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修仙境界
- 靈戰天下
- 紅塵白浪
- 3028字
- 2013-06-08 11:29:24
嬰孩長大。其身體自然可以儲存更多力量。便需要強化靈體。
思想的蛻化,讓修仙者的元嬰再難承受身體上的負荷,一旦凝體功成,也就代表著,修仙者的身心都進一步的得到了升華。而這升華之后,便意味著,修仙者真正踏入了臨仙之門。
嬰變期是一個特殊的境界。這一時期的修仙者,又可稱為周天修士。周天者,圓也,氣路之行徑也。圓者,周而復始,連綿不斷之謂也。小周天,小圓。大周天,大圓。無論是正圓、橢圓、長圓、短圓,真線之來去、曲折之往復、上下之接續、人天之交換,皆可稱之為周天。
而周天期又分為小周天與大周天。
小周天,常指元神之循環。即思想的輪回,周天期的修仙者,即便身死,但思想也能長久地存在于天地輪回之中。這也就是為什么,修仙界內無數的修仙者在身死體亡之后,依舊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復生,因為一旦步入周天期,脫離死亡,已并非是遙不可及的事了。
大周天,有體內體外之分。體內大周天是指全身經絡之大循環,可是體內真元連綿不絕。而不絕的真元,是不敗的象征。體外大周天是指修仙者之氣與天地自然之氣相互交換。代表著與天地融合之境界,天地間的花草樹木皆為所用,這便是周天者。
循環于周天者何物?氣也。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體內周天之運動,有行氣活血、化滯解瘀之功效。在體外來說,人秉天地之氣而生,天人相合則活,天人相離則死。
也就是說達到周天期的修仙者,莫說是死,就連受傷也極難,因為天地萬物之靈氣,皆歸你所掌握,傷者,天醫。殘者,地救。
所謂“周天一通,百傷不死”,正是指此。然而,非經持之以恒且悟之得法的長期修煉加上難尋只機緣,是很難達到這個境界的。一般人不可重言輕修,刻意追求,更不要聽信什么“周天可以速成”之流言。
因為周天,便可代天!!
嬰變之后,便是問鼎。
問鼎者,修仙之頂峰也,舉手開天,腳踏裂地,已具備了仙人之能。
然大乘者并非仙人,縱有仙人之威,依舊難蛻去肉體凡胎,只有渡過天劫方能化凡為圣,成就仙身。
而飛升期是一個境界,也是一個過程,但凡突破大乘之修仙者,隨時都會面臨天劫考驗,天劫過,成就仙身。天劫殞,永世隕落。這或許就是修仙之路艱難的因由。
所以根據對修仙境界的了解,云浪明白了修仙的境界。
煉氣期,講求煉精化氣,將自身精血化為真氣。
筑基期,打通全身經脈,伐毛洗髓。
辟谷期,驅除五濁殘氣,蛻凡化靈。
結丹期,凝氣成丹,丹成身弱。
元嬰期,丹煉成嬰,元神獨立。
化神期,元神雙分,心念歸一。
凝體期,身神合一,靈體清滌。
嬰變期,周而復始,連綿不絕。
問鼎期,仙法貫通,無上修為。
飛升期,大道將證,邁步仙途。
而在這修仙十境界中,有五大瓶頸,其一,練氣期晉升筑基,此等境界若無外力加持,機會渺茫。二,筑基至結丹期,需要機緣。三,結丹化元嬰,機緣更勝結丹。至于凝體為嬰變,已然不是依靠機緣便能實現。而最艱難的則是飛升,凡人飛升為仙,其中的難度,已然不能用言語來描述了。
而練氣期共分為胎動、入竅、感應、凝煞、煉罡、丹成、道基、脫劫、溫養九步!這九步做完,才能徹底擺脫肉身,步入修仙之途。若是之前肉身有損傷,便修煉不成,修仙之途也從此關閉,再也無法修煉仙道。而胎動、入竅、感應時期的修仙者相當于凡人中的一流高手,到了凝煞、煉罡、丹成、則可媲美絕頂高手,到了道基、脫劫、溫養的時期,你已經蛻去凡胎,凡人之中,已無一人是你的對手。而這,僅僅是修仙中最低等級的練氣期。至于后面階段的修仙者,則是凡人仰視的存在。
當然了,并非一定需要按照這九個步驟房門開啟修仙之門,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辦到。其中最方便的,便是服食高品階的丹藥,據說有些丹藥,可以讓一個毫無修仙資質的人,直接提升至練氣期之后的第二階段,也就是筑基期。這也是為什么數萬年前,靈界會出現如此多修仙者的主要原因。因為煉藥師的眾多與強大,造就了修仙者的巔峰。但這個方法放在如今卻再也不適用了,想必現今的靈界,你就算想找個高級煉藥師都很難。
而修仙者的沒落,與煉藥師的大量縮減也處于相同的時期,可以想象,當年一定是發生了什么。
而另一種方法,便是以靈修仙,歷代靈者追求的靈術巔峰,相傳,當靈者達到靈圣之后,便可以與問鼎修士并駕齊驅,卻不知是真是假。
看著手中的書冊,云浪陷入沉思。
御劍篇描述的是凝氣期九個境界。目前云浪學的正是初期三階段——胎動、入竅、感應,其實說白了,就是靜坐觀想,修煉精神境界。
幾日以來,按照書上的記載,云浪他每日夜晚,都盤坐于山巔,吸納著天地間的靈氣。
書上記載,越是靈氣濃郁的地方,越適合修煉。
所以這幾日,他就獨自一人盤坐在山巔,吸納著天地間充盈的靈氣,開始的時候,他覺得十分疲憊,可到了后來,越是修煉,他的精神越好。僅僅數天的時間,云浪就感覺到自己的丹田之中隱隱有物體移動,這種感覺,就好像自己的肚中有一個胎兒一般。
胎動期!
云浪心中一喜,沒想到,他僅僅用了十余天的時間,就達到了胎動期,要知道,書上記載,正常情況下,若想達到胎動期,至少也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更有甚至,甚至要半年之久。丹田中隱隱移動之物,自然不是什么胎兒,而是人體內的濁氣,正所謂神元入肉軀,必先驅逐五濁凡氣,修仙之途本就講究去本還真,若是肉身,又怎能問鼎仙途。
云浪心中大喜,同時明白過來,凝氣的第一步,他已經完成,接下來,即將入竅。
所謂入竅,就是將天地間的靈氣納入自身體內,用來代替五濁凡氣,人既然存活,五濁凡氣自是必不可少,若不用天地靈氣取代五濁凡氣,貿然將五濁凡氣驅逐出體外,不僅修仙難成,更可能又性命危險。對于修仙與武學一竅不通的云浪,斷然不會自作聰明,為了提高修煉速度,貿然將五濁凡氣驅逐體外,況且,他目前的修練速度,已經遠遠地超出了他的預料。
入竅其實是一種極其痛苦的一件事,畢竟用陌生代替原來,本就是一時半會兒難以接受的事實。對身體同是如此。五濁凡氣在云浪的體內已有十七、八年,早已被他的身體適應,如今貿然用天地靈氣取代,身體內部自然會發生抵觸,而一旦發生抵觸,最痛苦的莫過于云浪了,而且雖說是代替,卻并非要將五濁凡氣逼出體外,所以每次入竅完畢,云浪總覺得身體內多處的氣流讓身體漲得極其難受,每次都要好半天才能緩解過來。
這樣痛苦的日子,一共持續了一個月有余,最終,吸納的天地靈氣占據了原本五濁凡氣的位置,而他體內的五濁凡氣則被他壓制于丹田之內。而就在他將五濁凡氣盡數壓制于丹田中的那一剎那,整個人頓如醍醐灌頂,神臺頓時清明。
這是!!
云浪心中一驚,急忙閉眼感受。忽然間,他的嘴角揚起了淡淡地微笑。
“原來如此,這便是感應期嗎?!莫怪乎書上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原來是這么回事!”云浪喃喃地自語著,但心中的開心卻是難以抑制。
這段時間,他曾簡單地翻閱了《真武訣》,對于上面的內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唯一讓他疑惑不解的就是這感應期,比起其他階段記載著相應的修煉法門,可這感應期,卻僅僅寫了八個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起初云浪還不明白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此刻卻徹底清楚了。
原來感應期不是一個階段,而是一個點,一個介于入竅期和凝煞期的一個點,一旦入竅完成,自然而然就會進入感應期,而感應是不需要何人修煉法門的,因為它只是一種狀態。
達到這一時期,他的感官變的十分敏銳,即便是閉上眼,也能感受到周遭一丈內的變化,這不是普通高手的那種感覺,而是即便閉上眼,周遭仗余內的景象依舊可以清楚地浮現在腦海中,甚至比睜眼的時候更為清晰。
或許,云浪真的是天生的修士,或許,這本《真武訣》在草中塵的修改下,變得極其易學。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云浪已然完成了練氣的第一步。
(新卷第一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