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通州
- 朱門玉碎
- 淺淺明星
- 1512字
- 2015-03-31 20:06:51
通州在北京城的東部。全區一望平川,多河富水。東與河北大廠縣、香河縣隔運河相望,南同河北廊坊市、天津武清縣、北京大興縣為鄰,西和北京朝陽區、大興縣毗連,北跟北京順義區交接。通州在京杭大運河端頭,城內胡同縱橫交錯,層樓鱗次櫛比,商肆星羅棋布,滿目繁榮。因為交通便利,又是回京城的必經之路,靠著京城又近,所以很多的達官貴人都在這里置莊子,開鋪子。
關家在通州有一個六千畝的莊子,侯夫人尤氏還有一個三千多畝的陪嫁莊子,老侯夫人以及馬氏在這里除了莊子還有鋪子,所以只要是關家的人到通州,都會有人接船。
今天來接船的是關仰家的,關仰是通州大管家關七的三兒子,關七是安陽侯府的老人了,本家姓夏,原是老侯爺身邊的長隨,后來跟老侯爺上過戰場,救過老侯爺的命,所以賜了姓關,之后一直打理關家的產業,很得老夫人的信任,就算是侯爺也對他客客氣氣的,所以他們家的人在府里很有體面。
關仰家的今年大概三十歲的年紀,普普通通的發髻,左邊一個銀簪,右邊一個鑲玉的花鈿,圓盤臉,細長的眉,面皮白皙,穿著青緞掐牙褙子,元綠色的馬面裙,見了沈媽媽,臉色的笑容堆得慢慢的:“沈媽媽回來了,真的是辛苦了,我在宅子里準備好了飯菜,湯好了老酒,趕快隨我去喝上一口吧。”說完還拿手指了指旁邊。
一個穿著墨綠色程子衣的少年,長得人高馬大,體格健壯,沈媽媽見了眼睛一亮。仔仔細細的看了又看。
“這是我家的老三興哥兒,今天在家休沐,我怕你有什么東西要拿,讓他過來幫忙的。這個是你沈姨,還不快過來行禮。”關仰家的說著,拉了自己的小兒子給沈媽媽行了禮。
這讓沈媽媽很高興,讓王長家的拿了一個黃木的匣子給他:“這個是應天府狀元樓的桂花鴨,拿去嘗嘗吧。”
又拿出一個雕百合花的掐絲琺瑯的匣子給了關仰家的:“這個給你的,是我從江南帶回來的,一點心意。”然后笑瞇瞇的由王長家的扶著下了船。
已經是九月底了,在應天還好,那里的氣候剛剛好,不冷不熱的,可是北方卻已經有一些涼意了,尤其是在江邊的時候。
青依拿了一件夾棉的披風給玉敏披上,然后扶著她慢慢的下船。
通州的碼頭還跟前世一樣,川流不息,人來人往,非常的熱鬧。
玉敏跟青依和青草上了一輛平頭黑圍布的馬車,然后‘噠噠噠’的像通州城內駛去,街道上有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物。官員們騎了馬,前呼后擁,在人叢中穿過;婦人則坐了小轎。在這紛紛擾擾熙熙攘攘之間,有人挑擔,有人駕車。有各種不同樣式的車。街道兩旁店肆林立,小巷里小販的吆喝聲,行人買賣的說話聲,無不在顯示著通州的繁榮。
薄暮的夕陽余暉淡淡地普灑在紅磚綠瓦或者那眼色鮮艷的樓閣飛檐之上,給眼前這一片繁盛的通州城晚景增添了幾分朦朧和詩意。
青依和青草兩個卻沒有顯得很高興,馬上就要到京城了,等待自己三人的還不知道是什么呢。不過玉娘還是讓青依掀了掛簾,兩眼不住的打探街面的景致,就要進府了,以后在想出來,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得事情了,現在能都看一點就都看一點吧。
在街道的拐角處,玉敏的馬車剛剛要轉彎,沖旁邊沖出一個穿著破大褂,頭上帶著破草帽的小子,‘彭’的一聲就裝上了馬車,嚇了車上的人一跳,在男子撞上馬車后,快速的抬起頭看了車窗一眼,玉敏只覺得心都跳出來了,是牛管家的小兒子牛汗,他怎么在這里,難道是跟著自己上京的。
大概怕別的人疑心,牛汗之后一個勁地給馬車夫賠不是,馬車夫罵罵咧咧的說了幾句,又想著車上的是小姐,惹了麻煩只怕關家饒不了自己。就趕著車走了。
一直到關家開在通州的興隆客棧,玉敏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等安排好后,把看到牛汗的事情說了出來。三個人商量來,商量去,都沒有想到辦法怎么樣去見牛汗。玉敏不由得就有些浮躁起來,直到晚飯的時間,無意中見到了關仰的兒子關興,才靜下心來。
女主就要進府了,后面就有家斗了。感覺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