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家人的支持 信任
- 穿越北齊,農(nóng)女也幸福
- 葉赫蘭旗
- 3523字
- 2014-06-22 14:01:39
第十九章,家人的支持、信任
欣兒正躺在車架上,胡思亂想,鄭二郎詢問的聲音在身邊響起,“欣兒啊,有心事?”
“爹,我能和你一起去接哥哥嗎?”欣兒的心事,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的,那些都將成為不能說的秘密。只得找了其它的借口,搪塞過去。
“你啊,快坐好吧,爹帶你去,不過不能讓你娘發(fā)現(xiàn)。”鄭二郎總是應(yīng)承欣兒所有的要求。
在天堂里的父親,你看到了嗎?女兒很幸福。
“謝謝爹,爹最好了。”欣兒抱住她爹,在他臉上親了一口。鄭二郎笑的滿臉發(fā)光。
放輕腳步,牽著車悄悄走出院子,直接進(jìn)鄉(xiāng)了。
路上也沒什么事,就和鄭二郎聊了起來,“爹,我對姥娘家一點(diǎn)印象都沒有?”原主的記憶中,沒有姥家的任何信息,可從李氏的態(tài)度來看,這姥娘家對李氏非常好,為什么會一點(diǎn)印象都沒有呢?
“你姥娘家太遠(yuǎn)了,來一趟不容易,你姥爺身體又不好,只在你五歲的時候,你娘帶你們回去過一次。這都兩年多了,也沒機(jī)會再回去,這都是爹對不起你娘。”這個問題,讓鄭二郎覺得對李氏的愧疚更深。
“爹,咱現(xiàn)在有騾車了,等哥哥們放年假時,咱去看姥娘,好不好?”
“好。要是讓你娘知道你記著姥娘,她一定很高興。”鄭二郎也想讓李氏開心。
半個時辰后,就到了鄉(xiāng)里。學(xué)堂門口停著很多馬車,鄭二郎把騾車停的稍遠(yuǎn)了些。欣兒探著身子,朝學(xué)堂門口望著。
看到鄭和、鄭林背著書包走了出來。
“哥。”欣兒再也坐不住了,直接蹦了下去,向哥哥們跑去。
“快別跑,小心磕了。”大哥鄭和也沒想到小妹會來接他,看欣兒跑的急,忙囑咐著,朝這個方向走了過來,鄭林更是跑著就過來了。
“哥,咱們回家。”欣兒左手拉著大哥,右手拉著二哥,跳著向鄭二郎走去。
“嗯,回家。”也許是欣兒的行為過于大膽,吸引了不少學(xué)子的目光。這樣的觀注,對欣兒一個現(xiàn)代人來說,倒沒引起什么不適。鄭和也只是臉色微紅,拉著小妹的手,坐著騾車離開了。
“哥,學(xué)堂好玩嗎?夫子都教了什么啊?有沒有人欺負(fù)你們?中午吃的好不?”欣兒噼里啪啦問了一堆問題。
鄭和笑著,摸了摸欣兒的頭,“學(xué)堂很好,同窗們也都很客氣,秦夫子教的很仔細(xì),中午還有肉吃。”鄭和的回答的很仔細(xì)。
鄭和的話音剛落,鄭林小聲的“呲”了一下,突然沉著臉安靜了下來。欣兒可以猜測到,哥哥們可能是受到了排斥或受了委屈。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這學(xué)堂里的學(xué)子,多為有錢人家子弟,所謂物以類具,人以群分,這樣的委屈只能哥哥們自己去面對。
未來的路還很長,欣兒也不知老天給了她多少時間,還能在這里待多久,只有讓他們學(xué)會自強(qiáng),自力,才能在這亂世中求得生存。
今天來的路上,欣兒問過鄭二郎,現(xiàn)在朝廷可有征過力役、兵役。鄭二郎說力役征過,但兵役還沒有。欣兒算了算時間,知道離北齊開始征力役修古長城,建響堂山石窟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如果在這些事發(fā)生之前,哥哥們還不能成為秀才的話,就要去服役。那可是九死一生的事。
要讓哥哥們盡快學(xué)會保護(hù)自己,保護(hù)爹娘姐姐,所以先吃點(diǎn)苦,受點(diǎn)挫折,反而會成長的更快。
鄭和看到鄭林的沉默,感覺氣氛不好,怕爹和小妹擔(dān)心,就拿二弟開玩笑,“小妹,你二哥,今天可是被夫子夸贊‘思捷聰慧’,連大哥都羨慕的緊呢。”
“真的,二哥可真了不起。”欣兒知道這是大哥不想讓她擔(dān)心,故意如此說,故也順著鄭和的意思,夸著鄭林,緩和一下沉悶的氣氛。
鄭二郎沒有注意到剛剛的異樣,看著兒女說笑的樣子,聽到二兒子還得了夫子的夸贊,笑的更是開心。
善良的人才能常感覺幸福,就像這家人一樣,欣兒很慶幸是他們中的一員。
終于趕在天黑前回到了家。
“就知道你把欣兒帶走了,也不和我說一聲,白讓我擔(dān)心。”李氏看鄭二郎帶著兒女們安全回來,嘴上說著抱怨的話,可這語氣怎么聽都帶著關(guān)心。
“呵呵,”鄭二郎傻笑了兩聲,“下次一定告訴你。”李氏也不理他轉(zhuǎn)身走了。
欣兒讓鄭和幫著從地窖里拿出十斤白米,十斤白面來。請李氏和鄭玉晚上做白米飯吃,欣兒饞白米飯,可是很久了,要不是礙著曹氏,早拿出來吃了。
晚上一家人,吃著白米飯,聊著天,感覺真的很幸福。李氏趁著大家沒注意的時候,偷偷的擦了下眼淚。
發(fā)現(xiàn)李氏的眼睛紅了,欣兒拉著李氏的手勸著,“娘,咱不是說好了,以后不哭了”。
“嗯,吃著這白米飯,就想到你姥娘了,那時家里窮,這孩子生下來都沒奶喝,你姥娘為了能把孩子們養(yǎng)大,吃上口好東西,到處張羅白米,熬白米湯喂我們,自己卻連口糠都舍不得吃。這么些年,也不知他們的日子過的好不好。”說著嘆了一口氣,忙用袖子拭著眼角。
“和兒娘,都怪我不好,沒幫上岳家啥,還盡讓他們掛著。這兩年,也沒機(jī)會陪你回去看看。嗨!”鄭二郎看李氏難受,這心里也變得不是知味。
“說啥呢,我娘家太遠(yuǎn),回一趟不容易。這兩年家里的事又多,不回去娘也不會怪的。”李氏嗔怪了鄭二郎一眼,也不再糾結(jié)了。
“娘,下個月就是姥爺?shù)膲鄢搅耍愫偷鶐蠅鄱Y回去一趟吧?”鄭和的這句話,正和欣兒的意。
“對,爹你陪著娘去給姥爺過壽,這壽禮我來準(zhǔn)備,現(xiàn)在家里有騾車了,爹說一個白天就能趕到。”看著李氏難受,就想讓她回去看看,這樣也能放心。
李氏一聽,馬上笑了,可轉(zhuǎn)瞬臉色又沉了下去,“不行,這家里也要用車,和兒、林兒還要上學(xué)堂。”
“娘,我和二弟沒事,走幾步就到了,以前去鄉(xiāng)里不都是用走的嗎?你們盡管放心去吧,家里交給我們。”
“對啊,娘,我和大哥身體好著呢,你別擔(dān)心。”二個兒子都表態(tài)支持李氏回去看看。
“要不這樣,娘和爹就趕著騾車去,那幾天就讓哥哥們雇車上下學(xué),這樣就行了。”花錢能解決的事,就不叫事。
欣兒也舍不得哥哥們受苦。最好的辦法就是有兩輛車,可是如果家里再多一輛車,難保鄭老三不來要。嗨,明明有錢,卻不敢花,苦命啊!
“和兒娘,我也覺得行,去看看吧,家里有和兒,有玉兒兩個大的,出不了事。”
“對啊,娘,你放心去吧。家里還有不少布,再給姥爺、姥娘們做上一身新衣服帶去。”大姐也很支持,還提了個建議。
“嗯,我也想去。”鄭琴畢竟還是個孩子,能出門,當(dāng)然想跟著去了。
“那二姐也去。不過那布不適合給老人家做衣裳,明天爹送哥哥時,我也要去,順便再買些布,回來給姥爺、姥娘做漂亮的衣服。”欣兒還要斟酌一下,送什么壽禮好。
“好,就這么定了。”李氏被兒女們說動了心思。“可是琴兒就先別去了,幫著照顧家里,你大姐一個人煮飯?zhí)哿恕5冗^了年咱一家人再一起去。”
雖然二姐不能去,小小的失落了一下,但也很快就放下了。
這件事定下后,欣兒還有事和家人商量。
“爹,這春耕結(jié)束了,家里現(xiàn)在也得閑了,我有些事想要大家?guī)兔Α!毙纼阂獙⑽磥硪患胰说纳?jì)安排一下。
“欣兒你說吧,想讓爹干啥。”
“明天去鄉(xiāng)里,除了買布,我還要買三十只雞仔,三只豬仔,一百斤糠。”
“欣兒啊,咱家沒菜沒糠,拿啥養(yǎng)雞養(yǎng)豬啊?光靠買的可不行啊。”娘也不是不想養(yǎng),看到后院里建好的棚舍,早就動心了,可沒有菜糧,這些就養(yǎng)不了。
“娘,請相信我,我不會做沒把握的事。只要每個人按我的要求幫個忙,這些事都能解決,行嗎?”欣兒也不確定大家會不會支持她。
“爹相信你。欣兒想做啥,放心去做。”哥哥姐姐們都點(diǎn)頭支持。
“謝謝。”很感謝家人無條件的支持、信任。
“請大哥、二哥明天早飯前幫著爹在后院挖會兒坑,吃了早飯后再去學(xué)堂。爹從鄉(xiāng)里回來時,先去地里看看,如果沒什么要忙的,就回家里繼續(xù)挖坑。大姐二姐早飯前去背幾簍爛草、爛樹葉。早飯后再去割豬草,午飯后在家繡花,打絡(luò)子。”欣兒想了想,明天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
“那我做什么?”李氏看著小女兒問。
“娘在家準(zhǔn)備飯食,幫全家人調(diào)養(yǎng)身體,以后我們家要頓頓有肉吃,三天要喝一次大骨湯,早上吃白面饅頭,中午吃粗糧,晚上吃白米飯。不做飯時,娘還可以做衣服,做被子。”欣兒露出一副饞樣,和李氏撒嬌。
“我這樣安排不知大家是否同意。”用疑問的眼神看了每個人一眼。
“行,就聽欣兒的。”鄭二郎一錘定音。沒有人質(zhì)疑欣兒為什么不干活,大家都相信,她這么做是為了全家人好。
“好,以后娘就按你說的做,咱天天吃好吃的。”
事情定下后,大家都去凈房洗漱,家里當(dāng)時建了兩間凈房,分了男女的。也許是都想著明天早點(diǎn)起來干活,睡的特別快。
第二天,天沒亮欣兒就醒了,本以為是家里起的最早的,翻身一看,姐姐們已經(jīng)不在炕上了。
忙穿了衣服,去了后院。除了娘,全家人都拿著東西,在挖坑呢。
“等等,先別挖了。”欣兒這兒還沒說怎么挖呢,鄭二郎就帶著大家開始干了。
欣兒指著一塊插在地上的木條對爹說,“這里每個地方都用木頭做好了記號的,是我用來規(guī)劃田地用的。這塊要挖一個三尺見方的坑;這里和那里,各挖個一畝一尺深的坑,挖出來的石頭和泥士要分別放置。那邊三塊,需要開茺。”這下大家都了解了,又開始忙了。
大姐、二姐見天還沒亮,也不能出門,就都跟著一起挖坑。這邊沒欣兒什么事了,她跑去把最開始買的種子找了出來,找?guī)讉€大的舊碗,開始浸種子。
早飯后,鄭二郎趕著車,帶著兒女們?nèi)ムl(xiāng)里,鄭玉、鄭琴也出門去割豬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