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魏三爺(七)

老太很能想得開,沒等魏三爺說出勸慰的話,她就開口了:“三哥,回家休息吧!我沒有事的,人老了都要走這條路,我讓他放心,兒女們會照顧好我的。”魏三爺沒有說話,伸出手拍了拍老太的手后就抬腿出門了。還沒有到大門口,辦喪事的人悄悄的過來跟他說:“三爺,他家老大的兒女來了,但老大兩口家還沒有到,用不用去叫一叫。”魏三爺嘆了一口氣:“叫吧!一是讓死去的人入土為安,再就是讓活著的人心理有個安慰,最大的受益人是他們兩口,做給小輩看看,不至于到他們老的時候,需要人照顧了,小輩們拿他們的現在說事。”

一切都辦妥帖了,魏三爺回家休息了,一路上,他的心情很沉重,歲月不饒人,風風光光的日子瞬間過去了,距離這條道越來越近了,說死容易,真的想到要走這條路,還是很后怕的。

馮家老爺子要出殯了,魏三爺這么也得去看看,進了院子,看到大家都陰沉著臉,好像是跟誰生氣,一定是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魏三爺找到主事的問原因,他說:“三爺,老大媳婦不要出殯。”

“為什么?”

“說老太太住的四間房子現在必須分清楚了,他才能按照規矩辦事。”

“放屁,老太太還健在,就想到了后來,真的不是東西。”

“三爺,他家老大不吭聲,老婆說話板上釘釘,怎么辦?”

“小兔崽子,反了不成,你給我過個話,讓他倆口到東墻跟找我。”

傳話的人又去叫去了,過了好長時間,老大倆口來了,媳婦的臉陰沉的嚇人,魏三爺撇了她一眼,沖著老大說事:“老大,我現在叫你到這個地方來,是想離你母親遠一點說話,怕他聽見難過。你們弟兄四個,你老大帶了一個什么樣的頭,你最清楚,可幾個小兄弟可沒有和你計較,也沒有學你這樣的,你也是三個孩子的爹,兒子、媳婦都有了,上行下效的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爹就這樣走了,你娘還能活多少年?現在補救還來得及,你就這樣繼續延續,有必要嗎?難道自己真的想把后路給堵上嗎?”媳婦聽到這里不干了:“三爺,這是我們的家事,用得著外人插手嗎?”三爺一聽火了,聲音提高了八度:“老大媳婦,我給你點臉面,你還真的不兜了呀,其實,男人在家里變壞,罪魁禍首就是女人,你看你嫁過來這十幾年,把一個延續幾代的和睦的家攪得什么樣子?整天指桑罵槐的,累不累呀!對于你們的家事,你說的很對,我是外人,可有句話你不是不記得,路不平有人踩。就你這個熊樣,我今天就管定了。老大,今天這個場合,是你媳婦說了算,還是你說了算,現在就給我回個話,讓我有個目標說,你們也知道我的脾氣,只要我想管的事,還沒有一樣不成的!”

看三爺真的火了,大媳婦馬上蔫了,他知道三爺在村里的威望,即使她再混賬,惹了三爺就頂惹了村里的老少爺們,眾怒難犯。馮老大知道這個時候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答復,想做出又挺不直腰桿,怕后面老婆那里不好交差,但三爺這里又是當務之急的一件事情,不出面是不行了。于是,他從嗓子眼里冒出一句:“三爺,你老不要生氣,我爹沒有了,我心疼的腦子都亂了,一切都聽你的,你這樣說我們這樣做。”

“老大,以后做人只要是對的,就應該站直了像個爺們,唯唯諾諾的樣子讓人嘲不起。你們幾個兄弟都在你爹哪守著,你過去問候你母親一下,然后也過去陪陪你爹吧!”魏三爺說到這里,眼淚突然滾落下來,都說入土為安,家里有這樣的長子,能安了嗎?

怕有變故,魏三爺一直看著馮家的事情辦利索了才離開,雖然老大媳婦臉一直不放晴,有三爺監督著,她也沒敢放肆,每一個步驟即使不情愿,可也都跟著走下來了。大家休息的時候,幾個弟媳婦恨她做事差勁,都不搭理她,人家幾個在一起,她自己跳光桿舞,這樣的場面看著也不太好,但沒有一個說和的,不光自己家里的人,她做的那些過分的事,外人看著都生氣。三爺權當沒有看見,心里卻嘀咕著:這樣的人就應該有這樣的結果。

老爺子去世了,老太太以后的事情就應該在這個時刻提到議程上來,大家先聽老太太的意見,老太太馬上表態說現在身體還硬朗,自己獨過沒有問題。大家尊重老太太的意見,獨過的時候,一家一年拿200斤面粉,20斤油,120元錢,看病的錢另算,花多少四家分攤。事情就這樣定了,可實施起來有了困難,原因就出在老大身上,當時議事的時候,他沒有表態同意,也沒有表態不同意,過后我行我素,什么也不執行。其他三弟兄干氣,可這是贍養老的,不能跟他慪氣也不能跟他攀比,大家湊在一起的時候說氣話:權當咱娘沒養這么個兒子。

弟兄三個有時候上魏三爺家串門,三爺說:“侄子們,養老沒有攀比的,不孝順爹娘的人,自己會遭報應的,我這把年紀看不到,你們會看到結果的。”

在這種情形下,馮老大跟魏三爺打招呼,他當然不愿意搭理他了。

見三爺不搭理,馮老大知趣的走了。

“豬狗不如的家伙。”,魏三爺看著馮老大的背影恨恨的嘟囔了一句。

沒有心情等來寶了,魏三爺回家了。

自然形成的雷打不動的規矩,魏三爺回到家,老伴就將飯菜端上了桌,吃完飯后,老伴收拾,魏三爺就打開電視看新聞,新聞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切都收拾利索后的老伴,泡好茶葉,端上茶壺,緊跟這個點,開始上人了,第一個來的是李家老頭,他是一位退休老工人,家里四個女兒沒有男丁,按照規矩不用攢錢蓋房子,不用攢錢置辦家俱,家里有口糧地,收入的夠一家人的生活,退休的工資基本不動,小日子紅火的很。可能是長年在外的毛病,跟村里的人聚不到一塊,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魏三爺家了。他坐下后,魏三爺給倒上一杯茶,他拇指和食指相對捏住了杯子把,然后輕輕的吸一口茶,話題就開始了茶文化:

“三嫂,過來,過來,跟你說多少遍了,這茶葉又沒有洗第一遍。”

“嗯,忙活忙活就把這茬給往了,下次一定記住。”

“下次,下次,都第幾個下次了?”三爺接著話茬埋怨起老伴來。

“你這當小叔子的,一點好心眼不用有,故意找茬讓你三哥批評我。”

“這是輕的,下次我還想讓我三哥休了你呢!”

“那好哇!我看休我后,誰再這么盡心的伺候你們?”

嘻嘻哈哈后,李老頭開始將自己杯里的茶葉倒掉,將第一壺茶葉也倒掉了,回來重新蓄水,三爺說:“兄弟,嘗嘗今天的茶水,這是今年剛剛采摘的新茶。”

“三哥,新茶最好放段時間,若時間太短,喝新茶易傷腸胃,原因是新茶存放時間短,里面有些物質沒有經過充分的氧化,對腸胃好的人沒有什么,對腸胃不好的人就危害了……”

“不就是喝個茶葉嗎?那么多窮講究干什么?”接著李老頭的話茬,又進來一個人,此人姓蘇,也是魏三爺家的常客,他生有三男三女,除了第二個兒子沒有成家外,其他子女都已經成家了,他的境況和李家老頭正好相反,本來家底就薄,為了兒子們結婚又添了外債,為了還外債,他除了地里的莊稼活外,還兼職干養路工,每個月200元錢,每次養路結束,他繞道也要到魏三爺家喝茶,每次來了后,自己找杯子、自己倒水,一杯接一杯,直到解渴了后,再續上一杯,跟著大家的節奏慢慢品茶、天南地北的聊天。

“老蘇,嫌養路工掙錢少就別干,省的弄得那破路誰走過去誰罵,那也叫路嗎?騎車怕扎破帶,走路擱腳,坐車顛得五臟六肺在肚子里直翻騰。”

“有那樣的路走著也不錯了,想想以前我們這里,下雨天拔不動腿,男人娶媳婦,人家一打聽是我們這里的,連忙擺手,說,我們可不到那黏兔子腿的地方,弄得我們村到誰家閉眼一抓,抓出來的人不是老女人就是老光棍。”

“照你這么說,現在光棍少了是你們的功勞。”

“不敢貪功,可事實也就是這樣。”

“老蘇,都這把年紀了,量力而行,不要太委屈自己了。”三爺為了換個話題,趕緊的插話阻止他們兩個的斗嘴。

“三哥,話是這么說,可人之本性,寧可撇了不能缺了,再說,我的家底你也知道,撇下是不可能的,唉!小車不倒就得推,等哪天推不動了再說吧!養了那么多窮星,拉下一屁股饑荒,不干不行!”

“老蘇,別黃瓜打驢脆的不輕,有兒子燒包的你,像我們家一家丫頭片子,我不抽煙就斷了香火,老鼠不磨牙,連點動靜都沒有。知足吧你!”

“李子,別嫌都是丫頭片子了,續香火都是虛的,看你現在活得多有滋味,有時間品茶,有時間干自己喜歡的事情,哪像我。”

“三哥兒子也不少,可人家不是整天逍遙著嗎?”

“誰能跟三哥比,人家教子有方,要不就是上前世幸好了。”

……

“三伯,我爹在你家嗎?”

“在,閨女,找你爹干啥?”

“家里來客人了,我娘叫我爹回家。”

老李家閨女找老李來了,老李將杯里的茶喝光后才抬起屁股來。

“爹,你出門的時候說到街北曬太陽,我找到哪里,人家說不在,打聽著才找到這里,到哪不能說準確了,我們找你也有目標。”

“你爹嘴里放出句實話來,那母雞也會打鳴了。”魏三娘說。

“可不是,出門的時候,我娘問他到哪里去,他說到等死隊去,所以,我就按照我娘說的去找,結果撲空。”

“等死隊?”大家有些不明白。

“街北那里不是都是一些老人在哪里曬太陽聊天,我爹就給那里起了個名字叫等死隊。”

大家哈哈大笑,笑彎腰的魏三娘好不容易直起腰來,伸出胳膊,握緊拳頭捶了老李一錘:“真長了個巧嘴。”

老李還沒有邁出門,又有人進來了,老李趕緊的停下腳步,沖著里面喊:“三嫂,來客了,老吹來喝茶葉水了。”

然后沖著老吹:“飯店的尿難喝,到這里找痛快來了。”

老吹白了他一眼,沒有答話。

“白瞪什么白瞪,我說的話不假吧!”

三爺出來了:“老李,走你的人吧,再磨蹭飯就涼了。”

“爹,趕緊回家吧!”

就這樣老李才戀戀不舍的走人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雅江县| 安宁市| 新河县| 绵阳市| 平江县| 门头沟区| 方正县| 额敏县| 卢氏县| 双城市| 张家界市| 裕民县| 肇东市| 自贡市| 图木舒克市| 井研县| 安庆市| 宝鸡市| 南雄市| 兰坪| 八宿县| 大丰市| 永兴县| 沙田区| 昌江| 昌图县| 汶上县| 克拉玛依市| 溧阳市| 龙游县| 沂南县| 正镶白旗| 西乡县| 江油市| 嫩江县| 永安市| 太仆寺旗| 昌吉市| 和田市| 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