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
- 此生一回首,悲歡離合
- 吉尚右
- 2058字
- 2012-06-12 08:51:53
短暫的安靜和無助之后,聽到有開門的聲音,牲口跟吊吊倆人手里拿著席子和被子過來的。對我們一陣訴苦說:他們宿舍太熱了,實在是讓人睡不下去,還說早知道也多交點錢住空調間了,這多舒服啊。然后就找了個空床把東西放上去,吊吊見小威逼在陽臺打電話,就過去千百般的虐待,弄的小威逼在陽臺上鬼哭狼嚎的,那聲音估計幾里地之外都能聽到。
本來就睡不著,再被他們這么一折騰更是毫無睡意。不過此刻卻讓我有一種暫時釋然的感覺,即使也是毫無睡意,但至少不用再承受思念之苦,不是很好嗎?
難怪別人總說自己受不得安靜。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安靜的環境,能讓人陷入沉思吧。沉思是因為思念,思念是因為在乎,而在乎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未曾擁有。這樣的安靜不也讓我腦袋里面出現了剛剛思念和不安嗎?
那個從未在我生命里走過的人,總能在這樣安靜的環境里,讓我如此的思念與渴望。
這個我的手機響了,是小雨打來的:“小樂樂啊,有沒有想我呀?軍訓有沒有把你變成黑樂樂呀。”小雨在電話里甚是撒嬌的說著,言語里盡是歡悅之意。可是此刻的我,又怎么是會想到她呢?
可是又怎么能夠說自己不想呢?畢竟被傷害的人是如此的熱情,與相信自己。假如我實話實說,我想她一定會很傷心吧,而我又怎么能夠傷害這樣單純的女孩?
我只能裝著在討好的樣子說:當然會想我家的小豬豬啦,是的呢,變成黑樂樂了你還要不要呀?自然她聽到我這么說,很是開心。女人從來都逃不過別人的甜言蜜語,更何況是她還算放在心里的人呢?或許這就是曖昧吧,歌里說曖昧會讓人受盡委屈,我想那受盡的委屈應該是最后得知的真相。因為只是曖昧,所以彼此從來都未曾有過內心最漣漪的蕩漾,即使彼此有過那一夜肉體的快樂,也只是因為我的寂寞。就正如我常說的:可以因為寂寞而做.愛,不會因為寂寞而戀愛。
打情罵俏對于我來說也算有幾分道行。聊著聊著她問我國慶準備干什么,我先是愣了下,我知道她或許很期待能和我在一起過這個國慶。去看電影,去旅游,去游樂場都應該是她所期待的。我知道小雨并不是一個善于表達的女孩,即使她心里很想,但是卻不會直接的告訴你,她的所想。我在想如果是別人,我肯定會開玩笑的說:我特想和你在一起,只是我已經買了回家的車票。但是對小雨這樣的女孩子,我實在不愿意那樣的油嘴滑舌。我只好老實的說回家,在說回家的時候,我腦子里又隱隱的出現了一個人。她的語氣里微微的有些失望,我想不只是因為她掉了她的期待。或許更因為她聽出了我回答時的另一份期待,是那種她對我的期待。只是她知道,我的那份期待不是贈與她,而是贈與了一個她不認識的人。
掛完電話之后,我的心感到一股莫名的空洞,甚至連我自己都開始厭惡自己,我這樣做究竟在傷害誰?游戲人生嗎?可是那到底是我游戲了游戲,還是游戲游戲了我?自然我不懂,也無從找尋答案,也許這就是青春給我們所帶來的躁動,正如陳奕迅所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第二天等醒來的時候,已經九點多了。牲口早早的去送小晗了,我們起床洗洗弄弄都差不多十點多了。再加上坐車還要一個小時,到車站的離車次的時間就差十幾分鐘。他們的車票發車時間我要晚二十幾分鐘,難怪剛剛都一份悠然自得的樣子。
跟吊吊他們打了個招呼,然后就去檢票上車了。一個人在車子上,用身子椅著玻璃,戴上耳機,靜靜的聽著音樂。這是我很多年來都一直保持的習慣,每當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會帶上耳機聽音樂。在一個人的世界里,靜靜的聽著別人的故事,任憑外面的世界人來人往,再多嘈雜,也不會斷開我孤自思念的步伐。只是后來才發現歌里的幸福都是別人的,只有歌里的孤獨才是自己的。
“我以為我會哭,但是我沒有。我只是怔怔望著你的腳步,給你我最后的祝福。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讓我把自己看清楚,雖然那共愛的痛苦將日日夜夜將靈魂最深處。我以為我會報復,但是我沒有。當我看到我深愛過的男人,竟然像孩子一樣無助。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讓你把自己看清楚,被愛是奢侈的幸福。可惜你從來不在乎。啊,一段感情就此結束。啊,一顆心眼看要荒蕪,我們的愛若是錯誤。愿你我沒有白白受苦,若曾真心真意付出就應該滿足。啊,多么痛的領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只是我回首來時路的每一步,都走的好孤獨。啊,多么痛的領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只愿你掙脫情的枷鎖愛的束縛,任意追逐,別再為愛受苦。”是李宗盛的《領悟》,假如若有緣能執子之手,我定還以與之偕老成為結果。那么緣分又在哪里呢?或許愛情真的需要領悟,就像云:云起云落,云聚云散,隨風東西。假如不能領悟緣的不可求,怎么能知道得與舍。
一直單曲循環著這首歌,我想:若能輕易領悟,也不至于讓那么多的人因之迷惘。客車在公路上急速的行駛著,一路上多是荒蕪的鄉村,還有那稻田里豐收后的一片狼藉。偶爾經過幾處繁華的城市,也只是未曾有過的記憶。我想:人的一生不也是在這樣高速的行駛中度過的嗎?那些所有的繁華與狼藉,最多也不過像過往云煙般的轉瞬即逝。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夠有緣再次經過那里,只是那時的我們,也頂多偶爾會停下腳步看一看,那段或痛或悲或喜或傷的記憶。因為畢竟真正停車的那個車站,才是我們最終夢想所要到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