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長歌當哭
- 年獸日記
- 朋也
- 2036字
- 2014-05-17 12:28:15
回到現實世界,年獸見兩人正在埋葬尸骨,約莫沒有過去一刻鐘,感覺卻恍若隔世,孩子想為他們做點兒什么。嫦娥將自己穿舊的白裙焚燒在墓前,默默禱告,阿黃用剛殺的豬祭奠死者,希望他們在冥界衣食無憂。年獸緩緩取出之前穿破的布衣投入火堆,搬來一塊巖石作石碑。它用石刃在石碑上筆走龍蛇,先前阿黃還沒注意到年獸的力量,以為他只是一個天賦極高的孩子,此時竟被他身上溢出的靈力驚得說不了話。年獸且刻且唱《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唱畢,年獸痛哭不已,嫦娥見他傷心,不忍詢問緣故。心情漸漸平復,它主動解釋:“這些是貫胸國人的骸骨,他們托夢告訴我是被彘所害。倘若當初就有冶煉金屬的技術,也不至于讓野獸欺辱。”年獸想到應該把貫胸國的歷史記錄下來,于是放下悲痛,繼續篆刻:余神游至此,遇貫胸國慘事,為之報仇殺彘,奈何不能復生,作辭抒懷,聊以慰藉。
勺水向南流去,嫦娥提出要制作竹筏,阿黃說不必如此,順水南下會折向東面,接著沿溴水走就行了。她雖然也為貫胸國的遭遇感到不幸,但是更關心另一件事,“年,他們死后會不會也留下詛咒呀,我們要不要小心有些?”“姐姐沒事,我已經為他們報了大仇,經過禱告,相信他們可以安息了。”年獸在賦辭中用了鎮魂術,沒有育沛作靈力來源,它變得虛弱了,不過它不打算告訴嫦娥這事。山上的玉石是經年累月吸收靈氣的砆石演化來的,天地之力不是對哪里都一樣的。年獸不愿取走貫胸國遺留下的東西,盡管進程緩慢,它還是可以不通過采補恢復靈力。白猿跟著三人很久沒吃水果了,前面的夷山有細沙鋪成的淺灘,嫦娥歡快地拉著它進去戲耍,卻發現后者沒什么精神。阿黃說:“難怪會這樣,東面的幾座山不是沒有草木,就是沒有野獸,所以我們不太愿意往這邊走,路上容易營養不良。”年獸聽了這話,抓緊拿這里的動物練手,不然前面就沒機會提高弓箭技術了。距離軒轅國大概還有兩個月的路程,它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突破冶煉的瓶頸,因為靈力不能再過多使用了。
溴水依舊是向南流,阿黃卻犯了愁,缺乏制作竹筏的材料,而前面的列涂水必須要渡過去才行。嫦娥看這大漢愁眉不展的樣子,輕巧地說:“我的御風術練的差不多了,量這種距離的飛行沒什么問題。”年獸見她若無其事,心想巫師的名頭不白叫,這么快就學會了自己的法術。不過載人飛翔的高難度動作它有點信不過,抓緊了嫦娥的衣袖,準備掉下來就拿她當墊背的。嫦娥還以為他恐高,安慰道:“年,不要害怕,我們慢慢飛的。”年獸更不放心了,敢情她連迅速飛過去的水平都沒有。這時耳邊傳來幽靈的歌聲,年獸見兩人沒反應,知道只有自己能聽見,于是用心聆聽,周圍的靈力如潮水般涌入它的身體。等幾人落到地面時,年獸感到身上的力量更勝從前了。孩子暗中練習冶煉的過程,火的控制雖然不合它的體質,經過觀察許久嫦娥的訣竅,也漸漸掌握了。年獸隱瞞大家原因很簡單,它還沒有決定幫助軒轅國,在未通過自己的眼睛確認狀況前,它不會幫任何人。
天氣變得溫暖了,三人還是花了好幾天才到達東面的仆勾山,有阿黃引路,不存在繞遠的嫌疑,那么只有一種可能——路程確實變遠了。嫦娥不知道離昆侖山還有多久,即使這里樹木成蔭,花草芬芳,沮喪的心情依然得不到緩解。年獸邊撿礦石和玉石邊安慰她,“姐姐,你當初來的時候生死未卜,現在眼看就要功德圓滿了,反而失去信心了?”阿黃卻很現實地說:“這一帶水流斷了,當地的野獸尚且不知去路,何況是我們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孩子瞪了他一眼,唬得大漢縮了縮身子,自從看出年獸的不尋常,他就不由自主的保持距離。白猿沒心沒肺地大啖水果,沒有注意它最親近的人不對勁。嫦娥不自然地笑了笑,為兩人解圍道:“沒關系,我這一路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幸虧有大家幫忙,才能有今天。”年獸知道她是考慮如何跟后羿溝通聯盟的事,故作瀟灑地說:“不用為難,如果后羿不領咱們的情,只當咱們是陪你游山玩水了。”嫦娥搖搖頭,“不可能,我想過了,戰爭不會放過每一個人,如果我夫君認為你們圖謀不軌,我會帶你們逃到天涯海角。”年獸嘆了口氣,她終究還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但愿一切都能順利。
咸陰山也是讓白猿痛苦的地方,烤肉的味道是不錯,奈何緩解不了口渴的煩躁。大家已經半個月沒喝水了,年獸還能保持冷靜用迷谷去探查方向,連它自己都認為這是一個奇跡。阿黃看到這種模樣像構樹的樹枝,已經干硬如鐵,卻依然反射出耀眼的黑色,感嘆造物主的神奇。嫦娥的綠裙由于得不到保養,可能會步那條白裙的后塵,不知道她還有多少可以替換的衣裳。幾人的對話越來越少了,不過年獸又得到新的信息:后羿曾去往神界,得到了紅色弓和白色矰(zen)箭。它推測是帝俊送給他的,否則不會如此所向披靡。不知道后羿許給那家伙什么好處,千萬不要和自己有關。它記得自己在流黃辛氏國還沒滅亡時,曾經去獵殺一種大鹿,后來在巴遂山沿著澠(sheng)水離開了,那時候還沒有弓箭,這種武器是何時開始流傳下來的呢?《無衣》出自《詩經·秦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