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岷江出銀 地宮
- 我的考古二十年
- 張嚴肅
- 3054字
- 2016-10-11 16:49:33
清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捕魚人在彭山縣江口水域中打撈出刀鞘一具,隨即轉報總督孫志益。孫志益得知情況后,立馬封鎖了這條消息,賞銀500兩給捕魚人,讓他從此離開蜀地。第二天清晨,派員赴江口打撈數日,獲金銀萬兩并珠玉器等物。
三個月后,孫志益眼見這一堆金銀財寶,徹夜難眠,一時間卻亂了方寸,急忙招來府中師爺,商量對策。
師爺得知消息,連滾帶爬的跑進了總督府,見到一臉愁容的孫大人道,“大人,小的聽聞您老人家在江口一帶尋得不少寶貝,應該高興才對,為何卻悶悶不樂?”
“你都知道了?”他長吁一口氣,“爾等既知我得寶物一世,不出三五日,整個成都府定是人人皆知。到時朝廷追查下來,你說我是交還是不交,要知道當今圣上可是個惜寶如命的主子。”
那師爺聽出了總督的意思,黑睛一轉,“原來老爺就為這事情發愁啊!其實這件事府上知道的人并不多,我也是從前段時間走失的領兵阿其桂那里聽說的。想來這件事情說好辦也好辦、難辦也難辦,就看老爺您愿不愿意舍小成大了!”
“此話怎講?”孫志益一把抓過師爺的手。
師爺安慰道“世人都知讓利不讓價,老爺可將寶物分門別類的梳理一番,好的東西老爺盡管留著,次好的挑幾件送與朝廷,再次的打賞身邊親近,最次的分發走卒。這樣一來,大家都得利了,自然也就不敢多說什么了。如果他將事情敗露出去,吃虧的不僅是老爺您,連他自己的那一份也會被帶出來,哪個又會和錢過不去了?”
孫志益一聽很有道理,頓時容顏舒展,立即說,“這分銀鑒寶的事情,就有勞師爺你煩心啦!只需謹記一條,稀罕寶物要盡入我手!”
師爺一聽自然是欣喜若狂,笑道“奴才謝老爺信任,自當竭盡全力,請老爺放心就是。”
來到后堂,穿過一個狹小的走廊,立在師爺面前的是一堵高大的墻,冷風四溢,他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心想“難道這逼仄的走廊里別有洞天?”
孫志益看出來師爺的疑惑,“師爺是不是摸不著頭腦了?你轉過身去,我開門給你走便是。”
“開門?這哪門子能看出來有個門?這老東西真拿我當瓜娃子嘍!”他直犯嘀咕。
師爺悻悻的轉過身去,只聽機關轉動的聲音,突然一陣陰風貼到了師爺的后脊梁上,嚇得他一個趔趄。
“好了!我們下去吧!”孫志益的長松一口氣。
他轉過身,卻被眼前的一幕嚇了一跳。原先堅實高聳的石墻突然間沒了蹤影,恍惚間露出了一個巨大的通道,里面似明似暗,不知其然。
望著深邃的甬道,他有些不放心,擔心總督殺人滅口,好在祖上積德,傳下來一門奇門遁甲之術,就趕緊掐指為自己算了一卦。只見師爺中指、無名指、大拇指相扣,唯獨豎立食指和小拇指,嘴里默念,“陰陽順逆妙難窮,二至還歸一九宮。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都來一掌中。奇門九遁,生門。”
“好在有驚無險!”
“師爺不下來,在上面磨蹭什么了?”甬道下傳來總督的聲音。
“來了、來了,小的眼拙,從來沒見過這等場面,一時間被怔住了,以為是自己眼花了。哇!這氣派……嘖嘖嘖。”
“料來你也沒見過這場面。你仔細看看,這里的構造像是什么!”孫志益點燃一張火折子,扔進了一口大缸之中,瞬間就講黑漆漆的地下空間照的通透。
下了甬道,底下卻存在一個偌大的空間,雖然陰森,但到處雕梁畫棟、威風儼然,一看就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地下宮殿。
師爺看看燃燒正旺的青花大缸,又仔細回憶了剛剛發生的事情,心中不覺害怕,趕緊跑到孫志益的身邊,“老爺,難不成、難不成,剛剛進來的石墻是金剛墻、眼前的青花大缸是萬年燈,而這地下宮殿是一個——大墓。”
“看來師爺有些見識啊!這么快就能看出來端倪。不錯,這就是一個大墓,一個正兒八經的帝王墓。”他提高了嗓門,回音在地宮中來回穿梭,嚇到師爺差點癱倒在地上。
“這、這……這是一個帝王墓,老爺是什么因緣巧合發現這個大寶貝。我們剛剛、剛剛不還在總督府里面嗎?怎么會出現一個大墓?難不成,難不成這大墓就在我們總督府下面?”師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你跟了我這么多年,有些事情我沒和你說。一來怕人多嘴雜,走露了風聲;二來事情蹊蹺,說出來也怕沒人信。這不是因為在江口發現了這一堆金銀沒處放,我也是萬萬不敢對外說的。事到如今,和你說了也無妨,誰讓我們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了!”孫志益背手踱步。
“請老爺訓示!”
“你應該知道我們總督府前身是什么?”
“前身?哦!以前是一住戶的祖宅,因家主喜好吃喝嫖賭敗光了祖產,才將這老宅變賣的,說起來,這事情是我一手經辦的,自然清楚的很。”
“那你知不知道這老宅的家住姓甚名誰?”
“這個當然知道,記得當時簽字畫押的時候,那家住叫、叫做劉……玨!”
“還是師爺的腦袋靈光,事情過去這么久了,還能記得。”
“老爺謬贊了,只是當時對這家主的名字好奇,所以記得真切。”
“好奇?好奇什么?”
“老爺不妨看看這名字”,伸出手,在手心上描摹起來,“古來美玉比君子,更是帝王家的專寵,這戶雖然也能算的上是大門大戶,但是敢這樣用名的也是罕見。要不是在這西南巴蜀,天高皇帝遠,早就背上黑鍋,興師問罪去了。”
“你啊!你啊!要不說你能當師爺了。”
“狗頭軍師罷了!是老爺英明。”
笑聲作罷,孫志益嚴肅起來,“言歸正傳,方才和你說了這些,你也應該知道這里面的蹊蹺了!”
“小的愚魯,自然沒悟得精髓!”他仍然是一臉困惑。
“我這就說來,你聽了便是,千萬不可對外人言!”
“小的自當遵命。”
“他既然敢用鈺做名,必然是有相當的背景的。且不說他前三代如何如何,只是他這個姓氏在整個成都府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這成都府,哪家姓劉?”
“姓劉?哦!那當然是我們漢帝劉邦了!”他的表情開始驚愕,“不對,難不成、難不成老爺說的墓主和劉皇叔有關?”
“什么叫有關,你看這石刻、看這聚龍臥虎的風水。古語云:陰陽之氣,噫為風,升為云,斗為雷,降為雨,行平地中而為生氣。這墓講究乘龍之氣,以龍行氣脈的聚集點為穴,配得全局之勢,朝案以及山水之護欄而得天地之靈氣。分明就是響當當的巴蜀漢帝劉備大墓。”
“嘖嘖嘖……我的個小乖乖,沒想到、真沒想到,都以為劉備墓在南郊武侯祠,不曾想他竟然破地為穴,建房以明堂,讓后人世世代代居住、生生世世相守,果然是機關算盡。”師爺眼珠一轉,“老爺,那這里面有沒有發現什么寶貝,不可能一代明主不帶點生活用品下來的耍的?”
“哈哈哈……就知道你想問。你想想我為什么能找到這個地方的?”
“莫不是青天有眼,劉皇叔顯靈?”
“去你個龜兒子的!哪有這好事啊!你埋在下面沒有事情上來和外人說,來挖我!我這里面有寶貝噻,這不是瓜嘛!”
“老爺訓誡的是,小的瓜得很,不知道咋個回事情。”
“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那個劉玨,他從你那拿到賣祖宅的錢,沒有幾天就去賭坊揮霍一空,正是債主討債他無路可走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月黑風高,他竟然偷偷的潛入了我的總督府,恰巧我起夜撞個正著。我看他瓜稀稀的樣子,也沒準備拿他怎么樣,沒想到他竟將這祖宗傳下來的秘密和盤托出,我原以為是給我沖殼子、扯筋罷了,卻真帶我來到了這極樂之地。”
“老巴子的,這瓜兒子膽子真肥,祖宗都能賣。”他又看了看四周的徒壁。
“一入賭門深似海,從此散的錢財盡。不過話說回來,沒有這瓜兒子這樣的不肖子孫,我哪能得到這天大的好處!”
“當時老爺下來,看到了些啥子嘛?”師爺伸長了頭頸。
“看到些啥子,說起來嚇傻你哦!”他指了指棺槨后面,“你瞧那是啥子嘛!”
師爺順著老爺指的方向看過去,仔細一看,不時覺得頭皮發麻,胃里一陣翻騰,那分明是一個被剝了皮的人!混身上下看不出有人皮的地方,好像是自己在腦門上開了一道縫,硬從皮里擠了出來一樣。
但是墓里燈光昏暗,身體向穿山甲一樣萎縮成一團,看不出是男人還是女人,也看不出到底是人是鬼。
他嚇得差點嚇得背過氣去,“我滴個娘娘唉!”
一屁股癱在了地上。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帶著上一世許多遺憾的李龍,重生回到了八一年。這一年,土地還沒包干,他還沒成家,哥哥也沒因為他摔死,嫂子也還沒視他為仇人,而侄子侄女還健康成長。引發后世一切問題的根源還沒發生,一切都還來得及!在這個年代,一雙膠鞋就能在山里換一只羊,一把手電就能在山里換來一對鹿角。對于李龍來說,這是最好的年代,他不求大富大貴,只想著打打獵,捕捕漁,過上幸福的小日子。PS:月票兌獎群號:1046071808
大奉打更人
《大奉打更人》(第一卷)實體書已在天貓、當當、京東等全平臺,以及各個實體書店發售。這個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術士。警校畢業的許七安幽幽醒來,發現自己身處牢獄之中,三日后流放邊陲.....他起初的目的只是自保,順便在這個沒有人權的社會里當個富家翁悠閑度日。......多年后,許七安回首前塵,身后是早已逝去的敵人,以及累累白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誰讓他修仙的!
“我反復強調,修仙界的風氣本來就是歪的,不是我帶歪的,都說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那為什么我獲勝了還總是有人誣陷我?”陸陽劍仙面對記者采訪如此說道,表示非常憤怒。第二天。“我反復強調,修仙界的風氣是我帶歪的,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我獲勝了!”陸陽劍仙面對記者的采訪時如此說道,表示非常憤怒。——《修仙日報》為您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