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遼東督師
- 大明藩王
- 鳴川
- 2799字
- 2019-01-28 22:37:49
最近的朱由楫好事連連,老爸朱常洛經不住自己的糖衣炮彈,讓朱由楫撈不少好處,比如今天隨便幾句話,就再次套出了五千畝多良田!
剛興沖沖的離開太子府,就接到畢懋康的消息,燧發槍取得進展。
“畢大人,改進的燧發槍在哪?”朱由楫帶著方正華一路疾馳,來到工部找畢懋康。
“殿下真是憂國憂民,這是下官剛剛改進的燧發槍,請殿下過目”畢懋康回答道。
“咦?怎么和我最開始發明的不一樣?”朱由楫拿起畢懋康改進的燧發槍仔細端詳,發現了許多不同。
相比朱由楫自己靠著記憶制作的燧發槍,這款燧發槍部件更加精致。
朱由楫問畢懋康道:“畢大人,這款燧發槍有何不同?”
畢懋康笑而不語,拿起朱由楫原來給的燧發槍,將燧石安裝在前面的火門上,遞給朱由楫。
朱由楫知道里面沒上鉛彈,讓工部的工匠連續擊發了十次,期間有五次擊發的火星很小根本沒有引燃火門處的火藥,也就是說大概只有五成的幾率成功擊發。
緊接著畢懋康拿來新型燧發槍,將后面擊錘上的鉗口安裝了燧石,撥動彈簧,“咔嚓”一聲,帶著燧石的擊錘重重的打在了火門邊上,大量的火星直接引燃了火藥。
接著畢懋康連續擊發十次,全部成功!
就在朱由楫目瞪口呆之時,畢懋康說道:
“殿下,您之前給下官的燧發槍模型,下官研究許久,也經過多次改進,但是擊火率依舊不高。下官仔細研究,認為用燧石撞擊火門,成功率更高,于是就改進了這個燧發槍!”
“?。‰y道是我畫錯圖紙了?”
朱由楫懊悔不已,是自己的錯誤導致了燧發槍研制的緩慢!
幸好術業有專攻,燧發槍還是在大明成功改進了!
朱由楫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燧發槍將會影響戰爭的變革,對畢懋康道:“畢大人,這個燧發槍算是國之利器,不可輕示于人,特別是西方傳教士!還希望畢大人能小心行事!”
畢懋康施禮道:“殿下放心,下官知道事情的輕重!”
……
“殿下,新科探花、翰林院編修在府上求見”聽見王承恩在朱由楫耳邊小聲匯報,朱由楫立即動身回府。
如今朝中局勢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出于在文官中“摻沙子”的目的,朱由楫趁機拉攏了不少文武官員,對于主動上門拜訪的人,當然不能怠慢。
“殿下在上,請受下官一拜”說罷,翰林院孫編修便要磕頭跪拜。
“哎呀,孫大人不要如此客氣”朱由楫立即上前扶住孫大人說道。
這個新科探花郎性格比較孤傲,平日不善交際。最開始并不知道朱由楫的能力,原本在殿試被騷擾還對皇孫心存不滿。
就在前幾日,才有“閑雜人等”主動告訴孫大人他的探花完全是皇孫“選出來”的,這時候孫探花才恍然大悟,急忙來到皇三孫府上拜謝。
“孫大人年輕有為,一表人才,考取一甲第三名實乃國之幸事!能為孫大人引薦一二,也是我的責任!”
朱由楫不知道這個官員能力如何,選中他完全是為了惡心今年科舉倒數第二的袁大嘟嘟。
“殿下知遇之恩,下官沒齒難忘!”
朱由楫道:“唉,孫大人不要如此客氣,這是京師一處宅院的房契,是送與孫大人的”
“下官何德何能,怎能接受殿下如此厚禮?”
朱由楫道:“這處房產雖不算大,確是前工部尚書林如楚的宅院,離內城近便得很,以后上早朝也不用走的太遠,不少官員還搶著要買這房產!孫大人一再推遲,難道瞧不上我這皇孫?”
“下官不敢!”
朱由楫笑道:“這就對了,你們做翰林的都是清官,以后一定要好好報答皇爺爺和父王才是”
“下官知曉”
“這有幾本王守仁的書,你拿去好好研讀,對你將來會有些幫助”
“多謝殿下賜書”孫編修一邊恭恭敬敬收好朱由楫遞過來的書,一邊回答道。
聊了許久,孫探花才告辭離去……
孫大編修前腳剛走,朱由楫叫來王承恩道:
“這個探花郎還算知趣兒,看樣子沒被士大夫腐蝕。他的信息記下來沒?以后沒準能用的著”
王承恩趕緊遞給朱由楫一張寫滿字跡的錦帛,朱由楫看了看,上書“孫傳庭,山西代州鎮武衛人氏……”。
等王承恩走后,朱由楫將錦帛鎖在了裝滿錦帛的密盒之中。
……
“殿下,不要在送了”
多日的炎熱炙烤著京師的大地,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新任遼東經略熊廷弼正和皇孫朱由楫告別。
今日來送行的官員不多,對于遼東經略這種封疆大吏來說,顯得有些尷尬。
熊廷弼也夠倒霉的,這個新任遼東經略還沒有離開京城,開原就失守了。
熊廷弼知道事關重大,上書萬歷皇帝大意如下:
“現在開原被打下,北關不敢不向敵人屈服,敵方派一個使臣去,朝鮮不敢不附從。敵人沒有腹背之憂,一定會聯合東西兩邊的兵力來一起攻打我們,這樣遼、沈怎么守得???
請求朝廷趕緊派遣將士,準備糧草,修造器械,不要節制我的費用,不要延誤我的時限,不要用一般的規矩來妨礙我,不要從旁阻撓來掣我,不要把艱危只給我!大家不關于心,以至于誤了我、誤了遼,并且誤了我朝我國家?!?
萬歷皇帝深以為然,賜熊廷弼尚方寶劍。
“熊督師,此去遠在數千里之外,建奴又兇惡成性,不知我能在京師為大人做些什么?”朱由楫問道
熊廷弼看了看朱由楫道:
“殿下,遼東新敗,軍民信心不足!故而,本官此去先以防守為主,再徐徐圖之。如今遼東商旅不通,而收攏潰軍及流民需要大量的糧食,若殿下有意,還請多多販賣糧食到遼東”
“熊督師放心,別的不敢說,一年發到遼東十萬石糧食、五萬件軍服我還是能保證的!”
熊廷弼感激的看著朱由楫道:“那就有勞殿下了!”
朱由楫道:“督師不必客氣,這也是為了皇爺爺和父王分憂!還有,此次兵部主事張元芳,還有我的一些家丁跟隨督師前往遼東,還望督師能照拂一二”
熊廷弼一聽哈哈大笑道:“那個張元芳有和建奴交鋒的經歷,也有些能力,加上殿下提點,本官一定會照顧他的。還有那個紅臉麗亨,也是可塑之才,跟著老夫定能為國出力”
朱由楫道:“還有一件事,督師一定牢記在心!”
熊廷弼道:“殿下請將!”
朱由楫屏退左右,小聲在熊廷弼耳邊說道:“我聽說督師還與東林諸人有所往來,此事一定要慎重!萬不可輕信這等禍國殃民之人!”
熊廷弼楞了一下,自己其實并沒加入任何黨派,與東林黨稍微有些聯系,沒想到皇孫竟然知道!也許圣天子也已經知道!看來要與東林諸公劃清界限,
“下官明白!告辭!”
熊廷弼沒用文人那種禮節,而是一抱拳轉身上馬離去。
朱由楫目不轉睛的望著熊廷弼部隊,浩浩蕩蕩朝著遼東挺近,心中暗暗感嘆道:
“能把遼東局勢穩定的文官除了熊廷弼,還有幾個?這熊脾氣最后怎么死的?”
……
“報……經略大人,鐵嶺失守!”傳令兵氣喘吁吁的說道。
“什么?鐵嶺失守了?快拿地圖!”熊廷弼驚呼道。
熊廷弼和眾官員打開簡易的軍用地圖,稍作查看,便道:“女真葉赫部危矣!”
旁邊的張元芳道:“督師為何擔憂葉赫部?讓他們與建奴廝殺豈不能消耗建奴實力?”
熊廷弼道:“元芳有所不知,葉赫部與野豬皮部素有矛盾,此前葉赫部一直與我大明結盟。此次開原、鐵嶺相繼失陷,野豬皮將直接攻擊葉赫部,一旦葉赫部失利,我大明少了一個盟友,投降的葉赫部的軍民也將并入野豬皮軍隊!”
張元芳道:“督師,那我等可否立即發兵救援葉赫部?”
熊廷弼一聲嘆息:“救不了了,時間趕不上尚且不說,如今遼東局勢危機,我等能做到自保已經足矣,如何去救葉赫?盡快穩定遼東局勢方為上策!”
熊廷弼看了一眼遼東方向,對著隨行人員喊道:“全軍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