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愛情不是兩個人的事(2)
- 半路戀人
- 陌丄飛花
- 2087字
- 2011-05-16 16:18:15
這一夜,對張慧媽來說,真是漫長的讓人想扳著指頭去數時間,簡直用“度時如年”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張慧媽甚至看到了未來女婿開著豪車緩緩而來的情景,甚至看到了那一群老婆子吃驚、嫉妒又恭維的眼神。
想到這里,張慧媽在漆黑黑的夜里,“哧哧——”的笑著,全然不顧身邊早已熟睡的張慧爸。
好不容易挨到窗外泛起了淺淺的魚肚白,張慧媽一夜未眠,但精神異常抖擻的起了床,準備吃的東西。
張慧和李涵正在商場買東西,畢竟是第一次上門,怎么著也得出點兒血才行。
李涵心想:無論怎樣,也不能寒磣了,不然別說小慧爸媽可能會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就是他自己也拿不出手的,長輩都是比較注重禮數的,不然就會憑著第一次的失誤,毫無商量余地的把你列入沒教養的行列,他可不能因為這成為他和小慧以后交往的障礙。
李涵不管張慧的阻攔,買了四盒高檔營養品,并在張慧的幫助下,給她爸媽一人添置了一件羽絨服和保暖內衣,出商場時,又買了些新鮮水果。禮物雖然不是很厚重,但最起碼不會空著兩只手去小慧家里。
之后,兩人顧不上吃飯,倒了兩趟車,終于在快十二點時,踏上了張慧老家的那片黃土。農村給人的印象就是,低矮的瓦房、甚至是窯洞,昏暗的煤油燈和凹凸不平的黃土小路。怎么想怎么壓抑,怎么看怎么蕭條。
可是,下了車后,李涵也有點呆了。
這哪是農村,分明就是城里的別墅,比起他們村里,可好的多了!
那寬闊平坦、幾乎有點發亮的水泥路一直通向村子的盡頭,而水泥路旁邊是兩排整整齊齊的小洋樓,有的是兩層,三層和四層的也不少,墻上貼的或紅或白的瓷磚在不算耀眼的陽光的照射下,發出了一片又一片五顏六色的光芒,唯一相同的是家家戶戶都是兩米多寬的大紅鐵門,門的兩邊是燙金的對聯,上面無一例外的掛著兩個火紅的大燈籠,這給即將到來到來的新年無意添加了不少喜慶,空中飄散著節日的那股喜氣把寒冬的凜冽也驅散的淺薄了不少,屋后麥田上覆蓋著一層就快融化掉的雪,偶爾有一撮麥苗探出枝頭,迫不及待的想要感受即將來臨的暖春,整個村子被一片欣欣向榮籠罩著。
在路上遇到鄰家的小妹妹,張慧這么多天沒回來,那小女孩倒也不羞怯,沖張慧甜甜的叫了一聲:“慧姐姐!”
然后歪著腦袋、忽閃著大眼睛盯著旁邊的李涵,說:“慧姐姐,大哥哥是你男朋友嗎?”
張慧呵呵的笑了兩聲,說:“你這個小丫頭,你知道男朋友是什么嗎?誰給你說的?”
“男朋友就是牽著慧姐姐的手的人。”
張慧俯下身子,把手里的東西放到地上,從口袋摸了兩顆糖,捧在手心,刮了一下小女孩的鼻子說:“真是個小機靈鬼,月月在家乖不乖啊?有沒有聽話?”
小姑娘抓起張慧手里的糖,往嘴里塞了一顆,裹著嘴巴,一下一下的點著頭,然后轉過身,邊興奮的往張慧家里跑,邊喊道:“張嬸嬸!慧姐姐回來啦——”
張慧的爸媽聞聲從屋里趕了出來,張慧媽邊撩起圍裙搽沾滿油膩的手,邊對張慧爸說:“趕緊接住孩子!”
臉上鋪滿了笑容卻又責怪道:“家里什么都有,干嘛亂花錢呢!”其實心里已經樂開了花。
張慧爸微微一笑,接過李涵手里的包,淺淺的笑了一下說:“來啦!”那樣子仿佛是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人一樣,沒有絲毫的陌生和客套。
李涵堆起滿臉的笑容,連忙叫道:“叔叔好!阿姨好!”
張慧媽上下的把李涵打量了一番,甚是滿意的點著頭,一看就是有文化有修養的人。在農村,沒有什么比有文化更能讓人敬佩的。
張慧媽溝壑縱橫的那張臉笑成了一朵花,熱情的把李涵迎進屋后,又是沏茶,又是端糖果,忙得不亦樂乎,把張慧都扔到了一邊,那個樣子簡直比見了親兒子還要興奮,還要歡喜。
招呼好李涵后,張慧媽去廚房繼續燒菜,張慧爸和李涵聊起了天,并沒有像很多人一樣,一一的詢問他的家庭,工作或是學習什么的,而是異常輕松的聊起了新聞時政什么的。當李涵很流利的說了那些國內外的新鮮事時。張慧爸很是滿意的點頭稱贊。聊了很久之后才問他,工作怎么樣?順不順利?
李涵心里有些遲疑,不知該不該說出實情。
小慧爸媽看起來對他印象還不錯,應該能理解他還沒工作的事實吧!可要是他們不理解該怎么辦呢?李涵心里開始敲起了鼓,“咚咚——”的響個不停。
就在李涵猶豫不決時,張慧開口說道:“爸!你干什么呀?人家剛來你就審犯人一樣問東問西的!”
張慧爸笑笑說:“隨便問問!隨便問問!”
李涵一看,心想:他要是推脫著不想說,沒準反而會讓小慧爸對他產生質疑。于是壓了壓那顆不安份的心臟,堆著看起來很輕松的笑容說了實情。
說完了之后,李涵就硬著頭皮做著迎接一切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準備。可沒想到,張慧爸竟然連連稱贊他有出息,前途不可估量!這無疑給李涵增添了坦然面對接下來的事的信心。
只是小慧媽會是什么態度,李涵還是有點兒擔心。可是看剛才小慧媽還是很和氣的,應該不會差多遠吧!李涵抱著僥幸心里想著。可是背道而馳的事兒多了,很多事兒經常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在前進,總讓人來不及反映,來不及思考。
張慧媽一直希望能給張慧找個好人家。所謂的好人家,就是要有存款,有房,至于車可以從長計議,人也必須要有文化,有了文化就不愁沒錢了,這些是不能含糊的。雖然張慧一直不認同這些條件,但拗不過,也從沒正面的表現出反對的態度。她知道媽媽也是為了她能有個依靠,過上好日子,不至于以后吃苦頭,所以一直溫順的接受著媽媽對她所有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