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種從細節做起的好心態
一位年輕人在一家石油公司里謀到一份差事,任務是檢查盛石油的油罐蓋焊接好沒有。這是公司里最簡單最枯燥的工作,凡是有出息的人都不愿意干這件事。這位年輕人也覺得,天天研究一個個的鐵蓋子太沒有意思了。
他找到主管,要求給自己調換一份工作??墒侵鞴苷f:“不行,別的工作你干不好。”
年輕人只好回到焊接機旁,繼續檢查那些油罐蓋上的焊接點。既然好工作輪不到自己,那就先把這份枯燥無味的工作做好吧!
于是,年輕人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油罐焊接的全過程。他發現,每焊接好一個石油罐蓋,需要用39滴焊接劑。
為什么一定要用39滴呢?少用一滴行不行?
在這位年輕人以前,已經有許多人干過這份工作,但從來沒有人想到過這個問題。這個年輕人不但想了,而且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試驗。結果發現,焊接好一個石油罐蓋,只需38滴焊接劑就足夠了。
年輕人在最沒有機會施展才華的工作上,找到了用武之地。他非常興奮,立刻為節省一滴焊接劑而開始努力工作。
現有的自動焊接機,是為每罐消耗39滴焊接劑專門設計的。用舊的焊接機,根本無法實現每罐減少一滴焊接劑的目標。年輕人決定自行研制新的焊接機。經過無數次嘗試,“38滴型”焊接機終于被他研制成功了。
使用這種新型焊接機,每焊接一個罐蓋可節省一滴焊接劑。積少成多,一年下來,這位年輕人竟然為公司節省開支5萬美元。他就是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曾經有人問洛克菲勒:“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說:“重視每一件小事,點滴匯成大海?!?
半個世紀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榮譽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他能在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成全了他。在確定人選時,20個候選人實力相當,躍躍欲試。在演習之前,主設計師發現,在他們之中,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是脫了鞋進入機艙的,其實脫鞋進入機艙只是他的習慣,他怕弄臟機艙。主設計師看到有人對他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飛船這么倍加愛護,很受感動,于是,他當即決定讓加加林執行試飛。
理查得·維沃博士是一位博學多才的老人,他問一位年輕人:“你是否了解南非樹蛙?”“不知道?!蹦贻p人回答。
博士接著說:“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五分鐘的時間讀相關資料,這樣,5年后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成為這一領域中最具權威的人?!?年后,當一個樹蛙研究領域的權威人士杰瑞來拜訪維沃博士時,博士高興地發現,原來他就是當年的年輕人。
積沙成塔,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源自細節的積累。如果你想成功,你就從現在起,重視每一件小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那么,成功就不會與你擦肩而過。
勤奮創造奇跡
如果人們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即便是能力一般的人,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績;即使是那些令人厭煩的人,也會使人改變對他的看法。
每一個老板都會認為,勤勤懇懇、全神貫注、充滿熱情的員工更有價值,這樣的下屬在盡力幫助自己。另一方面,在那些冷漠、粗心大意、懶惰的員工的影響下,老板會覺得壓抑。因此,他會自覺地與有良好心態的員工在一起,關心他們的生活,提升他們的職位,提高他們的薪水;對那些不專心工作、開脫責任、不注重實績的員工,他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心理。
對工作的不同態度——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充滿熱情或不冷不熱,專注投入或冷漠淡然,其最終的結果有著天壤之別。
富蘭克林說:“來到這個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边@樣做了,即使是最卑微的職業,也能從中體驗到快樂與滿足。
對補鞋這么低微的工作,也有人把它當作藝術來做,全身心地投入,不管是打一個補丁還是換一個鞋底,他們都會一針一線地精心縫補。另外一些人截然相反,隨便打一個補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觀,好像自己只是被逼著干的,根本沒有熱情來關心工作的質量。前一種人熱愛這項工作,不是總想著從修鞋中賺多少錢,而是希望自己手藝更精,成為當地最好的補鞋匠,并從補鞋中獲得享受。后一種人只是把補鞋當成謀生的手段,根本無樂趣可言。
有些教師在教育生涯中全力以赴,以滿腔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也能從他們那里得到教益,成為其一生的財富。他們好像要把溫暖的陽光照射到每個學生的心中。教室就像他們的作畫室,而他們是站在畫布前面的大師,全神貫注于自己的創作。
而有些教師的態度則截然不同,從早晨一開始就對一天的工作覺得厭倦,想到要去給那些愚蠢的學生上課就膩煩透頂,時時想著如果哪一天不用上課就解放了。他們的授課既無熱情,也無生氣,反而把不良心態傳染給了學生。
美國偉大的科學家、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非常強調實干精神,而他自己就是一個實干家。在印刷所打工時,他迅速、出色地掌握了專業技能,憑實力成為領高薪的工頭。上班時間他以最高的效率工作,工余時間他抓緊時間讀書。他用自己掙的錢買機器設備,籌辦自己的印刷所,并且在競爭中獲勝。從小到大,在印刷所工作、博覽群書、筆耕不輟,使他成為極其嫻熟的印刷技師和出色的寫手。創業初期,他插手印刷所和報紙的一切事務——寫稿、編輯、策劃廣告、排字、印刷、修理設備……那些簡陋的印刷機難免會出一些故障,他就是通宵達旦地工作也要排除故障、按時完成業務。他沒有時間去娛樂場所,沒有時間和人閑聊,沒有時間釣魚打獵,只把少得可憐的閑暇時間用于讀書??傊?,他一直在行動。他在科學上的貢獻更是舉世矚目。如果沒有實干精神,他無法做出這么多的貢獻——他揭示了電的本質,提出了“正電”和“負電”的概念,用普羅米修斯式的行動揭開了雷電的秘密,在光學、熱學、聲學、數學、海洋學、植物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還發明了避雷針、新勢火爐、電輪、三輪鐘、雙焦距眼鏡、自動烤肉機、玻璃樂器、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一個人身上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成就,實在令人驚訝。
作為企業家,愛迪生是實干型的。23歲時,他辦工廠,招募了一批工程師、工匠,層出不窮地推出各種電氣發明。這些人都熱愛自己的工作,迷戀自己充滿創造力的頭腦和雙手。他們都是工作狂,而愛迪生是“總工作狂”。他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到四個小時。愛迪生的辦公桌就在車間一角,每當完成一項發明,他就站起來,跳起非洲大陸的原始舞,嘴里還念念叨叨:“這么簡單的解決辦法,怎么原來沒想到。”這已經成了一種標志、一種信號,工人們一看到老板跳舞,就圍過來,他們知道又有新鮮事可做了。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在不斷增加人手的情況下還要日夜開工。工人們沒有抱怨,共同的興趣使他們與愛迪生建立了很深的友誼,何況這個不吝惜金錢的老板經常用金錢獎勵他們。實干成了他們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動、共同的樂趣。
但是,勤奮實干并不是蠻干、瞎忙和突擊,也不是拼體力、耗精力。勤奮和下苦力是兩回事,一味盲目的“死干”而不講究策略或方法那無異于蠻干。勤奮是有目的、有步驟的不斷耕耘,耐心觀察,長期積累,持久探索??茖W巨匠牛頓曾經透露他成功的奧秘:“不是由于別的,只是由于我的辛勤持久的思索所致。”達爾文在五年環球考察的日日夜夜,幾乎沒有一天不觀察、不閱讀、不思考。正如一位偉人所說:“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成大事者必備的心態智慧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夠取得卓越的成就,智商只有20%的決定作用,其余的80%來自“情感智慧”。所謂情感智慧,就是指一個人自我覺察、駕馭心情、自我激發、控制沖動、人際交往等一系列能力的綜合。
讓太陽生長在心里
歲月如流,人生苦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由此,一些人逃避生活,另一些人則全心全意地獻身于它。
我有一個女同學,因為家里貧困,很早就退學嫁人了。我們猜想她一定是個愁腸百結的女人了,就一起相邀去看她。誰知一看,她竟是一副很滿足的樣子,有一個愛她的丈夫,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就是一個女人認為的幸福了。日子一天天消逝,后來她的丈夫在一場大病中離她而去,再后來兒子因車禍進了監獄。我又猜想她這回一定很痛苦了。有一次我路過她家,特地進去看她。她容顏蒼老了許多,額頭過早地爬上了一條條皺紋,但她辦起了一個托兒所。在與我談話間,她一會兒抱抱這個,一會兒拍拍那個,滿屋子孩子幸福的歡笑,都在她的眼睛里流瀉出來。她的生命遭遇了那么多的打擊,但她卻從來不曾遠離幸福!
如果誰也拿不走你的快樂、你的自信和你內心的寧靜,那么,你已經強大到不可征服了。
面對當今越來越復雜、越來越紛亂的社會,在背負巨大心理壓力的同時,我們經常還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如下崗失業、家庭變故、婚姻失敗、學業不順、經濟問題等諸多問題。當這一切突如其來無法解決時,一切取決于我們內心是否強大。
是的,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諸多的不順心,個性悲觀消極的人在遇到困境時,看不到前途的光明,抱怨天地的不公,甚至破罐子破摔,在精神上垮掉;而個性積極樂觀的人在遇到困境時,能夠泰然處之,認定活著就是一種幸福,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一樣從容安靜,積極尋找生活的快樂,不浪費生命的一分一秒,于黑暗之中向往光明,在精神上永遠不會垮掉。
“誰也別想把黑暗放在我面前,因為太陽就生長在我心底?!边@是一句挺美的歌詞,它說出了快樂的真諦。
激勵斗志 超越自我
有目的性地自我激發,是爭取成就所必需的。要激發自己去爭取成就,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天下無難事”的樂觀態度。心理學家建議一家保險公司雇用了一批才能測驗成績平平、但非常樂觀的求職者,然后拿他們和那些在才能測驗中成績平平,但是非常悲觀的保險推銷員互相比較。結果發現,樂觀組的第一年業績比悲觀組高2l%,第二年竟高出57%。悲觀的人遭人拒絕時,可能自怨自艾:“我是個失敗者,一輩子都做不成一宗買賣?!睒酚^的人則會這樣自我開解:“也許我用錯了方法?!被蚴恰芭銮赡翘祛櫩托那椴缓谩薄酚^的人把失敗歸咎于客觀環境而不是自己,從而激勵自己繼續努力。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有錢人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他把仆人們叫到一起并把財產委托他們保管。依據他們每個人的能力,他給了第一個仆人十兩銀子,第二個仆人五兩銀子,第三個仆人二兩銀子。拿到十兩銀子的仆人把它用于經商并且賺到了十兩銀子。同樣,拿到五兩銀子的仆人也賺到了五兩銀子。但是,拿到二兩銀子的仆人卻把它埋在了土里。
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主人回來與他們結算。拿到十兩銀子的仆人帶著另外十兩銀子來了,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F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吧!”
同樣,拿到五兩銀子的仆人帶著他另外的五兩銀子來了。主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很多事情?,F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吧!”最后拿著二兩銀子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但我很害怕,于是把錢埋在了地下。”主人回答道:“又懶又無能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收割沒有撒種的土地,那么你就應該把錢存到銀行家那里,以便我回來時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然后再把它給有十兩銀子的人。我要給那些已經擁有很多的人,使他們變得更富有;而對于那些一無所有的人,甚至他們有的也會被剝奪?!边@個仆人原以為自己會得到主人的贊賞,因為他沒丟失主人給的那二兩銀子。在他看來,雖然沒有使金錢增值,但也沒丟失,就算是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務了,然而他的主人卻不這么認為。他不想讓自己的仆人順其自然,而是希望他們能主動些,變得更杰出些。
不要滿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現,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類永遠不能做到完美無缺,但是在我們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不斷提升自己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要求的標準會越來越高。這是人類精神的永恒本性。
如果你的工作值得你付出代價,你就要激勵斗志,永不滿足。
不滿足的含意是上進心的不滿足。這種不滿足的心態可以促使你不斷地改進和提高自己,從而改善你周圍的世界?!?
美國有位盲人作家,原本是收入不低的技術工人,在人到中年之時因患病而雙目失明,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有一天,他突然決定要利用自己的余生來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于是,他想通過寫作,將自己在困境中對生存的決心和勇氣記錄下來,提供給需要鼓舞的人們。一次他在圖書館借書時,有人問他借的是什么書,他說:“一本教人如何成為作家的書?!蹦侨擞謫査绾稳プx,他說:“我請人念給我聽。”最后那人帶著嘲諷的口吻說:“你為什么不做些適合盲人做的事?”
他不以為然,沒有讓別人的恥笑影響自己的決心。憑著不凡的毅力,他后來終于成為數十本風行全美暢銷書的作者。
永不滿足能激勵人們從弱者變成強者、從失敗走向成功、從苦難走向幸福、從貧窮走向富裕。
當你犯了錯誤時,你該怎樣辦呢?當事情出了問題時,當他人對你產生誤解時,當你遭遇到失敗時,當一切都似乎暗淡無光時,當你的問題看起來好似不可能令人滿意地解決時,你又該怎樣做呢?
難道你就無所作為,聽任困難壓倒你嗎?難道你就束手無策、逃之夭夭嗎?
面對困難你能激勵斗志,把不利條件轉變為有利條件嗎?你能確定你需要什么嗎?當你認識到你所向往的目標能夠并將要實現時,你能應用切實而清醒的思考并積極地行動起來嗎?
拿破侖·希爾說:“每種逆境都含有等量成功的種子?!蹦阆胂?,盡管在過去有些巨大的困難或不幸的經歷,但鼓舞著你取得了成功和幸福;沒有這些東西,你反而不會取得這種成功和幸福。
永不滿足能夠激勵你取得成功。愛因斯坦是不滿足的,因為牛頓的定律不能解答他的一切問題,所以他不斷地探究自然和高等數學,終于提出了相對論。當然,我們并非都是愛因斯坦,我們的奮斗結果不一定能改變客觀世界,但它卻能改變我們的主觀世界,使我們能沿著我們所要走的道路前進。
對理想有一顆執著的心
成大事者切忌猶豫,而要執著自己的目標。你希望自己變成怎樣的一個人——大富翁?藝術家?企業家?演說家?手藝超群的廚師?
每一個人對成功的看法都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有著不同的需要、希望和價值觀,也有著不同的優點。若是我們違背自己心靈潛在的需求,不尊重自己的獨特性,那么,不論我們怎樣努力,我們永遠和成功無緣。
你的本質和你的成功是分不開的。許多人犧牲了自己的本質,去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這就是他們不能成功的原因。該做老師的人做了企業家,該做企業家的人卻跑去當老師,該做管理員的跑去做推銷員,做管理員的卻是那些該做律師的人,做律師的該做醫生,當醫生的卻自己創業做老板。
假如你不清楚自己的本質,不明白自己的需要,那么你很可能做出完全和你的需要相反的選擇。
你的自我意識包括多方面,比如你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社會能力、智力和其他方面的看法等等。所有這些都和你的生活目標有關。為了扮演自己的角色,你應該集中注意力于有個性的自我意識中。
你生活在一個充滿破壞性影響的世界里,這些影響時常會侵害到你。如果你有和個性的觀點相一致的自我意識,你就能抵制這些影響,使自己的心靈保持寧靜,從而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為了增強自我意識,不妨一開始就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人道的人。運用建設性的想法,創造一個自我形象——一個能夠決定自己生活的人,一個把自己看作不受廣告、商業利益和其他事物影響的人。一旦把你的自我意識化為行動,你就變成了真實的自我。你的建設性思想就像生活中的燈塔,使你過著與自然和諧的生活。
真實的、建設性的精神力量,存在于塑造你的命運的創造性思維之中,而你每時每刻的心理行為,又會產生巨大的力量。若把思維比作一列火車,那么你生活中的理想和歡樂,則全靠這列火車的方向而定。
把心態歸零
2002年7月,前八佰伴總裁、阿信的兒子和田一夫在中國的CCTV上講,我將與中國企業家共同體驗成敗。他說,要有從零開始的勇氣。和田一夫又一次讓中國人感動,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
20世紀80年代中期,有一部日本電視劇《阿信》紅遍中國,阿信和她創辦的八佰伴,成為中國人財富夢想的榜樣。但是,就是這個財富帝國,在90年代中期卻倒閉了。70多歲的老人一夜間從身家億萬淪為一貧如洗。
和田一夫說:“企業失敗之初,我閉門思過。這期間我看了很多各國領導人的回憶錄,看他們在失敗、挫折之后怎么樣東山再起。在讀過的書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我的父親鄧小平》。鄧小平先生一生中遇到了三次大挫折,最后一次東山再起是74歲,經過了14年一直到88歲,作為中國的領導人為國家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我看了《我的父親鄧小平》這本書以后,我多么想向鄧小平學習。當時我才68歲,我要好好學習到74歲的話,肯定能干出一番事業。我從那本書里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所以我下決心東山再起,應該學習新的東西,再重新創業,這是新的起點?!?
而“過去”的“歸零”狀態,卻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景象。
1993年,郭士納接手了連比爾·蓋茨都預測將在幾年內倒閉的IBM。顯然,外界對他并沒有寄予厚望:他是個來自食品與煙草的職業背景和不懂IT技術的老板,這讓許多批評家和分析家認為他在IBM任職CEO太荒謬。結果他讓那些“大家”大跌眼鏡。因為不受固有的環境和思維的束縛,這位“外來和尚”比懂行的精英們更能、更會大膽變革,從而讓IBM這只大象跳起舞來。
把過去“歸零”,我們就不會成為職場上那只背著重殼爬行的蝸牛;把過去“歸零”,我們才能像骨骼中空的鳥類那樣輕盈地飛翔。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當我們以“歸零心態”去面對這個變化越來越快的世界時,我們就會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去適應新環境,接受新挑戰,創造新成果。
“把心態歸零。”這是被上海電視臺稱為“從士兵到將軍”的CEO邱錦云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一句話。當記者問及他在第一次嘗試推銷新產品被客戶拒之門外的感受時,他說:“把心態歸零?!碑斦劶八晒蟮男那闀r他還是這句話,“把心態歸零”。
“把心態歸零”,多么樸實的一句話,卻又充滿了哲理。它告訴我們,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是褒揚還是貶損,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面對真、善、美,還是假、丑、惡,都要坦然處之。
從以上這些聯想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也常常會遇到不遂人意的事嗎?出門時天氣好好的,可到了半路卻下起雨來,沒帶雨傘的你被淋得像落湯雞;剛領了工資,想去為自己、為家人添置些東西,卻被小偷偷走了錢包;尋找工作空有渾身的本事卻被招聘單位婉言謝絕;能力平平的人平步青云,而自己卻與“升遷”無緣;大小榮譽頻頻光顧善于鉆營的人,而與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你擦肩而過。此時,我們也總是憤憤:老天為何要和我作對?我哪點不如別人,竟會被用人單位拒絕,竟與提拔、榮譽無緣?
把心態歸零吧,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充滿了辯證法,蘇東坡老先生在《前赤壁賦》中就諄諄告誡后人“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把心態歸零,每天當朝霞滿天時,去聽聽蜂嗡鶯啼、蟲鳴雀語,去看看沾滿露水的小草、含苞欲放的鮮花,你會精神抖擻地迎接新一天的開始;每當太陽落山時,去聽聽夕陽與大山的呢喃,去看看落霞的絢麗、飛鳥歸巢時的壯美,你會加快回家的腳步……
把心態歸零,除掉虛浮,剝去層層虛假炫目的光環,洗盡鉛華,讓生活充實而平靜;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一份健康快樂的心情,在崗時有同事、下屬的支持,離崗后同事、下屬常常牽掛,出門有朋友的真誠祝福,回家能看到親人的笑臉,這樣的生活還有什么不讓你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