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出嫁
書名: 穿越北齊,農女也幸福作者名: 葉赫蘭旗本章字數: 3731字更新時間: 2014-06-22 14:01:39
第七十二章,出嫁
臘月初八一早,天還沒亮呢,欣兒就被李氏喊了起來。
昨晚和二姐聊的有些晚,這會強撐著坐了起來,神思卻還有些混亂。
李氏找來里長的媳婦給鄭玉開臉,做全福夫人,欣兒看著滿面紅暈的鄭玉,眼里、臉上都是藏不住的心喜,不知是應該為她高興,還是為她擔心。
強壓下心里的不安,勉強擠出一個微笑,幫著李氏忙活。
近午時,秦書騎著馬,趕著馬車來鄭家村接人。
鄭和看到迎親的隊伍有二十來人,看上去比送妝那天鄭重的多,想來還是嫁妝起了作用,對秦書的作法也有些不屑,只是礙于鄭玉,把這心思壓了下去。
秦書到了鄭家,鄭林心里也有些不滿,沒心情笑鬧,禮讓著將秦書帶進了家里。
秦書是第一次來鄭家,看著這大院子,屋子雖只有一進,卻是青磚瓦房,心里的喜悅直接顯在臉上,笑的很是親切。
鄭玉在全福夫人和媒妁的攙扶下,從自己的房里走了出來,戴著頭蓋,和秦書一起先給鄭二郎和李氏行了禮。
之后哭唱著由鄭和背著上了馬車(這哭嫁一般要哭上三天或七天,因為是農家的關系,沒那么多講究,所以只在女兒出嫁當天才有哭嫁)。
鄭二郎和李氏含著淚站在門口相送,欣兒直接躲回房間里哭,鄭林叫了兩次,欣兒也不懇出來。
鄭玉是欣兒的家人,是她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上每天照顧自己的親人,想著三姐妹每天睡在一起,想著大姐為了不讓她受累,將家務活全包了,想著大姐給她縫的衣服,欣兒的淚怎么也止不住。
她怕大姐受委屈,怕她嫁去受苦,這心里越想越難受,直哭累了才停下,歇過了勁又哭了起來。
鄭二郎和李氏心里也難受,這是家里第一個出嫁的女兒,也是幫家里做最多家務的女兒,想著就這樣走了,以后只等年節才能見上一面,這心里痛的眼淚直流。
還是王嬸子勸了一會兒,兩人才收了淚,忙著安排賓客用飯。
鄭和、鄭林陪著鄭玉去了婆家,鄭琴來到欣兒的房間,她心里更苦,比起小妹,她和大姐的感情更親些,雖說這個家是小妹在當家,但小妹太忙,相處的時間不長,大姐每天在家,和自己一起忙著家務,現在大姐走了,她要自己一個人在家,以后哥哥和小妹都要走了,她這心里難過,也陪著欣兒哭了起來。
欣兒看著鄭琴哭的比自己還傷心,只得收了淚,小心的勸著。
鄭家人心里難受,秦家人心里也不自在。秦夫子的爹娘兄弟們都來了,本來有些還等著看笑話,這秦夫子是秦家最有出息的,卻自己辭了官,跑這個地方來當夫子,這又找了個農家兒媳婦,一群家人都帶著看好戲的心情,來賀喜。
當看到新娘子嫁妝單的時候,卻含酸的夸秦夫人有眼光,給秦書找了個家境富裕的媳婦。
秦夫人是有苦說不出,這臉色也就不好看,秦夫子在前院招待著男客,心里也不是滋味。有些親人知道秦家有些看不起這新娘家,只給了十兩的聘禮,卻一下子賺了三十六抬的嫁妝,直說秦夫子也有做生意的頭腦。
這些話氣的秦夫子臉色發青,可礙于今天是自己兒子娶親,再氣也得忍著。
鄭玉的婚事就在二家人各不相同的感受中結束了。
三朝回門時,欣兒看鄭玉滿面含羞,想著也許真是自己多心了,鄭玉過的很好。其實欣兒是不知,這秦夫人很是愛面子,新娘子回門前,她并沒有擺婆婆的譜,就想著新娘子回家時,能講秦家的好話,給鄭家人留個好印象。只等新娘子回來后,再給她好看。
鄭玉的樣子,讓鄭家人都安了心,對秦書的態度也好了些。還送了好些回禮,午飯過后才送二人離開。
“和兒娘,看來玉兒在婆家過的很好,之前想著送妝時的事,我這心里還有些擔心,現在看來倒是我們多心了。”鄭二郎總會把人往好了想。
“是啊,我這也是七上八下的,剛在里間問了玉兒,她說婆家對她很好,和女婿相處的也很好,我這心里也安了不少。”李氏這會兒臉上只有高興,全無擔心。
“但愿如此。”只有欣兒的心里仍存著疑慮。
“行了,這事也算過了,咱現在就準備著過年吧!”鄭二郎想著鄭玉的事一了,這家里也沒啥事了。
“誰說沒事了,和兒的事還沒辦呢,說啥也得在年前給他定下,要不然轉眼就過十八了,到時再找可難了。”李氏瞪著鄭二郎,氣他不關心兒子。
“是,是,都聽你的,你說吧你相看上誰了?”
“前兒個日子,我找了媒妁,給說了一個,我想明天和你一起去看看,要是瞧著不錯,這年前就把事定下,開春咱家就能添人進口了。”
“我不同意。”李氏話一落,鄭和就出聲反對。
“爹、娘,我的婚事我自己做主,我現在一心求學,這婚事等以后再說吧!”鄭和心里有著欣兒,只要欣兒未嫁,他是不會娶親的。
“和兒,你和林兒、欣兒要一起去徐州,到時有個人照顧你們,娘也能放心些!這事要聽父母的,你是家里的長子,你要是不娶親,以后這弟妹們也不好說親。”李氏這次是鐵了心的要給大兒子說親。
“娘,我說了,我不同意。弟妹們娶親還早,而且以后有了更高的功名或當了官,到時再找才能找到更好的。”鄭和知道自己今天要硬到底,不然就真的要娶親了。
“和兒娘,我覺得和兒的話也是有理,要是找個大字不識的,光能干活這以后也幫不了和兒,還是等以后有了官職,再相看吧?”鄭二郎看著兒子態度堅決,想著不要傷了兒子的心,也幫著勸李氏。
“你不著急抱孫子,我還急呢!”李氏氣鄭二郎不幫自己,也沉了臉發著脾氣。
“爹、娘,我覺得還是讓大哥自己拿主意吧,這娶親是一生的大事,未來大嫂才是和大哥共此一生的人,總要他自己喜歡才行。”欣兒看著大哥的樣子,知道今天是說什么也不會同意的,別為了這事傷了母子兩的和氣,就幫著勸了一句。
李氏這時想想,也是這個理,但還是心里有氣,沉著臉不答話。
欣兒給鄭和使了個眼色,讓他去哄哄娘。
鄭和走到李氏身前,直接跪在了地上,“爹、娘,是孩兒不孝讓您費心了,孩兒保證,將來一定找門好親事,讓爹娘跟著享福。”鄭和也覺得是自己的私心,讓爹娘操心很是不孝,但他就是放不下,見到別的女人就心煩,根本看不上任何女子。
“罷了罷了”看著跪在地上的兒子,李氏的心也軟了。想著兒子一直都很孝順懂事,想著也許是兒子真的有了當官的念頭才不想成親,也妥協應了。
鄭和的事就算定下了,欣兒第二日去了徐州,打算呆到小年再回家。這段時間她要好好陪陪高長恭,還要再徐州再買個小院子,別院的事還是不要讓家人知道的好。
第二日傍晚,欣兒趕著車進了別院,高長恭第一時間得了信,也來別院看欣兒。
高長恭本想去參禮的,但欣兒不同意,怕秦夫子的一些家人認出高長恭而讓兩家人尷尬。高長恭雖有些失望,但想著欣兒答應他會盡快趕回來,也就安心的在徐州等著。
“欣兒,這段時間很累嗎?你都有些瘦了。”高長恭一進屋就看到坐在書桌旁正在寫字的欣兒,心疼的說。
“還好,只是和大姐相處了這么久,一時見不到有些不適應。過段日子就好了。你近來在忙些什么?有沒有按時吃飯?昨天下了雪,要多加件衣服,你這穿的也太單薄了些。”欣兒抬起頭看了高長恭一眼,覺得他氣色還好,就是穿的太少。
“我身體好,不覺得冷。飯都是按時吃的,不信你問風行。倒是你,手這么冰,這屋里也不多加個碳盆。”高長恭拉著欣兒的手,讓她坐在自己的身邊。
欣兒也不扭捏,找了舒適的位置靠在了高長恭的身上。
“嗯,這會兒是感覺涼些,我不喜歡屋子里有煙味,一會兒喝杯熱茶就好了。”手放在高長恭的手里,感覺好溫暖。
“欣兒,今年我會在徐州過年,到時可以去你家嗎?”高長恭問的小心翼翼,是怕欣兒拒絕。
“好啊,到時你就住二哥的房間,讓二哥住大姐的房間。我們家過年可熱鬧了。”欣兒覺得長恭能和她一起回家過年真好。
“謝謝你,欣兒。”高長恭很高興,他可以和欣兒一起過年,還可以住在欣兒家。
“只是,我還不想讓家人知道我們的事,畢竟我年紀還太小,家里人會擔心。”欣兒覺得還是不要讓家里人知道好些,不然以后家人會不放心她自己出門了。
“好。”高長恭也覺得有理。
“這幾日刺史府還有事忙嗎?”
“沒什么大事,風行都可以處理的。有了事他會來見我。”
“那你能幫我介紹一位夫子嗎?我想給哥哥們請個夫子,還要買個小院,以后讓哥哥們住在徐州城。”
“那以后你也會常住徐州嗎?”這可是個好消息,高長恭聽了心里暗自高興。
“是啊,我還要幫你建個田莊,到時最好能長期的呆在徐州,這樣方便些。”欣兒想著家里也沒什么事要擔心了,田莊那邊有鄭學他們也應付得來,就想一心的幫高長恭建個田莊。
“對了,你手下可有受傷不能再上戰場或不能再執行任務的人嗎?最重要的是忠心,其它的都沒關系,受多重的傷都行。”欣兒想著找些人打理田莊。
“有的,風、火、雷、電四營這樣的人都有,少說也有二三十人吧?這些都是風行管著,可這些人傷的都很重,有些甚至不良于行,這些人以前都是給些糧食養著的,你要他們干什么?”高長恭特別相信欣兒,四營暗衛的事也不瞞她。
“有大用處,等莊子建起來了,我再和你細說。”欣兒現在還只是有個想法,還是等事情穩妥了再和高長恭細說。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直到晚飯后,高長恭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別院回了刺史府。
欣兒這邊兩人溫馨纏綿,鄭玉在秦家卻如屢薄冰,今天三朝回門剛進秦家,鄭玉就被秦夫人叫去了,直到晚飯時一直在秦夫人身邊立規矩。
鄭玉怎么也不明白,之前還和氣的婆婆,怎么一下子就嚴厲起來,雖然有些委屈,但婆婆做的也并未太過分,她身為兒媳,只能受著。
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間,本想和秦書抱怨兩句,但秦書卻不覺得他娘有什么錯,沒有安慰一句,直接上了床睡了。鄭玉直哭了大半夜,才累的睡下了。
鄭玉不知,以后的每一天,她都是在立規矩與伺候公婆相公的日子中渡過的,完全沒有了之前的自由生活。
自己的路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后果如何,只能自己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