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11月19日,吃過晚飯后,我來到34號樓五樓的一間空教室,開始寫作。最近有考試,我一直忙于復習,已經有四天沒有寫什么東西了,一天不寫些文字,心里就有一種不安,因為寫作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幾乎每天都要寫寫,仿佛寫了些話,手指敲擊鍵盤生出一篇文字,心里就感到踏實,生活就有了個記錄的方式了。但凡有一天沒有寫,縱然在內心里下定決心看書復習,然而心中總有一種忐忑,那些閃過腦子里的靈感轉瞬即逝,今天不寫出來也許以后都不會再出現了,于是這一天就有了些遺憾。然而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學習是第一要務,寫作終究是愛好,我最是不能一心二用,一個時間只能專心于一件事情,要么寫作,要么復習,那我的選擇肯定是復習了,畢竟寫作可以常寫,而考試則要規定時間,要是復習不好還可能畢不了業。
最開始寫作應該是初中的時候吧,在QQ空間,如果那也算寫作的話。那時候姐姐有一本詩集,還有郭敬明的全套書籍,我從小學就喜歡看小說,把郭敬明的書全看了,郭敬明最擅長運用文字,他的書辭藻華麗而憂郁,對年輕人最有吸引力。當時我看得十分入迷,看過之后心中似乎總有著那種憂郁,而且不自覺地也跟著寫一些看起來憂郁、奇妙又毫無邏輯的文字,并謂之為“詩”。每寫完一首之后都要發到空間上去,那時候跟班里一個女生聊得特別多,其實在生活中我跟她基本上沒什么交流,她是那種幾乎不跟男生說話的女生,而且特別喜歡看網絡言情小說,她有許多這樣的小說,小小的一本,封面上往往畫一些卡通的俊男美女,除了書本名字之外就沒有什么其他的文字了。而書本內頁則密密麻麻全是文字,小小的,我悄悄趁她不注意的時候看過一次,寫的文字跟郭敬明的簡直沒法比,全是大白話文,實在過于幼稚。那時候我們互加了QQ,等我把“詩”發到空間的時候,她總是第一個看和評論,她說我寫得特好。我用的是媽媽的手機,就跟她在QQ上聊,我們什么都聊,關于看過的書、寫過的文字、學習上和生活中的事情。印象特別深刻是當時我們每天都要說喝了多少瓶水,因為姐姐常說喝水對身體有好處,給我買了個好看的真空保溫瓶子,而她說家里的自來水發黃,都不敢多喝。她家里有一臺電腦,可以接觸許多網絡上的東西,所以對網絡上的事物知道的比我多得多,我知道的第一批網絡流行語大概就是來自于她吧。放學回到家,吃過晚飯后,我就跟她在QQ上聊,我說她總是喜歡待在家里,她說自己是“居里夫人”(意思大概是生活在家里的女生),我們還經常抨擊學校的教育方式,她說這是“貝多芬”(背多分),跟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差遠了。在QQ上她幾乎無所不知,什么東西都有自己的見解,跟學校里那個一直安靜地坐在教室里看書的女孩一點兒也不像,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哪個是真實的她,也許都是吧,人本來就是矛盾體,我們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就是完全相反的人了。那時候我們有共同的愛好——文學,她作文寫得十分出彩,還代表學校參加過作文大賽。也許在現實生活中,我跟她三年說過的話不超過十句,但是在QQ上她卻是在當時的我看來最親近的一個人,也是我最愿意說出自己心聲的人。那時候我們還聊各自的理想,她想以后做個服裝設計師,因為她的一個表哥就是服裝設計師,她很敬仰他,她問我以后想做什么,我說當個畫家,因為我喜歡畫畫。她還告訴我她喜歡了一個男生,叫做小武,她空間里有許多關于小武的說說,當時我沒多問,但是心里總有一點兒失落,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個叫做小武的男生是湖南衛視一個叫做《天天向上》的綜藝節目的主持人。我想如果那時候我有一個唯一的讀者,那就是她了。
中考后我只見過她兩回,一次是跟班主任一起送錄取通知書,那時候到了她家,我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生,當時靦腆的我對陌生的漂亮女生不敢多看,只掃了一眼就問漂亮姑娘她在家嗎?那個女生先是一愣,接下來笑著說:“我就是呀!”我當時有點懵了,但是多看了兩眼確實是她。她穿了一件有點緊身的衣服,可能本來長得也快,身材窈窕有致,長長的秀發盤在頭上,看起來很成熟,而且她本來就是氣質型的女孩,這樣的裝扮就更加凸顯了氣質,同時臉上的笑容那么燦爛,似乎又帶有一種俏皮和可愛,那是我對她最深刻的一瞬間的印象了吧。還有一次是初中同學聚會,當時她回了老家讀高中,我們就很少有聯系了,同學聚會時有個同學說她也在這邊,我就跟這個同學去找她,她沒有多少變化,還是和煦的笑容。我忘了當時我們聊了什么,只記得她問過我騎的是我的摩托車嗎?我說是我媽上班騎的,還叫她上車一起去參加同學聚會,可惜她終究沒有去,其實我們初中畢業那年的同學聚會她也沒參加,在我三年的初中時代里,她似乎從來都不曾參加過集體活動。那是我最后一次跟她見面了,高一的時候我跟她在QQ上聊過,她似乎對高中的生活不太滿意,很想念以前初中的時光,可以有一些好朋友,天天在一起,多么想留在廣東,跟曾經的同學上同一所高中。其實那時候我就已經明白她遇到什么問題了,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一旦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跟一些陌生的人住在一起,肯定很難適應。在后來的時光中,我們偶爾過年過節的時候還會在QQ上互發一條祝福消息,在QQ空間上還可以看看對方的發的說說,對彼此的生活有些了解。后來還有過幾次同學聚會,她都沒有參加,還會有人說起她,但都只是說起而已,我也沒有多問什么,因為生活的巨大距離已經使我們逐漸變成陌生人了。2013年我考上大學,聽說她高中沒讀完就去番禺打工了,那時候許多年輕人打工的地方還不是佛山、深圳或者東莞,當時番禺的手工業還很發達。2014年她不再用QQ,同時空間也關閉了,我加了她微信,然而從來沒有聊過什么,我對她的生活開始一無所知。在往后的時光中我們還舉行過同學聚會,還會有人聊起她,但都是關于過去的,誰也不知道她的近況。
寫到這里,我又打開手機QQ,發現她的QQ還在線,只是我依然沒有權限瀏覽她的空間,并且也不想打擾了。微信中,她靜靜地躺在好友列表里已經兩年多了,可惜我們的聊天記錄依然是空的,而她的朋友圈也是空的,我不知道是她把我屏蔽了,還是她沒有發過什么東西。曾經寫過的文字跟著從前的QQ刪除,而我新的QQ上的留言也不知道在哪一天一時沖動全刪除了,但我依然記得第一條留言是她寫的。
我猜她早就把我忘了吧,因為她經歷的比我多太多了,而我則是在寫這篇文章時才想起了她。時光匆匆流逝,我們曾經遇見過,一起走過三年的時光,然而終究要走散,我不知道以后還會不會再見面,但是這篇文章會幫我記住這個人和一段走過的年華。
也有一些人曾經陪你度過一段年華,后來在成長的長河中走散吧?你還記得他嗎?真希望你們還會再見面,我想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算一起走過一段時光,在很久之后的時光里,你還會否記得一個叫做麥迪爾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