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對《三國演義》的一點看法
-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
- zhuge2008
- 2223字
- 2009-04-18 21:07:13
最近在看《三國》,這個前幾天已經說了。一句話說兩遍就好比一頓飯炒兩遍一樣,會讓人感到厭煩。
但是我是一個負責任的作者,我將盡最大的努力讓這頓“現飯”炒出新意。
《三國演義》其實就是《三國志》的評話本。看完這個書你會有幾點最基本的收獲,第一,增進對《三國》中幾個原有人物的認識。
首先我們要說說的就是劉備,這是《三國演義》中最先出現的一個大人物,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事實上我對劉備的喜歡也就是從前天開始。因為前天我才開始看《三國》。
原先一直很疑問,在《三國》那樣一個“槍桿子底下出政權”的年代,劉備這樣的一屆庸才怎么會有市場?后來慢慢往下看,發現自己的想法完全錯了,可見自己的思想是多么幼稚。我在這里向劉玄德劉英雄道歉。對不起,劉備,我誤會你了。我希望這句話能夠穿越時空,經受歷史的考驗,最終到達玄德兄的耳朵里。大耳兄是招風耳,我想他一定聽得到吧!
三國是個十分嗜血而且貪婪的時代,每一位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都在為私人利益輾轉忙碌,勾心斗角,相互利用。而這些所有私人利益的總合,構成了所謂的“國家利益”。唯一沒有得到利益的就只有人民。
在你死我活的“地盤爭奪戰”中,有些人失去了人性,比如曹操,比如袁術,比如董卓,比如大霸主袁紹。唯一一個“仁義蓋天”的大英雄就只有劉備。因為劉備的寬容,所以他每到一地總是安撫民眾,鼓勵耕織,努力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因為劉備的大度,所以他甘于將“徐州”肥碩之地讓與呂布,自己屈居小沛。因為劉備的仁德,所以他“三拒徐州而不納”,直到徐州州官以死相逼,他才迫不得已答應接納徐州。
在那個爾虞我詐,地盤爭奪劇烈的時代,要做到以上的幾件事情,該是多么困難。但是劉備做到了,他以他海納百川的包容心做到了,他不愧為蓋世的大英雄。
須知我是不會隨意夸人的,我最拿手的強項是“損人”。但這里我心甘情愿的為劉玄德投上一張“功德票”,古代仁義英雄,無出劉玄德之右也。
雖然劉玄德也必然有背信棄義的時候,但很多時候那都是迫于無奈。譬如在呂布將死時,曾對劉玄德說,“你忘了我當日射戟(古代一種兵器)為你解圍的事嗎?無恥之徒,竟如此待我。”劉玄德當時什么話也沒說,只看著呂布被脫出刑場宰了。
其實劉玄德這時也是沒有辦法,一來曹操在旁,劉玄德不敢擅作主張;二來呂布本就不是什么好鳥,他背信棄義,心性不堅,又愛誤信讒言,最重要的是他武藝高強,傾劉關張三人之力而不能敵,留下來必是將來爭霸天下的一個隱憂。欲圖王霸之業者,必用非常之手段。劉玄德見死不救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接著就是呂布,這是一個真正的宵小奸邪之人。他空有一身武功,卻沒有腦子。三易其主,殘暴不仁,最終為天下人所不容,被曹孟德誅之。
呂布的一生共有兩次重大的錯誤。一次是背叛張繡投降董卓,二次是因貂蟬而背叛董卓再投劉備。
董卓是一個怎樣的人,相信大家看過三國的人都比我清楚。其行殘暴不仁,對人民狂征暴斂,挾天子以令諸侯,為天下人所唾棄。而呂布竟為一時利益,為了一匹寶馬,幾錠金銀,投降董卓,并認其為義父。足以可見其“有奶便是娘”的性格。
夫董卓本也是一代霸主,亂世梟雄,比張繡之流不知要強上多少倍。呂布此舉本也算“走對了路子”,合情合理。但他受到奸人挑唆,竟為美色所誘,因貂蟬而殺董卓,終至成為天下人公敵。這真是呂布一生中最大的一個錯誤,也是他死亡之路上的導火索。
剛開始看三國時你會覺得呂布很英雄,他竟能一人力敵劉關張,到后來你就會覺得呂布真是該死,這是個很奇怪的感覺。我發誓我當時真有一把掐死呂布的沖動。(當然,我沒有這個能力。)
最后要說的是曹孟德,這是我一直十分敬重的一個人。
無論別人怎么說,我都十分景仰這個人。縱使他因為疑心太重,懷疑別人對他不忠,錯手殺人全家;縱使他再犯疑心病,因為別人在睡夢中為他蓋被子,佯裝夢斬宦官手下。縱使他有千般不是,但他總是當時那個大時代下的一員奸雄。
曹操最大的優點就是他能禮賢下士,招攬人才,夏侯惇,典韋,樂勝等一干人馬,當代豪雄,無不被他納于帳下。有如此英雄團體助陣,何愁大事不成?
曹孟德愛才惜才的經典名段還有“招攬關公”的“過五關斬六將”。后人都覺得“過五關斬六將”主要是體現了關公刀法的神勇,我認為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曹孟德愛才惜才的決心。可惜的是關公先從了劉玄德,不然的話,我認為他大有可能追隨曹孟德。
文章還沒有看完,只是到百分之二十而已,所以目前只能寫下這些膚淺的文字。寫出很淺嘗輒止的評價,希望大家喜歡,愿與所有看過三國的同志們共勉。
另外要說的一點就是,三國的文筆真的很一般,因為它是平話本的篇目,所以我們對它的文筆不能做很高的要求。我覺得我若生在羅貫中那個時代,說不定也能譯出一本《三國演義》來。個人認為將《三國演義》歸為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不是很恰當,因為他的文筆根本趕不上《紅樓夢》,甚至要追上《水滸傳》也還差那么一大截。
所以《紅樓夢》可以算是真正的文學名著,《水滸傳》可以勉強稱作是,《三國演義》最多只能被稱為古典文學四大小說之一。
當然,《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小說之一還是有其過人之處的。我最為欣賞的就是他的情節,當今所流行的無數部歷史戰爭小說,包括網絡文壇上的小說,均無出其右。
《三國演義》情節上的魅力已經到達了這樣一個程度。當你看完上一節的時候,你就算忍著不吃飯也想要繼續看完下一節。我記得我每次拿一本三國演義和一本參考書到圖書館,本來琢磨著看完三國演義再看會兒參考書的,結果每每看到快要去吃飯了,才發現參考書還沒有翻開過。
可見這部作品的情節是多么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