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到嘴鴨子又飛了
- 攜手大唐
- 赫環(huán)
- 3275字
- 2016-11-16 12:00:00
香凝跟在馬車旁邊:“不能因為年紀小就拘在家里,多出去走動見識,才能開闊眼界增加閱歷。”
金有福接話:“原以為你是讓成哥兒去縣上溜達溜達,原來是出去闖蕩江湖啊!哈哈哈……”
蘇展也接話道:“我等見識淺薄,文娘子說的對,莫說成哥兒,就是我們都跟著長見識。”
香凝又道:“以后大力二力也都跟著出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多出去見識見識好處多著呢,將來把生意開到府城、京城,大家都出去看看。”
眾人齊齊點頭,感覺還是香凝有魄力,這才剛剛在縣里開了鋪子,就打算把鋪子開到府城、京城去,一個小小女子能有此等見識真是了不起啊!佩服!
一品軒開業(yè)以后,營業(yè)額一天比一天高,現(xiàn)代超市的經(jīng)營模式當真好用,看什么好就拿什么,不知不覺一大堆,結帳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好多銅板啊!
胭脂村山里跑的、水里撈的、田里種的等等各色農副產(chǎn)品川流不息的運去歷陽縣,可牛車畢竟是牛車,速度慢不說,一天來回兩趟牛也累的不行,香凝干脆買了兩輛馬車,一輛拉貨、一輛拉人,實在忙不開就都去拉貨。
可惜自己的空間,啥也不產(chǎn)啥也不出,否則種點人參還開什么超市啊?
金家的蓮花悄悄綻放,粉的、紫的、白的……五顏六色異常漂亮,睡蓮的香氣淡雅悠遠,籠罩著整個金家大院。
清晨的香凝,散發(fā)著慵懶的氣息,抱著自己新設計的柔軟睡枕,懶洋洋的翻個身一只手搭在床邊,就是不想起來。
叮當支起肉呼呼的身子,兩只爪子夠著床沿,有一下沒一下的扒拉著香凝的胳膊:“主人,起床了,我要上廁所……”
香凝把臉往枕頭上噌了噌悶聲說:“別吵我,讓我再睡會。”
叮當可憐巴巴的拿腦袋又拱了拱被子,香凝早就警告過它,不許隨便咬被子,新被子可是繡著花的蠶絲綢緞,又是香凝最喜歡的玉蘭花,這要是一口下去,香凝還不心疼死!
被叮當扒拉煩了,帶著鼻音說:“上廁所出去找卿兒,再吵我睡覺,晚上就把后院那只老母雞殺了吃肉!”不管怎么說叮當都睡過人家的雞窩,總不好讓老鄰居沒了命吧!
為了那可憐的鄰居,叮當可憐巴巴的放下爪子,一步一回頭的出去了:‘哎!無良的主人,天天威脅我,還是找卿兒比較靠譜!’
叮當撓開門擠出門縫兒,卿兒在院子里正要端水洗臉,見叮當出來,連忙放下水盆,哄著叮當去后院便便。
文娘姐姐說了,不準叮當隨地大小便,管的可嚴著呢,到是肥了后院的菜地。
農人起的早,也就是現(xiàn)代的早上5點左右,金家大院的人已經(jīng)開始新的一天……
金有福簡單吃一口必先到地里看看,然后去藥田里幫忙。
伊氏和張氏做了早點,吃過飯也去了養(yǎng)殖場。
孩子們吃了飯都會幫忙洗洗涮涮。
卯時中(六點左右)香凝才打著哈嚏伸著懶腰爬出房門,晚上經(jīng)常畫圖,起的晚了便沒人敢打攪她。
香凝吃飯的時候,沈子謙才磨磨蹭蹭的踏出房門,城里的少爺習慣一時還改不過來。
倆人一起吃飯,香凝道:“打算什么時候開始行醫(yī)?”
沈子謙放下筷子,慢條斯理擦了擦嘴才道:“還是下午吧,等孩子們下了課,便有空閑時間。”
“也好,胭脂村還不到100戶,不會忙不過來的。”
“不知寫個告示貼在門外可行?”
香凝咬了一口蔥油餅翻翻白眼道:“滿村除了你和我,誰認識?寫個醫(yī)字貼出去算了,回頭讓阿婆出去串串門,不到三天全村都會知道……”
沈子謙傻兮兮的盯著香凝道:“啊?這樣也行?”
“胭脂村才多大點地方,七大姑八大姨七嘴八舌的一人一句,想不知道都難!”說罷起身收起碗去了廚房。
沈子謙微微搖頭苦笑,丟下碗轉身走了。
回房取了一張白紙,規(guī)規(guī)矩矩的寫了一個醫(yī)字,打算拿出去貼在門上。
沈子謙拿著紙從堂屋門口走過,香凝眼尖看到忙從廚房探頭喊住他道:“子謙,你不會想把白紙就這樣貼出去吧?一下雨不就爛了嗎?捎后朱木匠過來,你讓他幫你找快結實的木版,照著刻一個出來掛到門上去。”
沈子謙拿著紙轉身又回了房間,一邊走還一邊懊惱,自己真是讀書讀得呆掉了,這么簡單的事都辦不好。
香凝收拾停當,聽到隔壁養(yǎng)殖場傳來香成、大力、二力幫張氏打掃添水的聲音,隔著柵欄告訴張氏,自己要去荷塘看看,又交代卿兒照顧好玉蘭,帶著叮當朝荷塘方向走去。
七月天,荷塘里的荷花竟相開放,把荷塘擠的滿滿當當,風兒夾雜著花香陣陣飄過,巴掌大的魚兒在水里穿梭,時不時的躍出水面。
劉鳴山兄弟倆早早趕了鴨子和鵝下水,正在給魚兒添食。
見香凝來了老遠就問好:“文娘子早啊。”
香凝微笑答到:“兩位早,我是來看看魚兒和藕怎么樣了?”
劉鳴山網(wǎng)了幾尾魚,拿到近前給香凝看,也就比成人的手掌稍微大些。劉鳴山對香凝道:“一個多月,長到這個尺寸真是不小。”說著一楊手,魚兒落進水里逃命去了……
香凝點點頭道:“恩,咱家的魚長的算很快了,看著長到一尺左右就可以給周十四叔送些過去,應該比江魚還肥嫩些。鳴山叔,挖段藕來看看吧。”
劉鳴山連忙搖手拒絕道:“文娘子,還不到時候呢,最快也要9月才行,昨日我下去摸過,小的很,這時候起了就可惜了。”
香凝前世的老家在東北,哪里知道藕的采收季節(jié)?心里沒底才特意過來看看,既然不行就先不惦記了吧。再看看水里的小鴨子、小鵝都還小著呢,也不是下手的時候。
香凝真想它們一夜通通長大!那樣就有美味的烤鴨吃了!看了鴨子的個頭重量就知道,到嘴的鴨子又飛了……
且有的等了,連叮當都一臉哀怨的連連嘆氣,好久沒吃肉了。
香凝回頭對劉鳴山說:“鳴山叔,書上說鴨鵝多吃蟲子下蛋又大又多,藥田里的藥材到這個季節(jié)也開始有蟲子了,可以把鴨鵝分批趕到地里去吃蟲子,這樣既除了蟲又肥了鴨。咱家的蟲子若不夠吃,還可以去幫幫鄉(xiāng)親們,這樣連蝗蟲都不會來搗亂。”
“書上還有這好法子?今兒就試試。”
香凝笑著說:“我去藥田看看,順道告訴蘇大叔一聲,免的他以為鴨子去禍害藥材,一準兒饒不了你。”說著呵呵笑著走了。
香凝難得有空巡視一下自家的產(chǎn)業(yè),自然不會錯過藥田。
十畝藥田被均勻的分割成十份,每畝一個品種,香凝就是把這十畝地當成藥材實驗田,除了藏紅花,還種了何首烏、川貝、天麻、三七等等,其他的品種每樣拿了一點點種了些樣本在金家大院里。
中藥材的采集是不間斷的,有的采集花朵、有的采集徑葉、有的采集跟部,還有些藥材全身都是寶,可以一邊生長一邊采摘,趕上年成好,有些品種可以連續(xù)種植幾茬。
農人勤勉,蘇家兄弟四人帶著全家都在藥田里忙碌,采收是個挺麻煩也很細致的活計,采摘以后還需要晾曬、分類,干透以后才能打包送到倉庫貯存。
蘇鯤在藥田旁邊搭了簡易的棚架,專門用來晾曬藥材,架子上一層層的擺滿了竹簾子。有的半干、有的則是剛剛放上去,香凝仔細看了看,蘇家人的確勤快,藥材處理的干凈整齊,基本上都是藏紅花。
香凝喊了蘇鯤來:“鯤叔,早上濕氣重,摘的芯子容易反潮,以后上午做分株補種,中午以后摘芯子,另外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蘇鯤是個實在性子,粗聲粗氣的對香凝道:“不瞞文娘子說,以前還以為種藥材有多難,干了才知道,跟平時伺候果樹也差不多少,不過就是細致了點小心了點罷了,種子店派來的伙計拿了咱的錢可上心著呢,都一一教了,這一片收了跟以后,再種兩茬問題不大,只是后一茬怕是個頭小了點!”錢沒白花,經(jīng)驗見漲啊!
香凝安撫蘇鯤道:“鯤叔,以后種的更多,這里就當熟練的過程,以后少不得麻煩鯤叔。”
蘇鯤哈哈一笑道:“不過就是地里的活計,啥麻煩不麻煩的,現(xiàn)在也不是很忙,正午熱了就歇晌。倒是文娘子還惦記著俺的老娘,先支了工錢,否則老娘還不知道病成什么樣子呢?”
香凝仔細問道:“蘇阿婆可好利索了?該吃的藥就吃,缺了銀錢隨時跟我拿,可不能客氣啊!”
蘇鯤心中感激,真誠的笑道:“勞文娘子記掛,你阿婆吃了藥已經(jīng)可以走動了,昨兒還跟金阿婆嘮家常呢!”
“那就好,沈夫子打算掛牌行醫(yī),空了你讓蘇阿婆再去找他看看,比去縣里可方便多了。哦,對了鯤叔,我剛去荷塘,荷花都開起來了,蓮葉也長起來了,除了地里這些,那蓮葉也是一味藥材,挑著個大的、綠的、好的也剪了曬干,都可以換錢的。”
“這可是好事,忙完我就讓你阿婆過去看看。以前只是挖了藕就得,誰還管那些爛葉子干啥,既然是藥材咱就剪了曬上,反正那玩意長的快著呢!”說著大聲喊了蘇展拿了剪刀就要過去開工。
香凝看他做事麻利,說干就干,忙告訴他劉鳴山一會兒帶著雞鴨來除蟲的事,自己帶著叮當晃悠悠的走了。
這以后的數(shù)年間,別的村落都相繼遭過大大小小的蝗災,只有胭脂村幸免與難,連蔬菜葉子都很少有昆蟲啃噬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