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2章 ,和離

第九十二章,和離

秦夫子滿懷憤怒的回到秦府,先將秦書和秦夫人叫到了書房。

秦夫人進書房時并沒留意到秦夫子黑沉著一張臉,還一副高傲不可一試的嘴臉,“怎么?鄭家是請老爺去給咱賠禮道歉的嗎!老爺可別輕易就原諒鄭玉,哪有兒媳婦這一回娘家就不回來的道理,這嫁出去的女兒就應以婆家為重。咦,怎么不見鄭玉的人影?”

“你還敢說,要不是你平日苛待兒媳,今日鄭家也不會要求‘和離’。”秦夫子沖著秦夫人大吼,發泄著滿腔的怒火。

“什么‘和離’?她鄭家算個什么東西,竟然還想‘和離’,我這就讓亮兒寫封休書。”秦夫人本來就對鄭玉不滿意,覺得鄭家人配不上秦書,沒想到她最看不上的人家,卻先提出“和離”,這和在她臉上打一巴掌沒什么區別,吵嚷著讓秦書休了鄭玉。

“行了,你給我安份點兒吧!這都是你搞出來的,當初我就告訴過你,要你對鄭玉好點兒,你不聽,總是擺婆婆的架子,更過分的才成親不到三個月,就幫著亮兒納妾。這亮兒也是,有了新歡就忘了正妻,更加可恨。亮兒怎么還沒過來?”秦夫子這會兒腦子亂的很,說話也是東一句西一句的。

“我有什么錯,哪家的兒媳不是如此過日子,就她鄭家的女兒嬌貴?”秦夫人還不依不擾的吵嚷著。

秦書其實早就來了,遠遠的就聽著父母親好似在吵架,所以一直站在書房門口,沒敢進去,這會兒聽秦夫子點名找他,這才進了書房。

“父親。”秦書剛對秦夫子行禮,就聽秦夫子大吼了一聲。

“你個逆子,還不跪下。”

“父親!”秦書從小到大,都沒見過父親如此疾言厲色,忙嚇得跪了下來。

“為什么讓亮兒跪著,他又沒有錯。”秦夫人看著兒子下跪,為兒子不平。

秦夫人這句話無疑是火上澆油,更讓秦夫子氣憤。

“他沒錯,要不是他寵妾滅妻,鄭家怎會提出‘和離’?”

秦書這才明白,父親為何生氣,他怎么也沒想到,鄭玉這趟回娘家,就是為了提出與他‘和離’。

“父親,是不是您聽錯了,我雖然不喜歡鄭玉,但也沒虐待她,每天好吃好穿的供著,家里也不曾少了她一分一毫?”秦書不明白,他是寵小妾多些,可哪個男人不是如此,為什么鄭玉會提出“和離”。

“你是沒虐待她,但你可有常進她的院子,可有問過她冷暖,可有陪她吃過飯,可有帶她去娘家走走?”秦夫子不是不知這府里的事,他只是不愿意為這種小事煩心。

秦書也沒想到,他的這些行為早已經被父親知曉,當下一句話都說不出,低著頭心里滿是愧疚。

只是他的愧疚只是覺得自己沒有做好,讓父親為他操心,對鄭玉他是一點愧疚之心都沒有。

“你們給我聽好了,夫人這段時間不許離開秦府,將鄭玉的嫁妝整理出來,一樣都不能少,我會查看。”秦夫子瞪了秦夫人一眼,提醒她不要再耍花招。秦夫人不甘的回瞪了一眼,但她也不敢不聽秦夫子的安排。

“亮兒馬上去寫‘和離’書,不要把過錯都推給鄭家,寫的兩無對錯就好。”秦夫子想著,這“和離”書寫的雙方都不吃虧才好,他不想和鄭家結了仇怨。

“爹,我們可以以‘七出’之條,休了鄭玉,為什么一定要‘和離’?”秦書這會兒是真的有些生氣了,這“和離”顯得就是他有錯,而且還是鄭玉提出的,如果讓外人知道,有損他的名頭,而且“和離”是要退還嫁妝的,可“休棄”卻不同,他自覺沒有對不起鄭玉,既然是鄭家提出,那他寧愿寫份“休書”以善妒一條休了鄭玉,讓鄭家知道惹了他秦家,決沒好果子吃,而且被休的女人再難嫁人,他雖然對鄭玉無情,但他用過的女人,決不會再給別人用。

要是欣兒知道秦書的想法,一定一刀將他閹了不可。

“有沒有錯,你問問你的好娘親,就知道了。這件事只能‘和離’不能‘休棄’,就這樣定了,你寫好后拿給我,這段時間不許出府,不許去周姨娘的院子,你給我睡到外院書房里,直到事情解決。”秦夫子看也沒看這對母子,直接出了書房,他要是再不離開,就要被這兩人氣死了。

“母親,你到底對鄭玉做了什么?”秦書這段時間一心的寵著周姨娘,完全沒有注意到他娘對鄭玉做了什么。

“我能做什么,這鄭家可真行,鄭玉一無所出,二犯妒恨,還提出‘和離’,也只有這上不得臺面的人家,才能養得出這樣的女兒。亮兒快點寫好‘和離書’,早斷早干凈,以后娘一定為你尋一門好親事,將來也好對你的官途有所幫助。”秦夫人可不敢跟秦書說她苛待鄭玉,她只覺得所有的錯都是因為鄭玉不識大體。

雖然心有不甘,比起“和離”,她更愿意讓秦書休了鄭玉,可秦夫子一定不會同意,反正都是與鄭家斷姻親,雖說“和離”自己吃虧了,但總比鄭家人賴在自己家還占著正式夫人的位子要好。

秦書這會兒又想到鄭玉的好了,可惜就算這時要為鄭玉分辯幾句,又有何用,想想還是去到書桌前,寫了一份“和離書”。

秦家這邊一連鬧了三天,秦夫人一直都沒有認真點算過鄭玉的嫁妝,這次整理才發現,鄭家并非一般的農家,這嫁妝給的著實不少,本以為自己一直沒給鄭玉一兩銀子花銷,鄭玉的嫁妝早就應該被她花光了,沒想到一樣都沒花,可見鄭玉的私房也不少。想著不如選些貴重的扣下些,可又擔心秦夫子會查復,只得心痛的將東西都歸置好,等著鄭家來人。

周姨娘聽說鄭玉和秦書合離,高興的幾天都沒睡好,想著這正妻走了,她也有了希望,只要能懷上一男半女的,自己就會被扶為正室。只是她的如意算盤還沒打響,秦夫人已經開始為秦書續弦物色人選了。

也因此周姨娘懷恨在心,處處讓秦書與秦夫人做對,秦家從此家無寧日。

欣兒回到鄭家,將與秦夫子見面的事撿重要的和鄭二郎、李氏說了一下。

“爹、娘,大姐的事就這樣定了,但我擔心大姐回到鄭家村后,可能會被村里人閑話,不如讓大姐先和哥哥們一起住到徐州,那里沒有人認識我們,大姐也自在些?”欣兒為鄭玉想了一下,雖然她不在乎“和離”這件事,可鄭玉畢竟是古人,又怎會不在乎別人的閑言閑語,要是因此心里受了傷害,那她啟不是弄巧成拙,最好的辦法是住到沒有人認識的地方,這樣才能免去別人的議論。

鄭二郎和李氏商量了一下,覺得這樣也好,就同意了。

欣兒去鄭玉的房間,將事情和她說了,“大姐,你不用擔心,我都安排好了,這事兒村里人就算知道了,也無所謂,你和大哥一起住到徐州城,那里沒有人認識我們,你只要安心的養好身體就好。”欣兒也不知要如何安慰鄭玉,想到出嫁前滿臉歡喜的大姐,如今愁容滿面,她就恨不得殺了秦書。

“小妹,是大姐不好,連累你了。”鄭玉心里有多痛,別人無法體會,她是愛過秦書的,因為愛過,所以才會傷心、寒心。再想到因為自己的事,可能會害得琴兒和欣兒將來都找不到好婆家,她就愧疚的想去死。

“大姐,我們是血親,身上流的是一樣的血,是要做一輩子姐妹的,哪來的連累之說,二姐也不會這么想,我和二姐的婚事你不用擔心,我一定會為你們選一門更好的親事的。”欣兒覺得鄭玉一定是擔心她和鄭琴的婚事才如此自責,她的婚事本就自己做主,鄭琴的婚事她會幫著挑選,一定不會再讓這種事發生,至于鄭玉再婚的事,可能就要先緩上一段時間,畢竟才“和離”就改嫁,怎么說都不好聽。

“謝謝!”鄭玉不知要說些什么好,她是真的感謝欣兒,一直以來,這個家都是欣兒在養,還要為她這個當姐姐的操心,她從沒為這個家賺過一個銅板,如今還要吃喝家里的,她心里難受得緊。

“大姐,快別這么說,未出嫁前,我可都是吃著你煮的飯,穿著你為我洗的衣服,家里的事都是你在做,那時我都沒有說過謝謝,現在同樣,你也不要再說這話。無論何時,我們都是一家人。”欣兒又安慰了一會兒鄭玉,幫著鄭玉將包袱準備好,明天一早好起程去徐州城。

晚飯時,鄭二郎、李氏、欣兒、鄭玉都沒開口說話,鄭琴覺得家里一定有事發生。這事兒李氏一直沒有告訴鄭琴,她不知要如何向鄭琴解釋。

“娘,家里是不是有事兒發生,為什么沒人告訴我?”鄭琴這些年也長大不少,特別是鄭玉離家的這段時間以來,她幫著李氏打理家務,已經長成個大姑娘了。

李氏看了鄭玉一眼,這事兒關乎大女兒的名聲,她實在說不出口。

鄭玉自己心里有愧,也不知要如何開口解釋。

還是欣兒想著,這事兒鄭琴早晚會知道,與其從別人嘴里聽些胡言亂語的,不如現在告訴她的好,如果真有人說道什么,也要讓她有個心里準備。

“二姐,大姐和秦書要‘和離’了。”欣兒話還沒說完,就被鄭琴打斷了。

“什么‘和離’,為什么?”鄭琴有些激動,這“和離”的女人。哪會有人家要,將來大姐可怎么辦啊?不由得急出了眼淚。

鄭琴這一哭,鄭玉也忍不住了,跟著哭了起來。

欣兒無奈的嘆了口氣,古代女子以夫為天,這么大的事,她們又怎能不難過,可勉強在一起,就是一輩子的不幸,她絕不會讓大姐過那樣的日子。

“大姐、二姐快別哭了。二姐你先聽我把話說完,秦書回京時納了一房妾氏,之后就對大姐不好了。而秦夫人從大姐回門后,就沒對大姐好過,這樣的人家,大姐如何生活,與其用一生的不幸來換得這段有名無實的婚姻,不如早早斷去,也好找尋下一段姻緣。”

“欣兒,你還小,這被夫家休棄的女人,哪兒那么好找啊,就算是‘和離’也是一樣。”鄭琴雖然收了淚,但還是為大姐擔心。

“會找到的,只是要晚個兩年。姐姐們要相信我,我說出的話一定做得到。”欣兒想著,找個好男人并不難,只是要讓對方心甘情愿的接受大姐,有些難,但功夫不怕有心人,只要她鄭欣兒想做的事,就一定辦得到。

“二妹,你別為大姐擔心,我沒事的。能離開秦家,就算出家也好過在那里受罪。”鄭玉想,不如自己出家,這樣家里也能少些事非。

“大姐,你說什么呢!可不能有出家的念頭,小妹說的對,我相信她。”鄭琴不愿鄭玉回秦家受罪,更不愿她伴青燈古佛一生。

“對大姐,你要像出嫁前一樣相信我,好不好?”欣兒看鄭玉的淚還是止不住,只好使出殺手锏,撒嬌。

“好,大姐會像以前一樣相信小妹。”鄭玉看著已經快到自己下巴的小妹,雖然小妹長高了,可小妹也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母愛,她愿意相信,所有的事兒,小妹都可以解決的很好。

欣兒看鄭玉終于想開了,雖然知道她心里仍難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總會好起來的。

第二日一早,鄭二郎就趕著車帶著鄭玉和欣兒一起去了徐州。鄭玉是第一次看到“鄭宅”,不免為欣兒的能力震驚。

她沒有想到,小妹只用了這么短的時間,就可以為家里添了座院子,而且還是在徐州這種地方。

鄭和和鄭林都在家,看鄭玉來了,都很高興,但一聽說鄭玉的事兒后,都罵秦書不是人,可礙于秦夫子,兩人又不能鬧上門,只能干生氣。想著哪天要是見了秦書,非好好罵他一頓不可。

終于到了去秦家抬嫁妝的日子,欣兒帶著當初的嫁妝單子,帶著別院里的奴隸一起趕著三輛騾車去了秦家。

秦夫子本想襯著今日見見鄭二郎和李氏,沒想到鄭家出面的仍是鄭欣兒這個小姑娘,家里長輩根本沒來,不免有些失望。

欣兒先看了眼“和離書”,雖然寫的不是很滿意,但也勉強過得去,想著秦夫子一定是想兩家也不要太傷了和氣,才含糊其辭的寫了這樣一張“和離書”。

將“和離書”裝好,欣兒按著嫁妝單子將物品一樣一樣的查點好。

秦夫人站在院子中,看著搬裝東西的奴錄,她也沒想到,鄭家能養得起這么多奴錄,這鄭家到底有多少家底,她這心里也不平靜了。

欣兒根本沒理會她,這個女人就是個老巫婆,她連看一眼都嫌煩。

出了秦府,欣兒先將木制的家具都堆在秦府大門口外五十米的地方,那里正好是塊空地。然后一把火將其符之一炬。

她不愿鄭琴看到這些傷心,將來就算大姐再嫁,她會為她重新置辦,這些東西是秦書用過的,決不會再進鄭家的門。至于一些首飾,能當的能賣的,欣兒是一樣沒留,全換成了銀子,將便賣好的銀兩都收好,這些都要留給大姐做為生活開銷。

秦夫子遠遠就看見了火光,起初以為是哪家著火了,還擔心的出門去看看,沒想到是鄭家人在燒鄭玉的嫁妝,想也知道,鄭家根本不差這些東西,只是為了爭一口氣,如今都燒了,也是與秦家斷個干凈。

秦府周圍的人家都出來觀看,有些好事的也打聽了,欣兒帶去的奴隸都不是多話之人,這些人見也打聽不出什么,就亂猜一通,秦府因此名聲受損。

欣兒這邊回到“鄭宅”,將銀子和“和離書”交給了鄭玉,鄭玉只收下“和離書”說什么都不要銀子,最后還是欣兒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她才收下了。

鄭家這邊的事才平息,那邊“千帆莊園”就來了消息,請她過去一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桃园县| 大英县| 荥阳市| 贞丰县| 定兴县| 宁波市| 洞头县| 台东县| 三明市| 台东县| 秦安县| 古蔺县| 百色市| 墨江| 收藏| 江陵县| 安国市| 平原县| 彭阳县| 通许县| 乌海市| 许昌县| 江川县| 鄂尔多斯市| 同江市| 体育| 扶余县| 汶川县| 娱乐| 鞍山市| 富宁县| 广宁县| 永福县| 双桥区| 武陟县| 莎车县| 本溪市| 平原县| 泸定县|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