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嘆為觀止陳平計,為相三朝興漢室

  • 義門演義
  • 陳純綱
  • 5632字
  • 2010-04-21 22:19:06

卻說周勃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向陳平問計,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周勃一聽,不由想到了陳平向劉邦獻“窮寇宜追、垓下滅楚”及近年之前陳平獻美女圖解白登之圍的事——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五月,劉邦率數十騎殘兵從滎陽逃人漢中后,重整旗鼓,從南陽再次東進。楚、漢兩軍在滎陽、成皋、廣武一帶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楚軍君臣猜疑,兵疲糧少。加上韓信、彭越分別在齊、梁等地不斷騷擾,使楚軍供應困難,形勢對項羽越來越不利。而漢軍方面,蕭何不斷從漢中運送兵員和糧草,支援前線,劉邦兵足糧足,在滎陽以西穩住了陣腳。八月,劉邦為換取被楚軍虜去的父親和妻子呂雉,請求項王罷戰言和。項羽正當腹背受敵、內外交困之際,自然樂于議和。于是,楚漢以鴻溝(從滎陽以北,向東折至今開封附近,折向南流,至今淮陽東南人穎水)為界,西屬漢,東屬楚,中分天下。同年九月,項羽拔營東歸,向都城彭城而去。劉邦也打算西還漢中。陳平、張良以其謀略家的敏銳洞察力,再次不謀而合,一致看到項羽已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便一起向劉邦諫道:“縱觀天下大勢,我們已得了大半河山。四方諸侯又多歸附,而項羽兵疲糧盡,眾叛親離,正應窮追猛打,趁勢殲滅。主公切勿養虎為患,讓其從容東去啊。”劉邦聽罷,頻頻點頭,深以為然。于是馬上調整布置,準備向東進攻。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依計親率韓信、彭越、周勃等諸路大軍,在垓下合圍項羽,采取韓信的“十面埋伏”之計,一舉圍殲了楚軍,項羽被迫退至烏江自刎。陳平所獻之計能夠因敵制變,“宜將剩勇追窮寇”,以劉邦的徹底勝利而結束了將近4年的楚漢戰爭,也彌補了“窮寇勿追”之韜略的不足。

卻說漢朝新建,忙于安撫國內,無暇顧及塞外。這時,長城北面的匈奴就乘機南下。公元前200年冬,警報雪片似地飛入關中,劉邦統率32萬騎兵、步兵親征。周勃也隨劉邦出征。劉邦向北行進到平城(今山西DT市東北)時,被匈奴冒頓單于率四十萬精銳騎兵包圍于白登山(今DT市東面),并且派大兵,分扎在各個重要路口,截住漢兵的后援。漢高祖、周勃登上山頭向四面眺望,只見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騎兵屯駐把守。

當時正值天氣嚴寒,連日雨雪不斷。高祖劉邦和將士們都凍得手腳發僵。在被圍了3天后,糧食也快吃完了,漢軍饑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圍到第7天,陳平忽然又生妙計。他看到冒頓單于對新得的閼氏(單于的王后)十分寵愛,朝夕不離。這次在山下扎營,經常和閼氏一起騎馬出出進進,淺笑低語,情深意篤。于是想到冒頓雖能出奇制勝,可也不免被婦人美女所惑,于是就想從閼氏身上打主意。他派遣使臣,乘霧下山。這位閼氏聽說有漢軍的使者,就悄悄地走到帳篷外面,屏退了左右,召見漢使。漢使向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并且說是漢皇帝送給閼氏的,另取出一幅圖畫,說是漢帝請閼氏轉給冒頓單于的。

閼氏畢竟是女流之輩,一見到黃金和珠寶,就目眩心迷,愛不釋手,便收下了。再打開圖畫,只見畫上繪著一個絕色的美女,不禁起了妒意,便問:“這幅美人圖是干什么用的?”

漢使裝出一副虔誠的樣子,回答說:“漢帝被單于包圍,非常愿意罷兵言和。所以把金銀珠寶送給您,再請您代他向單于求情,可又怕單于不答應,就準備把國中的第一美人獻給單于。因為美人現在不在軍中,所以先把她的畫像呈上。”

閼氏微怒地說。“這個用不著,趕快拿回去吧!”

漢使說:“漢帝也覺得把美人獻給單于,怕會奪了單于對您的寵愛。可是事出無奈;只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們的圍,那我們當然不會把美人獻給單于了,情愿給您多送點兒金銀珠寶。”閼氏說:“請你回去告訴漢帝,盡管放心好了。”

說完,將圖畫交還給使者后,使者就回去了。

閼氏細想,如果漢帝不能突圍,就會把美女獻給單于,那時我就要受冷落了。于是,她回到后營,就對單于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只怕明天就會趕到了。”單于問:“有這樣的事?”

閼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么肯就此罷休?自然會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就算滅了漢帝,漢朝也會另立新帝。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

說到這里,閼氏淚如雨下,嗚咽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單于一時也不知怎么辦才好了,于是問:“那怎么辦呢?”

閼氏說:“漢帝被圍了7天,軍中沒有什么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將他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后有什么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單于將信將疑,可是又怕惹閼氏不高興,便在第二天,傳令把圍兵撤走了。陳平用這一妙計,使匈奴退兵,劉邦逃出重圍,一場大難消于無形之中。

白登之圍解后,周勃對陳平佩服得五體投地,今天陳平如是說,料想絕不會錯,便答應了。

兩人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筑起一座高臺,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節(一種信符)去叫樊噲。樊噲得知只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只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

不料,臺后忽然轉出武將周勃,樊噲猝不及防,被周勃拿下,釘入囚車。樊噲大叫冤屈,陳平無暇答理。周勃便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當走到半路,便從首都傳來消息道“漢高祖劉邦駕崩了!”陳平一愣,此事雖在意料之中,卻也讓人難以接受。陳平心想:太子仁弱,無力主持朝政,呂后勢大,現在朝中必然由呂后主持政事,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虧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后交待。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后面前說他的壞話,一定要先趕到長安,把自己的事解釋清楚。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正急行軍間,忽遇使者道:“漢曲逆侯陳平接詔!”陳平急忙跪倒在地,但聽使者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滎陽軍情,十萬火急,曲逆侯、丞相陳平,渾身是計,可暫駐守,為國分憂,欽此!”

陳平接詔之后,沒有去滎陽任職,而是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這明明是說給活人聽的,是在向呂后表功。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松了一口氣。看著陳平淚流滿面的樣子,就寬慰陳平,說道:“您辛苦了,出去好好休息吧。”陳平又趁機請求留在長安,呂后也答應了,于是任命他做郎中令,說道:“請好好輔佐教導孝惠皇帝。”此后呂嬃的讒言才不起作用。樊噲被押到長安,便被赦免并恢復了原來的爵位和封邑。

漢惠帝六年(前189),相國曹參去世,任命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王陵,原為沛縣人,當初是縣里的豪紳,高祖在卑微時,像對待兄長那樣侍奉王陵。王陵缺乏文化素養,愛意氣用事,喜歡直言。到了高祖在沛縣起兵,進入關中抵達咸陽時,王陵也自己聚集黨羽幾千人,駐在南陽,不肯跟從沛公。等到漢王回軍進攻項籍時,王陵才率兵歸屬漢王。項羽拿到王陵的母親安置在軍營中,王陵的使者到來時,項羽就讓王陵的母親朝東坐著,想以此招降王陵。王陵的母親私下送走使者時說哭著說:“請替我告訴王陵,要小心地侍奉漢王。漢王是個寬厚的長者,不要因為我的緣故而有三心二意。我以一死來給你送行吧。”說罷即拔劍自刎而死。項王發怒,燒煮了王陵的母親。王陵終于跟從漢王平定天下。王陵跟雍齒關系不錯,雍齒是高帝的仇人,王陵又原本無意跟從高帝,由于這些緣故受封較晚,被封為安國侯。

安國侯做了右丞相,兩年后,孝惠帝去世。呂太后想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詢問王陵,王陵說:“不行。”又問陳平,陳平說:“可以。”呂太后發怒,于是假意提升王陵為皇帝的太傅,實際上不重用王陵。王陵發怒,稱病辭職。閉門不出,始終不朝見皇帝,七年后去世。

王陵被免除丞相職務后,呂太后就調任陳平為右丞相,任命辟陽侯審食(yì,義)(jī,基)為左丞相。左丞相不設辦公的處所,常在宮中處理政務。

審食也是沛縣人。漢王在彭城以西被擊敗時,楚軍抓走漢王的父親和呂后作為人質,食其以家臣的身份侍奉呂后。他后來跟隨漢軍打敗項羽被封為侯,受到呂太后的寵幸。等到他做了左丞相,住在宮中,百官都得通過他才能決斷事情。

呂嬃常因從前陳平為高帝出謀劃策捉拿樊噲,多次進讒言說:“陳平當丞相不理政務,每天飲美酒,玩弄婦女。”陳平聽到后,飲酒作樂日益加劇。呂太后聞知此事,暗自高興。她當著呂嬃的面對陳平說:“俗語說‘小孩和婦女的話不可信’,就看你對我怎么樣了。不要怕呂嬃說你的壞話。”

呂太后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陳平假裝順從這件事。——劉邦死后,呂后掌權,又一次的大開殺戒,但陳平躲過了,還被封為右丞相(當時右大左小)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但他沉迷女色,把大權都給呂氏,先保全實力,不與呂后相抗,他知道呂后肯定會死的,后來呂太后去世,陳平跟太尉周勃合謀,終于誅滅了呂氏宗族,擁立孝文皇帝即位,此事陳平是主要策劃者。審食其被免去左丞相一職。

——天下一統,許多人才就不需要,劉邦就大開殺戒,張良知道就功成身退,陳平知道還繼續輔佐,從這角度就可以看出陳平的膽子比張良大,樊噲和劉邦出身入死,鴻門宴勇救劉邦,況且他又是呂后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但劉邦感覺他要謀反,就想殺了他,但陳平卻巧計就救了樊噲。至于張良,陳平能隨機應變,在大風大浪中更有主意。相反,張良面對呂后得淫威,惟有屈服,提她請出商山四皓,違背了劉邦的心意,出于愧疚,惟有隱退。但陳平,卻能談笑間剪除諸呂確實,技高一籌。

孝文帝即位后,認為太尉周勃親自率兵誅滅呂氏宗族,功勞多;陳平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讓給周勃,于是托病引退。孝文帝剛剛即位,覺得陳平病得奇怪,就去探問他。陳平說:“高祖時期,周勃的功勞不如我陳平。到誅滅呂氏宗族時,我的功勞也就不如周勃了。我愿把右丞相的職位讓給周勃。”于是孝文帝就任命絳侯周勃為右丞相,位次名列第一;陳平調職為左丞相,位次名列第二。賞賜陳平黃金千金,加封食邑三千戶。

過了一段時間,孝文皇帝已經漸漸明了熟悉國家大事,在一次接受群臣朝見時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知道。”孝文皇帝又問:“全國一年中錢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急得汗流浹背,慚愧自己不能回答。于是皇上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主管的人。”皇上說:“主管的人又是誰?”陳平說:“陛下若問判決案件的情況,可詢問廷尉;問錢糧收支的情況,可詢問治粟內史。”皇上說:“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么您所主管的是些什么事呢?”陳平謝罪說:“為臣誠惶誠恐!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強擔任宰相的職位。宰相一職,對上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養育萬物適時生長,對外鎮撫四夷和諸侯,對內愛護團結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夠勝任他們的職責。”孝文帝于是稱贊他回答得好。右丞相周勃大為慚愧,退朝后埋怨陳平說:“您怎么不在平時教我對答這些話!”陳平笑著說:“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職責嗎?陛下如若問起長安城中盜賊的數目,您也要勉強湊數來對答嗎?”這時絳侯周勃自知自己的才能比陳平差遠了。過了一會時間絳侯周勃托病請求免去右丞相的職務,陳平獨自擔任整個丞相的職務。

孝文帝二年(前178),丞相陳平去世,謚號為獻侯。后人評價說——

絕代謀士,風采依舊!一個足智多謀的智者,一個順應適時的政治英雄!

在漢朝初年,大部分的功臣相繼倒下,而他運用了自己的智謀挺到了最后,并且得以善終。他并非劉邦的嫡系,但卻比劉邦的嫡系混得精彩!

在中國歷史上,開國功臣中能善終的人屈指可數,而陳平是其中一個,并且在這屈指可數的人里,他的排名應該是比較靠前的。

陳平身上體現了中國政治家的胸懷和謀略,戰爭年代,能運籌帷幄于千里之外;和平年代,能在復雜的政治斗爭中選擇正確的立場,保全自己;位居重要位置之時,能洞察秋毫隱身而退……

沒有博大的胸懷和高超的政治修養,難以如此完美的落幕。

陳平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智慧至今依然散發著誘人的光芒,指引后來人前進!

陳平逝世了,后人有詩詠陳平道:

讀陳平傳

宋晃沖之

劉郎白首尚多疑,

百戰功臣跡轉危。

致使文成謝封邑,

未如還薦魏無知。

嘉興社日

唐劉言史

消渴天涯寄病身,

臨邛知我是何人。

今年社日分余肉,

不值陳平又不均

社日兩篇

唐杜甫

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

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

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陳平亦分肉,太史竟論功。

今日江南老,他時渭北童。

歡娛看絕塞,涕淚落秋風。

鴛鷺回金闕,誰憐病峽中

鷓鴣天宋辛棄疾



泉上長吟我獨清,喜君來共雪爭明。

已驚并水鷗無色,更怪行沙蟹有聲。

添爽氣,動雄情,奇因六出憶陳平。

卻嫌鳥雀投林去,觸破當樓云母屏。

《陳平》

夢中是誰幽深的眼

穿越二千年

曇花一現

已難以忘卻



像醇酒透香濃郁非常

一代賢相

奇計六出定天下

蕩掃諸呂安劉家



戰鼓紛擾

難擾你的從容

鳳凰涅盤

不及你的淺笑



馬蹄踏花觥籌交錯

愿與你相醉......

這陳平乃是大唐御賜義門陳氏七十二世祖——

陳伯與陳平,七十二世祖。

漢室立與興,全賴陳平輔。

——漢朝議大夫張衡贊曰:

戶牖始賜,曲逆加封。

計定漢室,長流芳蹤。

太史公司馬遷說:陳丞相陳平年輕的時候,原本喜歡黃帝、老子的學說。當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的時候,他的志向本來已經很遠大了。他彷徨于楚魏之間,最終歸附高帝。他常常想出妙計,解救紛繁的危難,消除國家的禍患。到了呂后執政時期,諸事多有變故,但陳平意能自免于禍,安定漢室,保持榮耀的名望終身,被稱為賢相,難道不是善始善終嗎!假若沒有才智和謀略,誰能做到這一步呢?

陳平逝世了,他的兒子恭侯陳買是否接替侯位,請聽下回分解。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博客| 乌拉特后旗| 开江县| 陇西县| 岚皋县| 崇仁县| 历史| 商南县| 叙永县| 双鸭山市| 尚志市| 天柱县| 射阳县| 金沙县| 长武县| 柳河县| 岑巩县| 北票市| 自治县| 西昌市| 营山县| 镇沅| 即墨市| 瓮安县| 平顺县| 大厂| 湟中县| 漠河县| 阜阳市| 涪陵区| 修水县| 台前县| 肇州县| 来宾市| 隆安县| 稷山县| 洪泽县| 鹰潭市| 九江市|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