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奪魂追魄
- 薄幸王爺的換血棄妃
- 花間醉夢
- 1138字
- 2010-08-05 15:57:55
1983年對蘇童來說是一個幸運的年份。這一年,他有兩組詩歌、兩篇小說先后發表。作為青年刊物“四小花旦”的《青春》和《青年作家》上,分別刊出了蘇童的小說?!懊看蔚哪夸浀窃谥袊嗄陥笊?。在貼中國青年報的墻上看到自己的兩篇,我站著不肯走了,等同學來,我要自豪地告訴他們:我行了!但沒人來,下午吃飯還怕被換掉,我又跑回去看,又想著有誰能看到我發表作品了。發表了,那就等于宣布我‘入門’了。”尤其《青春》發表他的小說《第八個是銅像》獲了獎,極大地鼓舞了蘇童繼續寫作的勇氣。
隨后他卻面對更為嚴重的失敗期?!肮ぷ髁艘院?,又有兩年的昏天黑天的退稿?!碧K童說,因為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投稿時總在文章后寫上“希望你們盡快發表”,可是刊物差不多都不發,全退。可能是自己的寫作風格有改變。那時,他開始寫《桑園留念》、《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盡管這些作品都是蘇童重要的短篇小說,然而對于當年的文學刊物來說,還是顯得過于前衛、先鋒,很多編輯不太容易接受這類風格的作品?!斑@個時候,我已經比較清晰了,我自己覺得小說寫得不錯,退稿是他們的失誤?!币驗橛羞@個信念,他堅持寫作,而且因為此前也發表過一些作品,“有一碗‘酒’墊底,我不可能放棄了。”
直到1986年,通過認識的好友把作品《清溪與河流》送給《收獲》編輯,編輯說模仿味太濃,總體還算不錯,就用了。“編輯還跟我說不要仿別人,自己寫的才是最好的。感謝《收獲》,感謝這面文學上的旗幟,編輯的話使我從文學愛好到寫好。1986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年,改變了我以前一個倒霉蛋文學青年的命運。”1987年2月,在全國轉了好幾圈的稿子,一月之內突然先后在《上海文學》、《北京文學》、《解放軍文藝》全部發表,從此以后蘇童沒有遭遇過一次退稿?!拔艺嬲撾x父母,獨立了,那時父母工資加起一百塊,稿費很高,我的工資差稿費好幾倍。文學讓我自立,娶老婆也不用家人操心了?!?
在蘇童收到的若干退稿信中,一種是鉛退,很多就被“憤憤地”撕掉了;一種是編輯手寫的退稿信,會談到小說里的問題及修改意見。他第一次面見的文學編輯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馬未都。有一次,時任《青年文學》的編輯馬未都寫信給還是在讀大學生的蘇童去談稿子。當時找到編輯部拜見馬未都的細節,蘇童已經淡忘,只記得作為一個大學生的自己,很恭敬地去見馬未都,覺得馬老師非常和藹可親;而后來見面談到當初的會面時,馬未都對蘇童的印象則是個“帥哥”。1983年發表于《青春》的作小說,則是梁擎,后來她和蘇童先后調到《雨花》雜志,成為同事。時隔多年,蘇童也還記得,當時河南鄭州《百花園》刊物的女編輯郭昕,雖然只幫他發過一篇小說,卻是和蘇童來往信件最多的編輯,她是那么熱心地幫助青年學生,因而給蘇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所謂退稿在當下的網絡寫作中已經不存在了,退稿成為傳統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