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織染
- 朱門玉碎
- 淺淺明星
- 1361字
- 2015-03-31 20:06:51
申斥書還沒有到,他們明天卻要回京了,這樣的申斥書還有意義嗎?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圣上這次派康王來到底是為了什么?自己到現在也沒有弄明白,看來是自己的段數不過高。不管怎么樣,這兩個人,自己一定是不能得罪的,就算不能交好,也要供起來才行。
所以第二天,曹智給康王和張鼎業一人送了一個檀木的箱子,里面放著各種各樣的寶石原料,價值萬金。徐國公府則準備了厚厚的土儀,整整幾大車,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啟程了。
回京的船上,善英正在給張鼎業換藥,康王則在邊上查看賬本:“想不到這個張子凡居然這么的貪婪,不光販賣私鹽,還販賣人口,跟司禮監的太監倒買倒賣織染局的羅、絹、還有絲綢,看來張閣老是日子過得太舒心了,把大明的江山當成了他自家的菜園子了。”
張鼎業閉著眼睛沒有說話,織染局是朝廷的官局,一個在應天,一個在京城,都歸工部管,另外在浙江、南直隸等八省還設有二十五處的地方官局,各地方的織染局造絲綢錦緞的原料,為本府州民間交納的稅絲,經費都出自里甲丁田稅銀,而供役的工匠,則是通過匠籍制度強制征發的,比編入各地織染局的。也就是說,織染局一貫都是收刮民脂民膏的,除了必須要上供的歲段,還額外加量,朝中的大臣們勾結織染局的織造太監,,低價買了稅絲,用織染局里頭服役的匠人來做絲綢,再偷偷的賣到外面,所得的利潤高的驚人,但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搭上織造太監的,織造太監一般都是司禮監直接派人下來,而且一年一換,尋常的官員都只能對這些太監畢恭畢敬的。
司禮監的執筆大太監楊寶跟張閣老的是舊友,張子凡是張閣老的堂侄子,現在看來是張閣老一派做的了,證據確鑿啊,內閣和司禮監都要不太平了。
“楊寶是父皇在潛邸時的大伴,從小長到大的情分,張閣老是三朝元老了,張家是清貴之流,張夫人是冀州的望族明家嫡女,當年的嫁妝是十萬兩,后來生了三個嫡子,娶得媳婦不是世家大族,就是名門貴族,不光嫁妝豐厚,而且,知書達理。張家這一輩里,已經有兩個進士,為了避開張閣老都去了偏遠的地方任縣令,熬資歷?!笨低鹾攘艘豢诶婊ò?,邊回味邊說著。
言下之意,張家很富貴,應該不會為了銀子斷了前程。
可是,楊寶是圣上面前的第一紅人,也應該沒有人有膽子陷害才是。
善英已經換好了藥出去了,張鼎業還是沒有說話,躺在軟榻上,臉色有些蒼白,一直到善英拿著藥進來,喝完了藥,才睜開眼睛。
“我只負責抓人,其他的事情自有別人去操心,貪婪也好,陷害也好,都要看圣上的意思?!?
是啊,內閣和司禮監不可能空缺,可是要用誰,怎么用,都不過是圣上的一句話罷了。有些事情只是個名頭。
這個勉均小小年紀就如此的通透,怪不得父皇那么的喜歡他。這次回去只怕要高升了。
康王和張鼎業帶著一桿人犯一路坐船到了通州碼頭,之后在驛站休息。
當天晚上雖然張鼎業做了層層守護,可是張子凡還是上吊死了,兩只眼睛睜的大大的,眼部有淤血,舌頭伸的老長,舌根發紫,嘴微微張開,手腳極度僵硬,喉骨破碎,腦部淤血。是真的吊死的。
而且驛站的那個送水進來的小廝也死了,死狀跟張子凡一模一樣,也是吊死的。很多事情都是死無對證的,而且也可以更好的往死人身上撲污水。
康王和張鼎業的臉色都不好看,還沒有進京呢,就弄死了兩個人了。這要是進了京了,只怕死了一干二凈了。兩個人商量了很久,最后是康王先帶著貼身的侍衛偷偷的進京,進宮稟明了圣上,領了腰牌,帶了錦衣衛和西廠的太監接應才進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