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碧玉年華-夏天待秋8
- 會跳舞的青春
- 淡涼
- 1661字
- 2012-09-28 11:14:08
當廖稚桐和吳鋒到達車夫大叔家才知道什么叫貧窮不一,南北分配不均,在大城市過慣美好生活的他們,呆若木雞地看著面前還是60,70年代時的小茅房。
現在都21世紀了,不說城市高樓聳立,像一根根沖天云柱,馬路縱橫,車流像螞蟻一樣緩慢移動,就連廖稚桐在參加3年前班上組織下鄉活動的那農村也比這里好一千一萬倍,哪里最少有堅牢的房子,路通,水是天然的自來水,晚上燈光通亮,可是這里呢?路不通,電沒有,水是從三里之外擔回來的,住的是破茅房。
“姑娘,看清楚了嗎?”車夫看著目瞪口呆的廖稚桐不緊不慢地從破爛的口袋上摸出旱煙,“你們城里來的,習慣了衣來伸手,放來張口的日子,見到這種家督四壁都會有這樣的表情。”
“是啊,要是我生活在這里,我會死的”廖稚桐一直心直口快,皺皺眉頭,一臉惋惜地看著車夫,嘆了一聲。
吳鋒畢竟年長發現車夫有些少不高興,忙推了推廖稚桐,討好地說:“大叔,我妹年少,直來直往,你不要和她一般見識,嘻嘻。”說完干笑了兩聲。
“大妹子,爹回來啦。”車夫并沒有理會吳鋒的刻意討好,而是把車子一放,用力拿著吳鋒的背包走進茅房門口,大笑:“妹子,有客人來了。”
“爹,你終于回來啦。”一個12.13歲的少女蹦蹦跳跳地跑出來,笑逐顏開看著新來的客人,喜上眉梢接著說:“哥哥姐姐,你們是去長安嶺的吧?”
吳鋒看著這明明只有12,13歲的女孩,卻有著成年人般精明的女孩,不僅心中生出敬仰:“恩,是的。我們是想去長安嶺。”
那女孩從容不迫地說:“我們這里一直給城里人住,明天我帶你們去長安嶺。”未等到女孩說完,車夫指了指其中一鋪在地上的毛栗說:“將就睡下吧。醒來明天就出發”
廖稚桐嘴角動了動,也不知道該怎說,移開腳步,她從來沒想過長安嶺下原來是那么貧窮的鄉村。
“小姑娘,你今年幾歲。”吳鋒盡管也覺得這里環境太差了,但是長期以來的家教讓他表現得風度翩翩“叫什么名字。”
“我叫謝婷婷,”看著那么文質彬彬的吳鋒,謝婷婷嘻皮笑臉地說:“我13歲了,哥哥,你叫什么名字。”謝婷婷眼睛晶亮地指著神思恍惚的廖稚桐:“那個姐姐,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吳鋒,那個姐姐叫廖稚桐。”把東西收拾好的吳鋒接著問:“你媽媽呢?”抬頭一看發現謝婷婷眼睛微紅,聽著她說:“我沒有娘,爹說娘跟男人跑了,呼呼。”
廖稚桐本來還在發呆的,聽到謝婷婷的哭聲,心中頓了頓忙跑過去安慰小姑娘,在小姑娘的一哭一說中才知道原來謝婷婷的媽媽因為受不了貧窮而離家出走,當時謝婷婷才5歲。她看著越說越哭得厲害的謝婷婷說:“小妹妹,你要不要聽城市的生活啊?”廖稚桐之前看書的時候,書上都說山村的小孩每次見到城里來的人最喜歡的就是聽城里的人說城市里的生活。她不知道謝婷婷會不會喜歡,但是見到她哭得那么厲害還是問出口了,
“我以前聽了好多好多,像那些高樓大夏,車水馬龍,還有晚上你們都喜歡去廣場跳舞...”謝婷婷慢慢平定下來,垂頭喪氣:“我最向往城市里的生活了...”接著對兩位哥哥姐姐說出自己的心聲。
吳鋒聽著謝婷婷說她最盼望的只是有一天母親能回來接她去城里生活,渴望的就是有一天父親不用每天早早起步往3公里路挑水,只是想自己有著城里孩子那般的教育....心感覺酸酸的、
只是在大中國,還有多少貧窮的兒童在乞求那一絲的溫暖,他們從小要比任何同齡兒童都要成熟,小小年紀要挑起家庭重任,他們無法和城里的同齡人比,只因他們出生不同,或許是輸在起跑線上。但是起跑線的痛苦難道不是他們一生的痛苦嗎?他們也問過為什么,但回答他們的還是生活的負擔。謝婷婷僅僅是其中的一個而已。
躺在毛栗上,廖稚桐無力地想著謝婷婷所說的話。這個時間上不公平的事實在太多了。她苦澀地笑:“哥哥,幸福的是什么?”
吳鋒翻來覆去,今天沒有洗澡,他感覺全身不舒服,晚上吃的紅薯不是一般的難吃,而是超難吃,但聽小姑娘說紅薯是她家最好的糧食。聽著廖稚桐的問話,他只是不語。他也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以前總覺得幸福是有地位有身份就像宋行一家那樣,要什么有什么,如果一天前問他幸福是什么,他一定答得出,可是今天他卻迷茫了。
良久沒聽到答復的廖稚桐,向睡得香香的謝婷婷父女看去,心中不是滋味。
夜,不是一般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