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犒京姬發(fā)大封侯,虞滿黃昏迎太姬
- 義門演義
- 陳純綱
- 3866字
- 2010-04-21 22:19:06
卻說武王進入商朝京都后,即以遺留下來的殷人封給商紂的兒子祿父。武王又因為殷才剛平服,還沒完全安定,就命他的弟弟管叔鮮、蔡叔度輔佐祿父治殷。而后命召公釋放了被囚禁的箕子,命畢公釋放了被囚禁的百姓,旌表了商容的里門,以褒揚他的道德。命南宮括散發(fā)鹿臺所藏的錢,開放巨橋所積的粟,以賑濟貧弱的百姓。又命南宮括、史佚視察九鼎和寶玉。命閎夭加高比干的墓,以示尊崇。命宗祝在軍中祭祀,而后一路巡行諸國,記錄政事,作了一篇《武成》。誥告天下道:
“一月壬辰日,月亮大部分無光。到明天癸巳日,武王早晨從周京出發(fā),前往征伐殷國。四月間,月亮開始放出光輝,武王從商國歸來,到了豐邑。于是停止武備,施行文教,把戰(zhàn)馬放歸華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曠野,向天下表示不用它們。
“四月丁未日,武王在周廟舉行祭祀,建國于甸服、侯服、衛(wèi)服的諸侯都忙于奔走,陳設木豆、竹籩等祭器。到第三天庚戌日,舉行柴祭來祭天,舉行望祭來祭山川,大力宣告伐商武功的成就。
“月亮已經(jīng)生出光輝的時候,眾國諸侯和百官都到周京來接受王命。武王這樣說:“啊!眾位君侯。我的先王建立國家開辟疆土,公劉能修前人的功業(yè)。到了太王,開始經(jīng)營王事。王季勤勞王家。我文考文王能夠成就其功勛,大受天命,安撫四方和中夏。大國畏懼他的威力,小國懷念他的恩德,諸侯歸附九年而卒,大業(yè)沒有完成。我小子將繼承他的意愿。我把商紂的罪惡,曾經(jīng)向皇天后土以及所經(jīng)過的名山大川稟告說:‘有道的曾孫周王姬發(fā),對商國將有大事。現(xiàn)在商王紂殘暴無道,棄絕天下百物,虐待眾民。他是天下逃亡罪人的主人和他們聚集的淵藪。我小子得到了仁人志士以后,冒昧地敬承上帝的意旨,以制止亂謀。華夏各族和蠻貊的人民,無不遵從,我奉了上天的美命,所以我向東征討,安定那里的士女。那里的士女,用竹筐裝著他們的黑色黃色的絲綢,求見我周王。他們被上天的休美震動了,因而歸附了我大國周啊!你等神明庶幾能夠幫助我,來救助億萬老百姓,不要發(fā)生神明羞惡的事!’“到了戊午日,軍隊渡過孟津。癸亥日,在商郊布好軍陣,等待上天的美命。甲子日清早,商紂率領他如林的軍隊,來到牧野會戰(zhàn)。他的軍隊對我軍頑固抵抗,后因前面的士卒反戈向后面攻擊,因而大敗,血流之多簡直可以漂起木杵。一舉討伐殷商,而天下大安了。我于是反掉商王的惡政,政策由舊。解除箕子的囚禁,修治比干的墳墓,致敬于商容的里門。散發(fā)鹿臺的財貨,發(fā)放鉅橋的粟,向四海施行大賞,天下萬民都心悅誠服。”
周武王巡行諸國已畢,御駕返回京都。
卻說虞閼父、姜子牙班師回朝,武王大喜,親自出郊迎接,然后犒勞三軍。
卻說周武王有個大女兒,名叫太姬,美貌無比,年方十八,尚未婚配。虞閼父班師回朝歌之日,太姬也私自出來觀看,恰值虞滿騎著高頭大馬從她身邊經(jīng)過,太姬見虞滿高大英俊,風流倜儻,不覺頓生愛慕之心,秋波盈處,恰與虞滿俊目相交,太姬羞紅著臉低下了頭。
虞滿走過后,太姬忙使人打聽,得知那人乃是虞閼父之子,當晚便與母親邑姜羞答答地表明心事。
當天夜里,邑姜便將女兒心事告知武王。武王一聽,哈哈大笑。連說此事甚易,虞滿本事高強,道德高尚,吾女德配此人,終身有托,做父母的也放心了。
次日,武王升殿,姜太公、虞閼父、虞滿等眾將施畢君臣之禮,武王道:
“牧野之戰(zhàn),愛卿等勞苦功高,而今又南北平叛,安定天下,功何極焉。朕當克日論功行賞。”
虞閼父道:“那是臣子的本份。”
周武王道:“虞閼父聽封!——”
虞閼父說:“微臣在。”
周武王道:“愛卿為朕制弓造船作陶,王室、諸軍皆賴君器用,功亦偉矣。更兼出謀劃策,功高勞苦,牧野一戰(zhàn),又策反奴隸,身先士卒;平定叛亂,更遠征萬里,殺敵無數(shù),功勞僅次于姜太公師尚父,且系舜帝直系后代,亦封一級公國于古陳鋒氏之地,國號陳,以示嘉獎。”
虞閼父道:“謝大王恩典,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武王道:“虞滿——”
“微臣在。”
“汝協(xié)助父親有功,且年輕有為,尚未嫁娶,朕將長女大姬嫁與汝為妻,以備舜恪,以酬卿功,卿回封國后,朕即告知迎娶,之期,汝當善待朕之愛女,佐父治國,屏衛(wèi)王室,勿失朕托。”
虞滿道:“大王恩典,天高地厚,微臣謝過,愿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虞閼父及虞滿拜別武王,打道回封國。
從周朝朝歌鎬京至河南陳邑,路途甚遠,父子倆及隨行軍隊人等走了一個月之久才到。
由于是周武王首次所封第一級公國,陳國比較大,控蔡、潁之郊,綰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順流東指,其地原濕沃衍,水流津通。范圍包括今HEN省開封以東,至安徽省亳縣以北,即今河南新蔡縣、柘城縣、鹿邑縣、西華縣、商水縣、沈丘縣、開封縣、太康縣和安徽省毫州的臨泉縣等地。建都于宛丘(即今HEN省淮陽縣)。這里位于中原腹地,屬黃淮平原的一部分,大致以沙潁河為界,以北為黃河沖積平緩平原區(qū),以南為淮河及其支流沖積湖沖積低緩平原區(qū),土地平曠,河流眾多,土質(zhì)疏松肥沃;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降水量適宜,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陳國兼有南北地理條件之長,地處豫東要沖,疆域廣袤,無山水阻隔,交通便利,具有發(fā)展農(nóng)牧業(yè)的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
虞閼父父子倆見封國肥沃富饒,十分歡喜。連忙修建宮殿,任命官史,安撫百姓,整頓史治,嚴懲罪犯。不數(shù)月便政治清明,治安好轉,舉國上下,一片祥和。
近了,近了,迎娶周武王元女太姬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虞閼父道:“滿兒啊,你快去獵幾只麋鹿吧。可不許帶仆人呢。”
“獵幾只鹿算什么。看咱的!”虞滿帶上弓箭,拿上刀槍,雄赳赳氣昂昂地獨自上山去了。
下午時份,虞滿回來了。虞閼父忙問:“滿兒,你打到幾只啊?”
虞滿提著一只麋鹿驕傲地說:“六只!”
虞閼父笑道:“你可以去迎娶太姬了。”
“是。”
次日,虞閼父反復叮囑兒子禮儀細節(jié)之后,虞滿便踏上了迎娶征途。
一隊雄姿英發(fā)的青年小伙組成的迎親隊伍風塵仆仆到得周都鎬京,扛著六頭用白茅裹束著的麋鹿,向周王府行去。
就在虞閼父、虞滿到陳國大修宮殿、打獵麋鹿期間,周武王設朝,群臣參拜。
周武王道:“姜太公——”
姜太公道:“臣在。”
周武王道:“國師先助朕攻克商紂王,后又平定叛亂,功勞最大,特擢卿為師尚父,封第一級公國營丘之地,國號齊,聊酬卿功。”
姜太公道:“謝大王隆恩。”
周武王甚喜。數(shù)月后,他又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于是褒揚并封神農(nóng)的后人于焦,封黃帝的后人于祝,封帝堯的后人于薊,封大禹的后人于杞。
然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國號魯;封弟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鮮于管,封弟叔度于蔡。其他的各依次受封。
此時祭女太姬早已行教成之禮,她在出嫁前三個月早就接受了四教,分別從忍耐性、言行舉止、女紅織藝等教察,之后太姬又采來采蘋、采藻兩種水菜,做成菜羹來當祭品,隆重在祭祀了宗祖神靈后,太姬母親邑姜道:“太姬啊,你就要出嫁了,做為女人,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你可知道?”
太姬點頭道:“姬兒明白。”
邑姜道:“明白就好,還要講德德、容德、言德、工德。就是說做女子的,第一要緊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出入要端莊穩(wěn)重持禮,不要輕浮隨便,再然后是言語、與人交談要會隨意附義,能理解別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該言與不該言的語句、最后是治家之道、要會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等等……”
太姬道:“姬兒受教了。”
邑姜道:“你出嫁了,可要聽命于公婆,維護家庭和睦,服從丈夫,幫助丈夫治國安邦啊!”
“是。”
邑姜滿意地笑了。
眼看嫁期臨近,周武王元女太姬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就等虞滿前來提親。
迎親隊伍來到周王府前,虞滿負捆束的柴薪,親自扛著一頭用白茅裹束著的麋鹿,跪在地上,獻給頭戴鳳冠身披霞帔的太姬。
太姬含笑接過白茅裹束著的麋鹿。
虞滿又向太姬跪獻上另一頭用白茅裹束著的麋鹿。
太姬又笑著接過。
一直獻上六只麋鹿后,虞滿道:“親愛的姑娘,這是虞滿在一天之中所獵獲的麋鹿,獻給姑娘,聊表寸心。”
太姬道:“無感我悅兮。”
虞滿輕撫太姬的輕柔的蔽膝。
太姬不由芳心亂顫。說道:“真勇士也。我答應你了。”
虞滿大喜。
太姬偷偷笑了。
卻說周武王嫁女之日,正好肅慎氏來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即一尺八寸),周武王便把這些東西分贈給大姬,作為嫁妝。
這月吉日,周武王指定其弟周公旦主婚。
周公引著虞滿來到周室太廟。虞滿乘禮輿,穿祭服出周宮,至北門換金,午門擂鼓,法駕鹵薄前導。至太廟后,周公恭導虞滿由太廟南左門入,盥洗然后從左門入殿,隨之韶樂奏起,繁鎖的祭拜儀式開始了。祭祀完畢,虞滿還宮,法架鹵薄前導,午門嗚鐘。
此時夕陽西下,英俊的新郎虞滿駕著墨車,后面緊跟著兩輛副車,形色肅然去迎娶久已等待的新娘。
天色越來越黑。昏暗的夜,黑色的大地,黑色的裝備,一隊肅穆的迎親隊伍直向周朝王宮走去。
太姬正拭目以待。
周公雙手捧給太姬一只碩大的石榴,遞給太姬。
太姬雙手接過。
周公祝福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車轆滾滾,揚起十里紅塵。“奴去也,奴去也”,太姬揮淚告別親人,乘上了虞滿精心準備的精美絕倫的墨車,那一刻,沉甸甸的車身,承載著爹娘對女兒全部的牽掛和祝福啟程了。車輦壓下了道道痕跡,新娘懷揣著種種心緒,是不合?是忐忑?還是對幸福的憧憬?帷裳遮住了梨花帶露的新娘,千百人的迎親隊伍連夜向中原腹地的陳國駛去。
正是:
年輕虞滿道德高,北戰(zhàn)南征勞苦多。
一見已將心暗許,武王嫁女樂如何。
未知大周武王元女太姬是否順利出嫁陳國虞滿,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