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團結的一家人
- 穿越北齊,農女也幸福
- 葉赫蘭旗
- 3006字
- 2014-06-22 14:01:39
第四十一章,團結的一家人
吃早飯時,原來的八仙桌,坐著大人們,孩子們坐在另一張臨時釘的木桌上,雖然擠些,但都坐下了。
李家的幾個孩子,看這早上吃的是粟米粥,咸雞蛋,雜糧餅。直高興的笑了起來。他們有多久沒吃過這么好的早飯了。
馮氏看了桌上的吃食一眼,忍不住的勸著李氏,“素琴啊,這早上就別吃干的了,喝點子粥就行,別為了我們特意的做啥,這一大家子都擱你這兒,有多少糧食也不夠吃的。”
李大牛也覺得這吃的太好了,“是啊,素琴啊,這要為長遠打算,咱這也不是住個一天半天的。”
“爹娘,您這說到這兒,我也有些話想和爹娘還有哥嫂們商量一下。”李氏想著昨晚上小女兒的話,覺得應該和她爹娘講清楚。
“素琴啊,這是你家,你有啥就直說,我們都聽你的。”李大牛以為女兒這是沒辦法讓這么多人住,是不好開口。
李家眾人也是這個意思,都擔心的放下了碗筷。
“爹娘,咱家情況有些特別,這家里所有的事都聽欣兒的,這以后也是這樣,咱家一直都會是欣兒管家。”李氏把她的意思講了一下。
“對,爹娘,咱家是欣兒管家,我們都愿意聽她的。”鄭二郎也覺得這事要早點知會岳父家一聲,免得到時給欣兒添亂。
“你家咋聽個小女娃的,這管家的不應該是大人的事嗎?”李木聽了大人的們的話,轉頭問鄭和。
“咱家只聽小妹的。”鄭和也不想解釋什么,只是證實他家的確是小妹管家。
“無論是家里的吃食,家人添置的衣服、被褥。地里種啥莊稼,賣啥東西能賺錢,每天干啥活,包括和兒他們讀書,都是欣兒說的算。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我只希望哥嫂們,侄子們也能聽欣兒的,欣兒這孩子最重情意,而且非常聰明,把家管的很好,家里能有現在的樣子,都是欣兒忙里忙外張羅起來的。”李氏的這番話,早在李家眾人的意料之中。
“素琴啊,你放心,你家原來咋過還咋過,這家里既然是欣兒管家,我們當然同意。”李大牛先表了態。
“娘,也同意。姥娘以后就歸欣兒管。”馮氏笑著看了欣兒一眼。
“舅舅也聽欣兒的,讓干啥干啥。決不二話。”李氏三兄弟也表了態。
“咱欣兒就是個能干的,將來也是個能持家的好媳婦。舅媽也同意欣兒當家。”李家三媳婦也表了態。
欣兒看著同桌的幾位表哥。
李木幾個看大人都同意,讓一個女娃子管家,只得也表態同意。看大哥李木都同意了,李家其他幾兄弟也就同意了。
“欣兒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我一定會讓家里的每一個人都過好日子。”欣兒得到每一個人的承諾,自然高興。
“那從這一刻開始,我可安排家里的事了。”欣兒看眾人都點頭,就繼續說著,“爹,你帶著姥爺姥娘,去老房子走一趟,帶上十斤白面,二斤豬肉,兩身布料,告訴阿公,姥爺一家會在咱家多住些日子。”欣兒想著李氏娘家來人,不去老房子走一趟怕曹氏來鬧,姥娘下不來臺。
“這個好,欣兒果然想的周到。”李大牛對欣兒管家雖然是贊同的,但還是擔心小孩子想的不周到,聽這話才知道,這欣兒完全不是個小孩子,心思細著呢,這心里也踏實了。
“欣兒,除夕夜咱還去那邊吃團圓飯嗎?”鄭二郎心里也很矛盾,這要是自個兒的爹娘,也如岳父一家這樣,那該多好。
“爹,咱就不去了,咱家人口多,這吃的送去了,阿婆就會高興的。”欣兒可不想和曹氏一起吃飯,吃不到東西,還得挨罵。
鄭二郎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他也知道家里沒人愿意去老房子吃飯,其實他也不愿意,但看李家一家人團聚,他這心里還是有些不是知味。
欣兒注意到他爹的表情,知道鄭二郎這是心里酸,只得開聲勸著,“爹,阿婆阿公有大伯他們,一家人也是團團圓圓的,咱只要盡了自己的孝心,問心無愧就好。你身邊最親的人都陪著你,這比什么都好。”
鄭二郎想想也是這個理兒,真正親自己的,還是妻兒,也就不再難過了。
看著鄭二郎放開了,欣兒繼續安排,“哥哥們帶著舅舅和表哥們,帶上桶,去山里找水,能找多少是多少。注意安全。”
“以后做飯就由大姐二姐和舅媽們輪著做,過年節時,大家一起,平常二人一天。今天就由姐姐們開始。以后早飯就吃粟米粥、餅子,中午吃粗糧餅、燉素菜。晚上吃雜糧菜肉粥。這樣一家人的吃食即能保證身體需要,又能多撐些日子。”欣兒想了一下,不能吃的太好,但也要保證身體的營養。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道理,她可是懂的。
“舅媽們有空時,就繡些東西,打些絡子,舅舅們有空就編些竹簍,籃子啥的,只要能賣錢的,都可以編,將來好送到縣里去賣,賺些銀子存著。咱家的規矩是,自己做的東西,賣了錢都自己存著,不算做家用。只這地里的活,是要按人分配去干的,不知這樣安排,大家可同意。”欣兒想了一下,這家里也不缺這些人的銀錢,只要他們肯出力干活就成。
“表哥們每天要和大哥他們一樣,看一個時辰的書,寫一個時辰的字。你們可做昨到。”欣兒不想讓表哥們荒廢了學業。
“欣兒,我們只有兩本書,已經學的差不多了,紙啥的早就沒有了,這年頭能吃飽就行,這字就不練了。”李木知道李家這些人在人家家里借住已經添麻煩了,哪能還讓人家出錢給他們學字。
“書,哥哥們這兒有,你們可以借,紙家里也有,表哥這些都不用擔心,你們不是當我們是一家人嗎,只要是哥哥們有的,表哥們也一樣會有。這讀書不能停。說好了,一切都要聽我的。”欣兒的心里是把他們當一家人對待的。
劉氏她們聽著欣兒的安排,就知道這小姑娘是真的對她們好,這孩子們還能繼續讀書,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個個的都把這小姑娘當恩人看。
“行,就聽欣兒的,可欣兒,你還沒給姥爺安排活計呢?”李大牛覺得欣兒這樣安排已經很好了,對他家人也做到了公平,他這心里著實感激。
“姥爺、姥娘只要把身體養好,無痛無災的,就是幫家里干活了。”欣兒笑著對李大牛撒嬌。
這樣的欣兒才給人一種七歲娃的感覺,剛剛看欣兒安排事情,總感覺是個二十幾歲的大人。
在欣兒的撒嬌打混中,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完了飯。各忙各的去了。
欣兒襯大家不注意,拿了十斤白面,二斤豬肉,一包菜干,一百斤糠皮,和一些干草料,趕著車向何家村出發。
到了新院子,帶上柱子、鄭華、鄭成、鄭廈一起去鄉里,給新院子買了三輛騾車,裝了五十口水缸,又買了三百斤的糠皮給騾子做飼料。將東西運回新院子,找來木頭,讓張大叔他們,給騾子們搭了個棚子。這缸都放進了灶間、倉房、凈房、柴房,這是要在冬天下雪時,裝雪水的,明年就指著這些水種地。還讓他們挖了個肥料坑,將事情交待好,留了存水時需要的藥材,把存水的法子教給柱子,再將年夜餃子的材料交給了馮嬸,就往家趕去。
“五爺真是個心善的,這白面現在就是有錢也買不到了,還給我們包餃子。”馮氏對著柱子說。
“是啊,五爺總是把事情都安排的好好的。讓人心里踏實,咱跟著五爺以后就享福嘍。”
“你呀,給我好好干,別偷懶。”馮氏拍了柱子一巴掌。
“娘就放心吧。”
欣兒回到家后,家里人只是問了一聲,就說是去查看水源,也就沒人起疑。
晚上時,表哥們和哥哥們一起看書寫字,鄭二郎、李氏和李家大人們都坐在堂屋里做著繡活,編著東西聊天。
李家人原以為讓孩子們讀書,只是欣兒隨便說說,沒想到真的準備了紙筆,讓鄭和鄭林教著。
這日子過的讓李家人羨慕,又踏實。
“小妹,你這日子過的,真讓哥哥們羨慕。這欣兒就是個寶,難怪你們讓她管家。”
“是啊,小姑子,這欣兒可不是一般孩子,你們可要早為她打算著。”
“欣兒的事,都由她自己決定。我們聽她的。”欣兒的婚事,是李氏的痛,她也說了不算,這一切還得看天意。
“是啊,欣兒這孩子這么有主見,這一般人家還真配不上。”
這邊眾人聊著,李家人想到剛離開小李村時的那種彷徨,再看現在過的日子,都感覺到踏實、舒心。更加覺得欣兒管家的好,對這個小娃子也是真心的信服。
轉下就到了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