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英雄老,把酒話射雕
- 隋唐美人傳
- 晴空浮云
- 2004字
- 2014-03-17 09:38:55
“我家夫人姓沈,乃是吳興沈氏。”高媛笑道,并未將沈婺華的事情透出半分。
長孫晟也不多問,舉起酒杯道:“好吧,高媛。今天真謝謝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該上哪去。”
“遇不上我,你就回家啊?”高媛有他的話有些疑惑。
“賤內過世半年,我因為馬上出使突厥,便將幾個兒女都暫時寄養在他們舅父家里。所以縱使回家,也是孤家寡人一個。”長孫晟苦笑著,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你要去突厥,去突厥做什么?”高媛看著他,好奇地問道。
“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長孫晟笑。
突厥沙缽略可汗去和莫何可汗相繼去世,都藍可汗繼承汗位之后,將東/突厥的版圖一直擴張到天山山脈,甚至將一個從于田得到的玉手杖送給皇上。而當今皇上眼看東/突厥日益強大,西突厥無法抗衡,大隋更無法分而治之,恰逢當時平陳戰事結束,皇上為了試探,便將一架從陳宮得來的屏風送給了北周時和親突厥,后來又被當今皇上認為義女的大義公主。
皇上此舉,無非是借平陳之業警示突厥。不料大義公主收到屏風,卻沒有像皇帝期待的那樣上,上表祝賀,反而在屏風上提詩一首,深表亡國之痛。這讓皇帝很是惱火,不禁想起開皇二年,她煸動沙缽略可汗進犯隋朝之事,從此對大義公主心生警惕。
今年年初的時候,大義公主果然因為流民楊欽密告彭國公劉昶與宇文氏女共謀反隋的事情,再次攛掇都蘭可汗不向隋朝進貢,皇上因此派他出使突厥。這一次的突厥讓他感覺到大義公主為北周復仇的心愈來愈熾,都藍可汗的野心更是日益彭脹。
前幾日,他已將在突厥的事情全部奏明皇上,皇上派他再次出使突厥。這一次,他的任務,便是向都藍可汗,索要楊欽。
不過,這些軍國大事,長孫晟認為不該對高媛這樣一個小姑娘說,況且,便是說了她也不懂,也不會有興趣。
“聽說你經常去突厥?”高媛邊吃邊問長孫晟,嘴里塞著食物,言清不清。
“嗯,去過許多次。”長孫晟不筷子,只是看著她。
“聽說你曾經在突厥可汗面前,一箭雙雕?”高媛眼中浮起深深的崇拜。
“你聽誰說的?”長孫晟淡笑。
“我爹。”高媛放下筷子,有些興奮,“你是不是真能一箭雙雕,要不耍給我看看?”
“這個……”長孫晟有些無奈地笑了,“那是年輕時的事了,現在老了,恐怕不行,再說,這大興城里,也沒有雕可射。”
“可你看起來一點也不老啊?”高媛說著,居然還認真仔細地將長孫晟打量一番,然后帶著一臉的疑惑問道:“你多大啊?”
“四十三歲。”長孫晟如實說道。
“那是挺老的,快趕上我爹了。”高媛有些遺憾地嘆道:“果然英雄老矣,我估計射雕是不行了,要不你射個麻雀讓我瞧瞧?”
長孫晟徹底無語,只能無奈地搖頭苦笑。他本是一介武將,可在這小姑娘面前,竟有幾分秀才遇到兵的感覺。
一看窗外天色,已是萬家燈火時。正想著要離開,就見一個綠裙少女焦急萬分地跑進酒樓,目光急速的搜尋一番,立即鎖定在高媛身上,飛快地跑過來,急聲道:“高媛姐姐,你家里來人了。”
“我家來人,誰來了?”高媛秀眉微蹙,疑惑地問道。
“是你的哥哥,好像有要緊事,夫人讓你趕快回去。”綠裙少女氣喘吁吁地說道。
“正好,天色不早了,我也要回去,明日還要啟程,出使突厥。告辭了,姑娘。”長孫晟起身說道。
“那,我們也走吧。”高媛說著,拉著那少女的手,隨長孫晟一起急匆匆地出了酒樓。
回到府上,就見她的哥哥高士廉和沈婺華已經坐在正廳等她。已經十八歲的高士廉,生得斯文儒雅,挺拔俊秀,行止有禮,風度翩翩。這讓沈婺華好不遺憾,若是當初真將陳妍嫁給他,倒真是一樁珠連璧合的好姻緣。
“哥!”高媛激動的叫著高士廉,飛快地跑到他身邊,歡呼雀躍,“你怎么來了,是不是想我了?”
“媛媛,我是來接回家的。”高士廉神色暗沉,悲痛難掩。高媛看著他的臉色,心中有些驚悸,忙問道:“怎么了,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高士廉點頭,“是咱爹,他……”
“咱爹他怎么了?”高媛急了,又見哥哥欲言又止,眼中竟浮起淚水,頓時慌了神,“你快說,咱爹他怎么了?”
“他……他舊疾突發……過世了。”高士廉說完,掩面痛哭。
高媛只覺得腦子里一片空白,怎么會這樣,她爹還不到五十歲,他不是一向都很健康的嗎?怎么突然就……
“不可能。”高媛搖頭,“哥,你跟我開玩笑的對不對,你想騙我回去的對不對?”
“媛媛,我沒有騙你,爹他真的已經去了。”高士廉不住的悲泣。
“爹……”高媛放聲大哭,撲倒在高士廉懷里。
沈婺華眼中不由自主地閃起淚花,卻什么也沒說,只是吩咐那去尋找高媛回來的侍女去替高媛收拾行李,因為她知道,高媛也將要離開她了。
心中有些不舍,但終究也是說不出口的。畢竟是人家的女兒,早晚要回去,何況是家父病逝。
盡管已過了亥時,高士廉和高媛兄妹倆,為了趕回去送父親出殯,還是選擇了連夜啟程。高媛臨走的時候,哭得淚人一般,抱著沈婺華哭著說,辦完父親的喪事,一定會回來陪她。最后還是在沈婺華的勸說下,才跟著高士廉走的。
高媛走后,沈婺華的生活重新歸于平靜。而陳胤似乎也越來越忙,經常不在府中,有時甚至還會在外過夜。沈婺華問過幾次,陳胤只說和陳深一處。深知“兒大不由娘“這個道理,沈婺華也就沒有細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