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誰不是棋子
- 萬花開盡荼靡染月半明時
- 囈語逃之夭夭
- 1974字
- 2013-11-24 15:43:27
死在紅淚手上江湖人士家屬,連同當年參與屠滅顓孫氏者組成了聯盟,聯合絞殺紅淚
縱然紅淚修為驚人,江湖經驗亦豐富,畢竟以一敵眾力不從心,疲于應付
那一日大雨滂沱,紅淚被圍堵在荒野之上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血與雨匯流成河,那樣奪目的紅
越無涯一眾人等的出現,打破了平衡戰局。紅淚清晰的看到了師父和受制的大師姐
“師父,我真的想要一個解釋”
“解釋嗎,反正你已等同死人,告訴你也無妨”
那個年代,是顓孫氏的年代,淺語排月樓不得不在筑月宮淫威之下殘喘。當時排月樓的樓主越商亭武功才華出眾,娶了武林公認的美人華月涵為妻,意氣風發誓要一改這樣的局面。數次挑戰失敗,幾乎給排月樓帶來滅頂之災。不過三年,竟傳出華月涵死訊。
越商亭自此韜光養晦數年不出。隨之而來的就是顓孫魁魅娶了一位神秘女子雙雙歸隱
恐怕也只有越商亭自己知道,那查不出身份來歷的神秘女子,正是自己宣稱暴斃的妻子
越商亭另娶了尉氏夫人,生下一子越無涯。因為憎恨華月涵另嫁之后迅速倒戈的背叛,越商亭對與華月涵所生之子越無歸總是十分冷淡苛刻
臥薪嘗膽苦練功夫,十年磨一劍,功夫自不會負有心人,十年后的越商亭憑借過硬實力集結眾多長久受顓孫氏壓迫殘害的江湖門派,付出沉重的代價終于將顓孫氏基業毀掉
那次越商亭受傷不輕,數年后便傳出被紅燭垂淚仇殺的消息
所謂死訊,只不過是越商亭的手段,他先后收養了昔年混戰中犧牲的江湖名士崔國義之遺孤夢知,好友喬西昌之長女香苒,和是顓孫魁魅的幼女紅淚
一番嚴苛教誨,三人可算是不負所望,各有所長
殺手,賊,妓女,最古老的三大職業,按照性格專長,三人各選其一
夢知妖嬈,為妓游刃有余。香苒脫跳,為賊從未失手。垂淚冷淡,為殺絕不留情
數年來斂財打探消息擾敵心思排除異己,每一個都被他物盡其用
越商亭知道,這場戲應該結束了
也許從前真的小看了紅淚,她竟輕而易舉的俘獲兩個兒子的心。打心里恨透了華月涵,所以縱容了越無涯的舉動
認為一切尚在掌握之中,越商亭再次出現,卻也只是袖手旁觀
越無歸死訊傳來的時候,后悔莫及
此時方才明白,恨透華月涵,正因為愛極了他,越無歸的死訊,讓他痛苦許久許久
唯一欣慰的事,就是知道真相之后的紅淚,一定會為錯殺同母異父兄長而痛苦
集結這么多江湖人士,目的只有一個啊,這場他自導自演的戲碼,必須要徹底落幕了
逝者已矣,越商亭一面之詞死無對證,紅淚根本無從判斷,但是那又如何,滅門之仇,不共戴天
同樣的仇深似海,越商亭只用坐收漁利就好啊
紅淚一門心思,只有掃除這些障礙直面越商亭。
這個教養自己的師父,城府深沉的滅門仇人。自己與他,不過是個排除異己的棋子,被玩弄的棋子
血已模糊了視線和思維,殺戮成為唯一的旋律
參與其中的人都沒有選擇,不是殺人,就是被殺
尸骨成山血流成河,殺出一個個地獄修羅
比起當年屠滅筑月宮之役,不遑多讓,顓孫氏的人,果然無論男女多寡,都是武林人士的夢魘
經歷過這兩場廝殺的人,恐怕永遠忘不掉那天被雨沖刷了許久依然觸目驚心的紅
紅的雙眸,紅的雨,紅的血河
直面越商亭的時候,紅淚已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傷口,身上的衣物早已被鮮血染透,自己的,別人的
身后血肉橫飛,不能回頭,不敢回頭,人間煉獄不過如此,縱使見慣了血腥殺戮的人也會毛骨悚然
雙臂已經沉重的抬不起來,唯有意念支撐身體不倒
好不容易積攢了力氣,匕首射出,越無涯竟擋在越商亭身前
紅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偏不倚,正中心門
掙扎著堅持走到紅淚面前,為她擦拭臉上的血痕雨痕淚痕,她這張面孔,一定要牢牢記住。和父親的爭斗,他無從調解,唯一能做的,只是以死報復父親的殘忍。來世,沒有身份對立,沒有利祿紛擾,故事的結局,一定不會是這樣“我永遠記得,潯陽江頭畫舫之上,那個無憂無慮的你,巧笑倩兮,與我耳鬢廝磨,海誓山盟”
執手相看,卻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淚“那就永遠記住,那刻美好的我”
“今生無從選擇,若有輪回,我一定用盡所有,讓你沒有痛苦紛擾”
“我一生的幸福,在畫舫之上已經耗盡了,情之為物,沒有任何道理,無論你如何待我,此生,無悔矣”
不知道要怎樣看著他倒下,天地失色,觸目驚心的紅也失色
天地間只剩灰暗,好累,好累
再也沒有意念支撐,凝視著天際。童年的無憂無慮,滅門的裂心之痛,學藝的歷經艱辛,復仇的磨折苦痛,畫舫的幸福短暫,錯殺的追悔莫及,師父的真相揭露,當前的摯愛慘死,一幕幕俱都消散
煙消云散,一切都已經終結,消化無情,愛恨情仇,可憐的一生,不過是一場笑話
越商亭獨自享受這勝利結果,達到目的又如何,眾叛親離,家破人亡
一雙兒子只因為顓孫紅淚一人死去
一支釵插入脖頸,不能回頭已經倒下,看不見她殺死自己時候的表情
那是越商亭送給夢知的武器,她第一次用來殺人,竟是刺向自己
傾盆大雨漸漸停了下來,活著的人,會從這慘痛之中超脫,珍惜余生吧
琴聲悠揚,綿長
平生不會相思,
才會相思,
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
心如飛絮,
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
盼千金游子何之。
證候來時,
正是何時?
燈半昏時,
月半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