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莫干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百密一疏,雖然想到了秦嶺方向可能會有危險,但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這個危險不是蜀國,巴國,而是毫不起眼的秦國。
公元前770年。
晉,鄭,出兵京畿之地,西度黃河,與犬戎大軍交戰。
大秦之地,秦襄公頂著寒風站在大軍陣前,看著大秦男兒整裝待發,心中不免一陣激昂悲愴。
“大秦男兒,今日我們便要走出這深山,馬踏關中,讓那犬戎蠻夷,讓那東方列國看看我大秦都是有血性的男兒,都是愿意為我大周土地奮戰到底的華夏男兒。”秦襄公拔出長劍,激動的大喊道。
“收復鎬京,收復鎬京。。”下面的大秦軍士激動的大喊著。
“甘青。”秦襄公大喊一聲。
三軍陣前,一中年男子手持長戈緩緩走處來,沖著秦襄公捶胸行禮,“臣在。”
“今日明你為前軍先鋒,率領三千輕騎東進,直取鎬京腹背,不得有誤。”秦襄公大聲說道,隨即拿出一道大軍令箭。
甘青緩緩走到秦襄公面前,接起令箭,“臣遵旨。”
秦襄公緩緩俯下身子,貼在甘青耳邊,“活著回來。”
“是。”甘青紅著眼說道。
回到前軍陣前,甘青翻身上馬,手持長戈,大喊道,“前軍三千,隨我出發,直取鎬京。”
“是。。”
隨著甘青率軍緩緩出山,秦襄公也帶領著中軍緊跟甘青軍隊,直沖鎬京而去。
大秦出兵了,而且是在莫干最容易疏忽的后方。
。。。
“噗嗤。”大河西岸,晉軍和犬戎大戰一團,殺戮和鮮血充斥著整個戰場。
一名晉國戰士將長劍狠狠的插入犬戎將士的胸口,在不甘中慢慢倒下。
類似的情況在戰場上不斷發生,可以說晉國每拿下一座城池,都要付出成千上萬的生命。
而在關中大河西岸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鄭軍看晉國打的差不多了,直接出兵妄圖直取鎬京,卻不想在大河之西,遭遇了犬戎激烈的抵抗,大戰瞬間爆發。
兩線開戰的壓力讓莫干有些頂不住,此刻的莫干皺著眉頭盯著下面的羊皮地圖。
“將軍,我們死傷慘重,北部的斜拉部落已經擋不住了,晉國又那下一城。”旁邊的副將供著手說道。
莫干點了點頭,晉軍勢如破竹,斜拉部落所然作戰驍勇,但是面對數十倍的敵人顯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鄭軍正在和我們交戰,但是鄭軍也是有備而來,我們只怕撐不了多久啊。”副將在此供著手說道。
莫干皺了皺眉,“東方諸侯國力強大,我們犬戎縱使拿下了鎬京也難以與之抗衡。”
“我們走吧,離開鎬京,往西回部落吧,等我們實力壯大,我們還回再來的。”副將在旁邊供著手說道。
“我們犬戎一直生活在荒漠戈壁,今日好不容易拿下著鎬京沃土之地,卻不想這就要走,實在是有些不甘心啊。”莫干有些可惜的說道,鎬京之地,沃土千里,換做是誰都不想離開。
“哎,將軍,我們既然能拿下鎬京一次,那就肯定能拿下第二次,快走吧。”副將繼續開口說道。
莫干思索再三,最終還是下令撤退,縱使鎬京再好,他也不能拿上萬明犬戎將士的性命開玩笑。
“撤軍,返回犬戎。”莫干咬緊牙關說道。
“是。”副將點了點頭直接下去傳令。
“啟稟將軍,在鎬京城南發先現了大周軍隊。。”這個時候一個斥候闖了進來,激動的喊道。
“大周軍隊。”莫干直接從椅子上做了起來,“怎么可能,蜀國出兵了嗎?這么快?”
“啟稟將軍,他們的旗號不是蜀國。”斥候低著頭說道,“是秦國。”
“秦國?”莫干有些意外,如果沒記錯的話,之前秦國君還將自己妹妹嫁到了犬戎,怎么,這么快就要兵戎相見嗎?這個秦國究竟打的什么算盤。
“秦國這個時候來干什么,他們是想趁火打劫嗎?繼續去探。”莫干大聲說道。
“是。”斥候拱手退去。
莫干皺了皺眉頭,看向手下的地圖,秦國也出兵了,這倒是讓他有些意外,既然秦國先行不仁,就別他不義了。
“來人。”
“末將在。”
“召集軍隊,出城迎戰秦國。”
“是。”
就當副將還在集結隊伍準備往西前往犬戎的時候,鎬京城的南門突然打開,莫干手持長刀帶著五千鐵騎直接沖向秦國軍營。
秦國出兵的消息不僅被犬戎得知,很塊也被其他諸侯國所知。
鄭武公聽著下面斥候的話,急忙抽出地圖,看了看秦國的位置,皺了皺眉頭,“這些西北之地的村夫想干什么?秦國不過一個措爾小國,難道也想在這次鎬京之戰中撈點好處嗎?”
“侯爺,秦國此國雖然小,但是軍士出身西北之地,民風彪悍,手下軍士更是驍勇善戰,不可小覷啊。”關其思在鄭武公耳邊說道。
“這個我知道,只是秦國這么弱小,這會去鎬京迎戰,豈不是以卵擊石?”鄭武公悠悠的說道。
“至于最后戰局如何,目前還不得知,但是現在秦國出兵無異于減緩了我們前線的壓力,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啊。”關其思在一旁說道。
鄭武公點了點頭,“不錯,秦國此舉忠勇可嘉,既然他們有心為了大周,戰后給他們一點好處便是。”
“侯爺圣明。”關其思拱手說道。
鄭武公微微一笑,看了看手下的羊皮圖,緩緩開口,“吩咐下去,大軍全線壓進,準備配合秦軍一舉拿下鎬京。”
“那晉侯。。。”關其思開口道。
“晉侯不是想要西北之地嗎,那把西北之地給他便是,我只要關中京畿之地。”鄭武公一掌拍在手中的地圖上。
關其思點了點頭,“是,臣遵旨。”
關其思下去后,鄭武公看著手中的地圖,嘴角上揚,看來這次賭對了,他們鄭國馬上就要崛起了,到時候,看東方諸侯,還有誰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