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69年。
在洛邑的周平王姬宜臼接連收道了三封奏章,一封是晉文侯送來的,一封是鄭武公送來的,還有一封則是秦襄公送來的。
周平王看了三人送來的奏章后,心情極其復雜,既有高興又有哀愁。
高興的是自己父親的仇終于報了,秦襄公手下大將甘青將莫干斬于馬下,西戎全線潰敗,已經撤出了岐,豐,雍等地,這些土地重新回到了大周的懷抱。
但是哀愁的則是晉,鄭兩個諸侯國的強大和崛起,如今豐州,雍州,還有京畿之地都在秦,晉,鄭三家諸侯手中,而晉文侯和鄭武公同時提出來立秦君為諸侯,地位與各大諸侯平等。
但是分封秦君為諸侯也是利弊兩然,好處是秦國在西北之地可有牽制晉國和鄭國的力量,同時也可以抵御西北之地的犬戎,但是讓他感到不安的則是再次分封諸侯,這個大周土地上再多了一個諸侯,東方各個諸侯已經是尾大不掉,如果在加上秦國這個諸侯,那自己大周天子的權威豈不是又要多一個威脅。
旁邊的內侍似乎看到了平王的顧慮,緩緩開口道,“王上可有憂心之事?”
這個內侍是陪他從申國逃出來的,衷心程度自然不用說,對于自己的這個貼身內侍還是十分信任的。
“鄭侯和晉侯上書要我分封秦君為諸侯,并將岐,豐兩地賜給秦君,作為封地。”平王無奈的說道。
“王上莫非還有遷都鎬京的想法?”內侍小心的說道。
周平王想了想,緩緩說道,“鎬京被犬戎占據許久,想必已經是面目全非,如今洛邑之地尚好,在這里本王也已經習慣了,至于鎬京之地那里有著許多痛苦的記憶,在孤看來,這個都城就在洛邑吧。”
內侍點了點頭,“王上圣明,既然王上不想遷都鎬京,那鎬京之地便是無主之地,即使無主之地,那王上想分封給誰都無傷大雅。”
“京畿之地雖說不大,但是岐,豐,雍三洲之地廣袤無比,若只是分封給秦君,那勢必會引起晉侯和鄭侯的不滿,可是晉國國土已經在諸侯中位于前列,若是在分給些許之地,只怕晉國實力更加強大了。”周平王無奈的說道。
如今自己的這個天子算是名存實亡了,內侍也有些無奈,“若是王上想要制衡晉侯的實力,大可將大河之西的雍,豐,岐之地分給晉,鄭,秦三家,三家制衡,這樣一來可以牽制三家諸侯的實力,二來可以抵御西戎和蠻夷。”
平王緩緩點頭,“這樣也是目前來說最好的辦法,既然不遷都了,那就讓秦君來洛邑受封,順便將神州鼎從鎬京搬至洛邑。”
“王上,臣還有一事不知當說與否。”聽到平王的話,內侍面色稍稍一變。
“何事啊?”
內侍緩緩說道,“先王逃離鎬京的時候,不僅僅有北邙將軍的京畿守備軍,與之同行的還有左相俚與。”
“俚與?”平王皺了皺眉。
“根據從鎬京逃離出來的百姓說,左相俚與和自己扈從將位于大殿正南的巨鼎搬了出來,據說是要護送到鄭國,因為當時先王派人去鄭國求援,得知消息的左相俚與就護送著巨鼎東渡大河,前往鄭國。”內侍跟著說道。
平王皺了皺眉,“這件事情鄭侯好像未曾與孤說過?你確定是來到了鄭國?”
“不錯,左相俚與出來的時候,京畿中的百姓都看到了,不會有誤。”內侍拱了拱手說道。
“鄭侯絕對不會私藏神州鼎,那巨鼎是當年夏帝大禹鑄造天下九鼎之后,用剩余天玉之石鑄造的神州鼎,一直以來都在西岐之地,是我大周氣韻之根本,天下諸侯深知神州鼎對大周的重要,絕不會做出這種忤逆之事。”平王沉思道。
“這件事情臣下也覺得有些奇怪,左相俚與進入鄭國境內久沒有了消息,會不會是出了什么意外。。”
“這件事情,孤交給你了,一點要查出神州鼎的下落。”
“是。臣下絕不辜負王上重托。”內侍拱手退去。
。。。
鎬京城中。
秦襄公接到了從洛邑送來的天子令,看完之后大笑三聲,“好,我大秦崛起之機,就在此時。”
“不知主公何是如此高興。”甘青在下面供著手說道。
“王上天子令,讓我去洛邑聽封,分封一州之地,位居諸侯之列,國號為秦。”秦襄公激動的說道。
“恭喜主公,榮登九鼎,位列諸侯,可喜可賀。”甘青以及下面的一眾大臣拱手說道。
秦襄公高興的點了點頭,“如果沒猜錯,王上分封之地必然回是岐,包括鎬京之地,有如此沃土之地,作為我大秦根基,何愁大秦不興。”
“主公,不,現在應該改口侯爺了。”甘青拱了拱手。
“有何事但說無妨。”秦襄公激動的說道。
“這廣袤的京畿之地不僅有岐,還有豐,雍兩州,不知王上意下如何?”甘青拱了拱手說道。
秦襄公皺了皺眉,甘青話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大秦可以借此機會,一舉拿下豐,雍兩州,和東方諸侯抗衡。
“這兩州之地,王上自會分封,我等不必揣測。”
“是,臣下多言。”甘青訕訕退下。
秦襄公目光如炬,大秦終于要崛起了。
。。。
公元前769年。
大秦國軍秦襄公趙開來到洛邑,面見平王,受封諸侯,位于十八諸侯之列,使復嬴氏,秦襄公之后,秦國國君便以嬴氏為姓。
平王將鎬京京畿之地,包括岐,豐等地分封給秦國,將雍州之地分給晉國,將鎬京以東,雍州之南一部分分封給鄭國。
再次分封之后,秦國便擁有了在關中地區發展的自主權,為之后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同時,秦襄公在被分為諸侯之后,與東方各諸侯國互通使節,彼此訪問,加深了秦國與東方各國的聯系,也加深了秦國的影響力,使秦國迅速成為繼晉,齊,鄭之后影響最大的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