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古城傳說
- 走出塔克拉瑪干
- 暗黑孤俠
- 1875字
- 2012-11-12 20:46:26
玄奘著述的《大唐西域記》卷第十二,"瞿薩旦那"一節中關于"媲摩城凋檀佛像"記載了這樣一個離奇的傳說故事,原文如下:"戰地東行三十余里,至媲摩城,有凋檀立佛像,高二丈余,甚多靈應,時燭光明,凡有疾病,隨其痛處,金薄帖像,即時痊復。虛心請愿,多亦遂求。聞之上俗日:此像。昔佛在世矯賞彌國鄔陀衍那王所作也。佛去世后,自彼凌空至此國北曷勞落迦城中。初,此城人安樂富饒,深著邪見,而不珍敬。傳其自來,神而不貴。后有羅漢禮拜此像。國人驚駭。異其容服,馳以白王。王乃下令,宜以沙土墳此異人。時阿羅漢身蒙沙土,糊口絕糧。時有一人心甚不忍,昔常敬尊禮此像,及見羅漢,密以饌之,羅漢將去,謂其人日:‘卻后七日,當雨沙土,填滿此城,略無遺類。爾宜知之,早圖出計。猶其坌我,獲斯殃耳。‘語已便去,忽然不見。其人入城。具告親故。或有聞者,莫不嗤笑。至第二日,大風忽發,吹去穢壤,雨雜寶滿衢路。人更罵所告者。此人心知必然,竊開孔道,出城外而穴之。第七日夜,宵分之后,雨沙土滿城中。其人從孔道出,東趣此國,止媲摩城。其人才至,像入龍宮。今曷勞落迦城為大埔阜,諸國君王,異方豪右,多欲發掘,取其寶物。適至其側,猛風暴發,煙云四合,道路迷失。
依照原文,大體故事是這樣的:傳說古代于闐國,也就是如今的XJ和田地區,北方有一個安樂富足、但不皈依佛法的城邦,名叫曷勞落迦。一日,街頭突然出現一個裝束奇特、相貌古怪的游方僧人。曷勞落迦國王得到稟報后,心生嫌隙,下令昭告國民:任何人都可以對他掘沙揚土驅逐。于是,游方僧人不但化不到齋飯,反而到處遭受侮辱驅逐,受盡虐待。只有一位禮敬佛像的忠厚長者表示關切,私下提供飲食,搭救了僧人。游方僧人對長者說,由于曷勞落迦國民揚沙驅逐侮辱我,這座城池將會受到佛祖降臨的滅頂之災懲罰。我走后,上天必將會降下一場沙雨將曷勞落迦湮沒,生靈涂炭滅絕。念你是心善之人,你必須及早離開,方可躲過此劫難,不可對外泄露天機。長者不顧個人安慰及僧人教誨,連忙四出報信,卻無人相信,反遭譏笑污辱。長者見人們已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只好獨自逃生。游方僧走后第七天夜半時分,兇猛的沙雨伴隨著狂風從天而降,傾刻之間埋沒了繁榮的曷勞落迦整座城鎮。自此,曷勞落迦成為沙山,永遠沉睡在塔克拉瑪干萬里荒漠之中。這就是沙雨湮沒曷勞落迦的傳說。
在六百五十年前,馬可波羅一行也曾沿著塔克拉瑪干荒漠中的古城遺址東行,他們來到荒漠遙遠的東南部的羅布泊地區,他在游記中記錄下了他們旅行隊伍遇到的不可思議故事,他寫到:“有件不可思議的事與這片沙漠有關,那就是旅對在夜間趕路時,總可能有人因為趕不上或睡著了而脫隊落單,等到他發現落后同伴太多試圖趕上隊伍時,就會聽到有人對談的聲音,旅人猜想那可能是他的同伴。有時候這聲音呼喚著旅人的名字,被誤導的旅人因此距離自己的隊伍越來越遠,最后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同伴。許多人因為這樣命喪沙漠。即使白天有人也會聽到這種靈幻之音,有時還會聽到不同樂器的聲音,最常聽到的是鼓聲。”
西域探險的先行者,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Hedin)游記著作《我的探險生涯》,又名《亞洲腹地旅行記》,回憶記錄了關于塔克拉瑪干荒漠古城的傳說故事,摘錄在此:
傳說塔克拉瑪干這座遠古城鎮被深埋在沙漠中央的無垠沙礫下,卻有許多的古城遺跡暴露在外,如:塔樓、墻垣、屋舍、金錠、銀塊等,當商隊行經那里時,假使把金子打包捆在駱駝背上,那么商隊里就會有人中邪,不斷在沙漠里繞圈子,唯一能破解迷咒的方法是趕快把金子丟掉,如此才能得救。
據說有名男子獨自來到塔克拉瑪干古城,他盡其所能地想帶走城里的金子,突然出現一群難以數計的野貓攻擊他,這名男子趕緊扔掉了金子,你猜怎么著?那些野貓霎時憑空消失了,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他還聽到一個老人講了另一則故事:有個旅人在沙漠里迷路了,他隱約聽到有聲音在呼喚他的名字,旅人被聲音所迷眩,不禁跟隨聲音傳來的方向前進,被迷惑的他越走越往沙漠的深處,最后渴死在沙漠里。
還有一個傳說: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北部邊緣,LT縣野云溝鄉和庫爾楚以南,騎駱駝大概要走兩天之遙的沙漠中,有一個當地人叫“夏里苦岱克”(意為枯林中的街市)神秘古城。到達沙漠就會遠望到一片綠洲,湖光水色,朦朦朧朧,亦幻亦真,湖面清澈,碧波蕩漾,金色的胡楊倒映在湖面之上,走進古城,影影綽綽可看見成片的城墻、宮殿、大街小巷,還能聽見雞鳴、狗吠。當地人傳言進到古城里,城中街市房屋建筑完好,唯獨不見人類蹤跡,城中彎腰即可撿到玉石瑪瑙、金銀珠寶,散落的錢幣遍地都是,但是誰也不能把它們帶出沙漠,因為出了古城就會遇到極為恐怖的黑風暴,人財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