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沒見兒子了,陳霸先已長成了一個七尺五寸的壯小伙子。文贊喜不自勝。道:
“霸先啊,你也該成親了。為父這就去說。”
“但憑父親作主”
同郡錢仲方也是大戶人家,門當戶對。他的女兒錢氏聰明伶俐,又比霸先小一歲,郎才女貌,十分般配,文贊遣媒人一說,對方馬上一口答應。于是互換年庚,擇定吉日良辰,一抬花轎,吹吹打打,就把新娘子迎娶過來。
洞房花燭夜,恩愛溫柔鄉。霸先初嘗人事,喜不自勝,與娘子耳鬢廝磨,如膠似漆。
然而他并沒有忘記自己的抱負。仍然冬練三伏、夏練三九。練武習文不輟。
長城縣位于太湖之濱,鄉民們都有一身打魚的好本事。霸先也不例外。一日,天氣悶熱,雷雨欲來,正是打魚的好時候。一葉小舟,載著霸先和他的發妻錢氏,向太湖駛去。
太湖浩瀚,一望無際。漁船只只,漁歌陣陣。
霸先一邊搖船一邊笑道:“娘子,給為夫唱個歌好不好?”
錢氏聞言,展開歌喉:“青蒲銜紫茸,長葉復從風。與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唱得好。”
“朝發桂蘭渚,晝息桑榆下。與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陳霸先亦唱道:“……長掩以泣淚兮,哀民生之多艱!……”忽見魚群,便停止唱歌,撒網捕魚。
一網下去,撈起來一大堆歡蹦亂跳的大魚小魚。居然還有一個大烏龜。幾網下來,便魚滿倉了。
太湖岸邊有一棵松楊木,盤根錯節,蔥蔥郁郁。霸先打好了魚,常常泊舟樹下,曝籮于樹上,妻錢氏生火做飯,霸先則淘米洗魚。有時打到了大烏龜,便用來嚇唬錢氏。真個是夫唱婦隨,十分恩愛。然而好景不長,未及二年,錢氏竟然一病不起,也沒有留下一男半女,就拋下霸先,英年早逝了。
此時已是梁朝普通元年,陳霸先剛好滿十七歲了。這年秋七月已卯,暴風雨大作,多日不絕,長江、淮河、海河暴漲,淹沒莊稼、毀壞房舍、淹死人畜無數,陳霸先的家鄉也是汪洋一片。
這年八月,梁朝柱石韋睿又去世。梁武帝親自去祭奠吊唁,哭得十分悲傷。梁室諸將,首推韋睿。真個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守無不固。魏人一聞睿至,輒掩旗敗走,不敢交戰。今不幸辭世,梁室為禍不遠了!
霸先聞訊,慷慨流涕。又想起發妻錢氏,更復傷感,父母兄弟聞聲,勸了一陣,霸先心里才稍覺平靜,他于是拿起釣竿,打算去釣魚,想了一下,又擲掉釣竿,漫無目的地向前走去。走著走著,不覺來到河邊。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忽聽有人唱歌,霸先聞聲一看,但見一個裊裊娜娜的少女,提了籃衣服到河邊婦女們常去洗衣的地方坐著,正在洗衣裳。
霸先稍看片刻,又漫無目的地向前亂走。
驀地,曠野響起一聲聲少女的尖叫:“救命啊——救命啊……”其音凄厲、焦急,顯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霸先循聲飛奔而去。
一個獐頭鼠目歹徒,正把剛才唱歌的少女按倒在地上,就欲強奸。
少女拚命大叫、拚命掙扎。
“大膽狂徒,光天化日,膽敢行兇?!納命來——”
“你是何人,敢壞你爺爺的好事?!”歹徒吃了一驚,爬起就跑。
霸先三兩步趕上歹徒,一拳就將他打倒在地。接著又踢上幾腳,那歹徒頓時動彈不得。
“這次饒你不死,下次碰上,小心狗命!”
“是,小人再也不敢了。”說罷,抱頭鼠竄而去。
“謝謝壯士救命之恩,恩人貴姓?”
“免貴姓陳,舉手之勞,不必言謝。”
“奴家姓章,名要兒。家住長城鈕家灣,還望恩人送奴家回去,我好害怕。”
“這個可以。以后你自己可要小心些!”霸先將章要兒送到家門口,也不見見章家父母,就往家趕。
月余后,陳文贊笑瞇瞇地踱到兒子房里,道:“霸先,你是否救過章要兒?”
霸先點點頭。
“他父親對我說想把章要兒許配你,你可愿意?”
“只怕高攀不上。”
“有雙方父母作主,所怕何來?!”霸先低頭不語。不久,即與章要兒成婚。
就在這年秋未冬初,陳霸先又經人推薦,出仕為家鄉下若里里司。專管催糧派款、兼管打架斗毆的小事。他十分稱職,按時完成任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管得井井有條,更兼生性豪爽,很得人緣。就在出任里司期間,霸先一邊工作,一邊誦讀兵書史籍和練武,他又寫得一手龍飛鳳舞的草書。故深受好評。武康沈家是吳興(郡治在今ZJ省HZ市)望族大姓,在建康為官的歷來較多。長城與武康同屬吳興郡,霸先因公結識了沈恪、沈巡等人。沈巡素聞霸先之名,便道:“聽說你文武全才,能否讓我們見識一二?”
霸先也不客氣,解開腳上的沙袋,平地躍起丈余,打起“太和六路拳”來。拳如雨點,拳出如風,眾人齊聲叫好。接著,他又撥出佩劍,舞起漫天劍影。看得眾人眼花繚亂,驀地,只見他一劍揮去,碗口粗的一棵樹應劍而斷,倒在地下。
一群大雁向南飛去。霸先彎弓射去,一只大雁應弦墜地。
眾人大為佩服,齊聲喝彩。
沈巡大喜:“賢侄好武藝也,但不知能否賦詩一首?”
“請出題。”
“就以長城風光為題吧。”
“浩浩太湖水,綿綿斫射山。桂子香天外,荷花紅日邊。江南魚米鄉,蘇浙紫茶川。后土家鄉好,皇天億萬年。”霸先稍加思索,脫口而出。
“還不錯,還不錯。賢侄大才,為鄉里司,委屈你了。我外甥孫恪在都城為官,我當向他推薦,你就靜侯佳音吧!”
“大恩不言謝,霸先領情了。”
正說著,來了一個翩翩美少年,沈巡一見,忙叫:“君理,見過霸先哥。”
倆人一見如故。沈君理便哥哥長哥哥短起來。
沈巡道:“這是犬子沈君理,日后還望多多關照。”
“遵命!”
長城縣西北三十里,有一座山嶺,其頂平夷,頂下有一個波光斂滟的水池,池前石壁屹然如屏,高五十余丈,下有驚湍,前有彈子塢。風光秀麗,人跡罕至,是一個練武的好去處。每日天剛麻麻亮時,霸先就腳綁沙袋飛奔至此,或者練劍,或者練槍,或者擲彈,或者習箭,不論刮風下雨,他都會準時來到此處。劍練純了,他就在池前的石頭上磨磨劍;夏天練出汗了,他就在池中洗洗澡,數年如一日,從不間斷。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一日,霸先工作之余正在誦讀《孫子兵法》,忽一人走了進來,道:
“霸先賢侄,又在讀兵書?”
霸先抬頭一看,忙道:“沈伯父啊!不知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望多恕罪!”
“甭客氣,賢侄文武全才,才華橫溢,鄉里小史實在是委屈你了。”
“哪里,哪里。”
“我在宮城建康(宮城)的孫恪回來了,他那里缺一庫史,賢侄可愿屈才?”
“多謝伯父成全。”
“快回家打點行裝赴任吧。”
“是。”
回到家,妻子章要兒正在給兒子喂奶。霸先一把抱過兒子陳克,親了又親:“要兒啊,沈伯父給我在都城找了個油庫史,我想都城貴人眾多,稍加努力,說不定可以光宗耀祖呢。你說我是去還是不去?”
“你去吧,家里有我呢。”
霸先又與父親商量,父親也沒有意見,只說家里有他照料,盡管放心。
惜別依依,千言萬語,化作一句:“保重!”
“保重!——”
后人有詩說:
博聞強記文章妙,聞雞起舞武功強。
時來運轉貴人至,別子辭妻赴建康。
正是:
建康風雨起蒼黃,一代英雄別故鄉。欲知后來故事,且
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