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了朱府的書房,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溫潤的茶氣。朱璟正在桌前翻閱書籍,眉頭偶爾微蹙,似是思索,似是沉浸在書中的文字中。然而,這個十三歲的少年,并非全然沉迷書卷,書房外不時傳來的笑語與輕盈的腳步聲,都在提醒他自己不過是一個年少的王爺,時常無法抗拒外界的誘惑。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隨即便是朱璟母親的聲音:“璟兒,楊云來了。”
“楊云?”朱璟輕聲重復了母親的話,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盡管他與楊云相識多年,但今日的突然來訪,還是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是的,聽說他要去參加鄉試,特意來告別。”朱夫人緩緩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一抹溫婉的笑容。“你去接他吧,正好你們也有些時日未見了。”
朱璟聽言,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隨即走向大廳。門外,楊云已經站在朱府的臺階下,正微微低頭,眼中閃爍著些許復雜的情感。他比朱璟稍長幾個月,但自幼便表現得異常穩重與冷靜,仿佛在這個年紀便已能洞察人心。
“楊云,怎么不進去坐一坐?”朱璟笑著迎了上去,眼中帶著一絲少年的好奇和調皮。“聽說你今天來,是為了告別?”
楊云點點頭,微笑道:“正是,家父近日忙于公事,我這次來,便是告別一趟,打算去參加鄉試。”
朱璟似是突然想到什么,便壓低聲音笑道:“你可真是了得,三歲就能讀書識字,早早便聲名遠揚。如今竟然去參加鄉試,倒是讓我有些慚愧了。”
楊云稍微低下頭,略顯謙遜:“哪里,朱兄你早就聰慧,才智出眾,我不過是略有天賦罷了。”
朱璟聽了這話,眼角微挑,心中對楊云的欽佩愈加深厚。楊云雖然年紀尚輕,但無論是學問,還是為人處事,均有著不凡的氣度,似乎早早便超越了許多人。他頓了頓,心頭一動,忽然道:“既然要告別,便不如先進府中歇歇,吃上一頓飯如何?”
楊云微微猶豫,隨即搖頭:“打擾朱府,實在不敢,告辭一趟已經夠冒昧的了,朱兄不必費心。”他聲音平靜,但語氣中卻透著幾分堅決。
朱璟略感意外,輕輕笑了笑,心中卻對楊云的謙遜又生出幾分欽佩:“你若真不方便,那就不強求。”他轉身喊道:“母親,楊云要告別了,他說不愿打擾我們,我便不勉強了。”
朱夫人走了進來,目光溫和,望著楊云說道:“楊云,既然來了,不如在府中稍坐片刻,便是小小的招待,希望你不要拒絕。”
楊云頓時有些愣住,心知朱夫人一向溫婉,言辭間卻帶著濃濃的誠意。他輕輕拱了拱手,猶豫片刻后說道:“既然朱夫人如此盛情,那我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朱夫人微笑著點頭,示意他入內。兩人便并肩走入大廳,朱璟跟在后面,眼神微動,似是想到了什么,心中有些復雜的情緒。
在大廳的一個角落,朱衡正靜靜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身體略顯疲憊,但仍不失威嚴。他聽聞楊云到來,便沒有立刻站起,而是用溫和的目光看向他。朱璟走近后,低聲向朱衡稟告:“父親,楊云來了,想要告別。”
朱衡點點頭,輕聲說道:“楊云,年少有為,實在是個值得一看的人才。璟兒,你要好好與他交朋友,將來必能互相扶持。”
朱璟略微一愣,隨即低頭微笑:“父親,兒子知道。”
楊云此時也恭敬地向朱衡行了一禮:“見過朱大人,今日來是為了告別,感謝朱府的照顧。”
朱衡抬手微微一擺,示意楊云無需多禮:“楊云不必多禮。你年紀雖輕,才智卻遠超常人。能為我朱府培養出一個如此少年,實為我家榮耀。”說著,他又轉向朱璟,語氣中帶著幾分贊許:“璟兒,楊云這孩子,值得你稱兄道弟。”
朱璟微微愣了一下,隨即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心中卻暗自微微不悅。父親一直是個不輕易夸獎他的人,然而此刻卻如此夸獎楊云,心中不免有些復雜的情緒。
但他沒有表露出來,只是溫和地答道:“父親過獎了,楊云果真才智出眾。”
晚餐時,朱夫人親自為楊云準備了豐盛的菜肴,朱璟也時不時與他交談。盡管楊云在朱府的招待下顯得格外謙遜,但每次朱璟從父親口中聽到楊云的夸贊時,他心中便隱隱生出一種說不清的感覺。
晚餐結束后,楊云起身告辭,朱璟和他一起走到院門口。楊云轉身向朱璟道別:“朱璟兄,今日得以一見,十分高興。以后若有機會,我們定當再聚。”
朱璟拍了拍楊云的肩膀,臉上露出輕松的笑容:“定當如此。你去赴試,一定要順利。若有不順,我這兒也總有些辦法。”他言辭之間并未透露出過多的親昵,但那份真摯的友誼卻無可掩飾。
楊云點了點頭,向他一揖而別:“多謝朱璟兄。”
二人分別,楊云的背影漸漸遠去,朱璟卻站在原地,久久沒有動彈。此刻的他,眼中并無太多的波動,然而心底卻悄然泛起了一絲復雜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