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該來的不該來的
書名: 攜手大唐作者名: 赫環本章字數: 3073字更新時間: 2017-01-10 13:21:57
裝修的時候李聿勛考慮周到細致,有的院子是傳統風格,有的院子則比較超前。大家都以為伊氏是老人家,應該會選一間比較傳統的住下。
誰也沒想到,老人家挑了一張地鋪大圓床的房間,美名其曰年紀大了起身方便,還把米氏一家都安置在她的屋子里?,F在是一張大圓床旁邊放著一張小圓床,老人家不在的時候,那些貓咪就會跑到大床上嬉戲打滾。
而原本為女眷預備的二層小繡樓,居然沒人去住。連玉蘭都就近住在一進的主臥,離祖母是遠了點,她說早上要起床練功,不想吵了祖母和子云休息。
自打香成成親以后,這玉蘭姑奶奶就沒人敢惹,還不是她想怎樣就怎樣!
孫三石則比較搞笑,干脆就沒打算搬出去,帶著已經有兩個月身孕的劉七娘非要住在李聿勛兩口子的樓下。按說客人是不會住到主院里來的,只不過他緊張老婆,李聿勛和香凝也拿他沒有辦法。住就住吧,反正湖邊還有一棟海景小屋,面積雖然小了些,設計的卻比小樓還要精致細膩。
公元656年九月,括州臺風,海嘯,受災達四千余戶。
收到消息已經是十一月,救災的事香凝早已習以為常,安排人手過去幫忙,她也難得能讓自己休息休息,何況她還有點事沒做?
三個月后,在各地分店遴選出來的一批黃金單身漢到了,居然有十人之多!年齡在30-40歲之間,品貌端正,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有的是讀過書的掌柜和帳房先生,有的是外莊護院頭領,功夫都是拿的出手的,當然也有的死了老婆家里還有拖油瓶。
香凝親自出面給他們接風洗塵,還特意一個一個介紹給李聿勛看看。這都是各地分店的精英,人品樣貌收入個個都是拿的出手的,然后呢?
在李聿勛抽搐變型的嘴臉中,把他們通通當成文武先生塞給李聿勛,送他們去流云莊,一來是教導幾個孩子,二來是就近勾搭小妾。呸!不對,是相親!
李聿勛萬萬沒想到香凝會來這一手,可不這么做還能怎么辦呢?難道讓那些女人老死在莊子上?好象有點不太人道……
八個侍妾帶著三個孩子有單獨的小院兒,十個先生住進去是不成問題,可哪有一氣給孩子找十個先生的道理?再說也沒有讓外男住進內院的規矩!
李聿勛本來就相當為難,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好按香凝的意思硬著頭皮把這些人都送了過去。表面上當然是給孩子們找先生,其實就是一場大型相親,而且是為期半年到兩年的相親。有互相看對眼的,隨時可以拿著出妾文書走人!
這么出格的事也就香凝干的出來!
發出去的密令寫的很清楚,就是給八個大戶人家的出妾集體相親,當然對男方的要求也是蠻高的。這些女人出自哪家暫時不需要提,至于如何說服李家的那些叔叔伯伯和長輩,那就要看李聿勛自己的嘍!
教教孩子,相相親,只要追的上手,成功回去的會加薪一級,失敗的則沒有……
李聿勛不得不寫一個服字,這可比斬草除根難度高多了,最后這些女人恐怕都會心甘情愿的乖乖離去,一點麻煩都不帶有的。
問題是怎么跟小叔叔解釋?李聿勛感覺有點頭疼!
公元656年十一月,武后的第三個兒子李顯出生,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
香凝把早就備好的賀禮和一只千年雪參,著人送進京城,還給母親和長姐送去幾車南方的特產。其實千里迢迢的送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份心意!
京里最新消息,李義府恃寵用事,貪贓枉法,把一個洛州美婦人淳于氏從大理寺弄出來納為妾侍,結果被大理寺卿段寶玄捅了出來,還因此逼出人命。
朝堂上因為李義府這點破事鬧的沸沸揚揚,香凝看過飛鷹傳書,順手丟給李聿勛,自己卻拿著梨子在院子里喂馬。
李聿勛隨便翻看兩眼,便把信塞進烤梨的爐子里,又把爐子上的烤梨翻動翻動才開口道:“李義府這種小人,乍然得勢難免語無倫次,只不過他現在還有點用,還不到死的時候,估計下場會很慘。你應該知道武則天的手段……”
香凝沒接這話,直到馬兒把一整個梨子吃完才開口道:“都說皇帝皇后喜歡吃烤梨,不過這烤過以后怎么看都不帶個好吃的樣!你不是又被史書忽悠了吧?”
大熱天烤梨,虧他想的出來這么個典故,不過香凝還是挺好奇的,至于烤過以后吃不吃就是另外一回事嘍!他們兩口子不過是趕個時髦!
事隔沒幾天,烤梨的事早被香凝丟到九霄云外去啦!李聿勛卻又開始鼓搗新玩意,聽說是京城目前最流行的一種吃法,什么櫻桃酸奶酪……香凝真懷疑唐朝人的飲食習慣,這東西能好吃?反正打死她她也不吃!
至于那些奇怪的類似什么糖漬螃蟹、生鮮拼盤、烤水果、水果泡牛乳、豬油糍粑等等等等,誰愛吃誰吃,反正香凝是見了就跑!
公元657年顯慶二年,高宗李治與武后多次行幸洛陽,最后干脆以洛陽為東都,從此以后分成東西兩京。
據說那個叫什么婆羅門的印度神棍又來了,想繼續忽悠皇帝陛下吃什么長生不老藥!高宗年輕的時候就看到過他,這一次見面以后居然貶損兩句,說他容發衰白,已改于前,又何能長生?
看來李治的頭疼病還沒病到糊涂的地步,香凝特意讓人送些清荷竹葉飲、清荷山楂茶一類的給媚娘,好歹也能去去心火不是?清荷系列清熱降火、消脂解暑的效果都非常不錯,就連香凝自己也是經常服用的。
香凝全家在終年恒溫、風景秀麗的大理生活的逍遙自在,輕松愜意,遠離朝堂是非,遠離塵世喧囂,就連那幾個讓人糟心的女人都已經走的一干二凈!
顯慶二年到三年,八個侍妾先后拿著出妾文書自行改嫁,孩子她們當然是帶不走的,香凝準許她們隨時回來探望孩子,還每人都許一筆豐厚的嫁妝。正正經經的嫁人,總好過守活寡一輩子不是么?縱然她們心中多少有些埋怨,對她們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原本打算一同南遷的沈子謙沒來大理,反而隨著洪家舉家遷進京城,原來洪老爺給洪九順在京城謀了一份校書郎的差事。從九品的崇文館校書郎級別雖然低了點,如果好好干還是有機會升遷的,畢竟武則天向來看重人才。
他們不來,香凝也沒辦法,只是多少會有點擔心罷了。
該來的人沒來,不該來的人卻來了!
金有福把來人暫時安頓在客院,便過來找香凝討主意:“文娘,胭脂村蘇家幾個叔叔找過來,你看這事……”
香凝親自給金有福泡茶,李聿勛卻先開口道:“蘇家大叔要留在老家頂門立戶,還要幫著咱家照看那幾千畝的藥材。蘇家二叔的事我也幫他們辦妥,走京城的門路,現在是從七品的折沖校尉,目前留任安西都護府。他們怎么還會找到這里來?”
金有福還沒答話,香凝先開口道:“蘇家幾個大叔人都挺好的,還有恩于我,只是這蘇三叔兩口子,我實在是不想再與他們有任何往來。還記得那個獨眼龍高運澤么?他能知道咱們家那么多事,就是通過蘇展之口……”
這些事如果金有福不問起,香凝是不愿意說出來的。早些年,香凝把羽絨生意交給他們夫妻二人。哪知道他們見財起意,剛開始還象征性的送些份子錢過來,后來每況愈下,到最后居然只見往出搬運材料,再不曾送一文錢進門。些須小錢香凝是不愿跟他們計較的,一是念著當年援手之恩,二是不愿傷了鄰里之間的和氣。
金有福嘆息一聲道:“這蘇老四和蘇老六都是勤快肯干、正經八百的好人家,可蘇老三這些年干這些事實在是有些不象話,那依文娘的意思該怎么辦才好?
香凝想了想垂下眼簾道:“算了,留哪個、趕哪個都不合適,讓蘇家幾個大叔去鎮上吧。那邊人氣比較旺盛,不愿意種地打魚也可以做些小生意,咱家這邊過于偏僻,想必他們也不愿意再務農為生。若是四叔六叔缺錢用,有福叔盡管去拿就是!”
若不是有蘇家其他幾位好心的大叔,香凝哪兒會這么輕易就饒過蘇老三,她這么做已經是仁至義盡!若是再不知道好歹,不用她開口李聿勛也容不下他。
蘇家的到來就象打開閘口,原本住在日月山莊周圍的老鄰居、老兵兄弟也漸漸開始南遷。不勞金家動手,也不用李聿勛出面,玉蘭臺附近漸漸又形成一個小小的村落,連玉明兩口子都沒有返回廣州中山,而是帶著玉月直接住了下來。
玉月興高采烈的依舊搬進主院去伺候香凝,玉明兩口子卻選了最偏的一處小院兒。只是香凝總覺得哪里有些不對勁?
尤其是最近幾個月,與中山那邊往來頻繁,看起來忙忙碌碌還有點神神秘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