘子聰明,偷懶有道!”
“我這叫懶人有懶招,反正顆顆都那么大,給她留著將來可以鑲在王冠上,不也挺好?”其實,過大的珍珠鑲嵌起來十分麻煩,民間根本就沒有可以參考的款式和圖樣,還不如送給太后可以鑲嵌王冕。
香凝挑選出來的金色珍珠已經裝滿一只半尺見方的楠木匣子,顆顆都有鴿子蛋那么大,數量絕對超過一百顆,隨便拿出來一個都可以鑲嵌在王冠上。這樣尺寸巨大的金色珍珠,除了空間里的變異珍珠蚌,別人就是想找到一顆都難。
古代采集珍珠的技術有多簡陋,香凝是親眼所見,希望自己拿出來的這些珠子,可以給其他的采珠人減少點負擔,少死幾條人命!
洛陽城宮內宮外到處都是一片喜氣洋洋、忙忙碌碌,雖然這忙碌中有十分的警惕和小心,可香凝看的出來,大局已定!
......
史記: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上尊號為圣神皇帝,以睿宗為皇嗣,賜姓武,定都洛陽,于都城建立武氏七廟,大封武氏宗親,立武承嗣、武三思等人為王及郡王,武氏諸姑姊為長公主。
武則天終于在攝政多年之后,正式稱帝,她登基時已經67歲,是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大的帝王,也是名副其實的一代女皇,從此開始她長達15年的絕對統治生涯。
這一次登上則天門宣布大赦天下的是女皇武則天,這一次主持祭祀大典的是圣神皇帝武曌,這一次也是文香凝親自見證女皇登基的歷史時刻!
登基大典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女皇身上,她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也是民心所向。根本就沒人注意到,特意做司禮女官打扮的文香凝,默默的佇立在御座左手旁。這個位置的女官不需要一直跪來跪去,也不需要跟在女皇身后被人一路盯著,還可以將整個登基大典盡收眼底,這是香凝唯一的要求。
耳邊禮樂交加,放眼望去,巍巍宮城,九龍御道,緩緩行來的女皇陛下,只見她昂首挺胸,不怒自威。頭上是象征著無上權利的帝王冠冕,行動間珠簾搖曳光華璀璨,閃著金光的明黃色朝服繡著威風凜凜、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龍,陽光下仿佛隨時可騰空而起!
眼前的這一切,如夢似幻,卻深深的震撼著人的心靈,遠遠傳來司禮太監高聲宣讀圣旨的聲音:“天命所歸,武周當興,至德配天,化及草木,陳嫡感佑,玄滌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
隨后就是文武百官朝拜,齊齊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周萬歲萬歲萬萬歲......”
權勢!?榮耀!?
這是一個女人一生的榮耀!永遠無法超越的至高權利!
文香凝不知道這一刻的武媚娘在想什么?無上的權利也就代表著無邊的孤獨和寂寞!
可能在他人眼里,皇帝擁有這世間的一切!可誰又明白,在她擁有這一切的同時,她也屬于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