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學生珊珊
- 真愛永相隨
- 我心飛翔088
- 1513字
- 2012-02-20 13:47:39
張秋月開始做家教了,第一次接觸自己的學生珊珊,就像是帶自己的妹妹一樣,親切而且自然,不過這一次她意識到不能夠像帶妹妹一樣隨意,自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家庭教師。珊珊是個活潑任性的女孩子,有點逆反心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有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壞事嗎?不是,張秋月想自己也曾經有過那樣的時期,走過來了,回頭一看,逆反心理實際上是心理走向成熟,追求獨立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心理表現,不過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不太好帶。對于張秋月來說也許是一種挑戰,不過一切才剛剛開始,時間還長著呢。老師不是常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嗎?張秋月計劃好首先要做的是二件事情,一是聯絡感情,了解珊珊。二是要鉆研珊珊的教材,幫助她提升考試成績。第一次家教過后,張秋月帶回了珊珊一部分參考資料,開始用功地研究初中語文、英語課程,珊珊智力不錯,數學和物理學得都挺好,最差是語文,其次是英語。珊珊的媽媽要求張秋月在這二門課上都幫珊珊補習,盡可能地幫助珊珊取得好成績,珊珊已經進入八年級了,正是初中學習的關鍵時期。珊珊的爸爸參與一個非洲援建項目,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回來,家里雖然經濟條件不錯,但珊珊的媽媽既要工作,又要照顧珊珊,顯然有點力不從心。珊珊的媽媽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張秋月身上,她相信珊珊只要語文和英語上去了,考進重點高中是沒有問題的。第二次做家教是周二晚上,張秋月穿過廣場走上學院路的時候才驚訝的發現,學院路沒有路燈,天已經早黑了,東北的冬天黑得早,每天下午四點多一些就黑了,晚八點很多公共汽車都停止運營,407小客就是在七點半的時候停的。張秋月仗著自己農村長大的孩子不怕苦膽子大,快步地走在學院路上。不時有小車從身邊掠過,車開過來開過去的時候遠遠地就會有亮光照亮前方,也讓張秋月感覺到放心和安全,畢竟有車就有燈光,有燈光就有開車的人。但車開過去之后,光線馬上消失,馬路上恢復了黑暗和寧靜,張秋月立時感覺到了一些害怕,腳步更快了一些,心里也提醒自己,不用怕,馬上就到人多車多的長甸路口了。走過這幾百米,張秋月心里害怕得咚咚地跳,沒有人照顧自己了,只能靠自己,周五得注意點,帶一個什么東西好防身用。第二天課后,張秋月就留意著找個什么東西好呢,學校一教學樓邊上好像在建一個車庫,張秋月跑到那里看看,找到了一根一尺多長的鐵棍子,好像是學校鐵護欄上的一截,張秋月拿在手上試試,還蠻重的,她把鐵棍子帶回宿舍,放在了床底下。
大一的學生晚上做家教學校是允許的,可以不上晚自習,但要向班長請假并將家教的地址,時間和家教學生及家長的姓名,聯系電話都登記,由班長統一報給系學生工作辦公室。這是中文系一項嚴格的檢查制度,張秋月也向白子君請假,白子君仔細地看了看張秋月的登記表,問她:“晚上回來幾點鐘,你一個人害怕不?!薄坝幸稽c怕,那條路上沒有路燈。”張秋月回答說?!皼]有路燈,那不黑乎乎的嗎?”白子君關切的問,“也沒有什么事,總有車輛從身邊過,應該不要緊。”張秋月不想把自己害怕的心理表現出來,把自己的膽怯說給別人聽有什么用呢。張秋月不想別人可憐自己,她是個要強的人。
到了周五,張秋月第三次去做家教,她和珊珊已經很熟悉了,珊珊比她預想的要好,只是對語文,英語課不感興趣。張秋月沒有給珊珊講什么內容,只是陪同她做語文作業,幫她解決不懂的問題,并觀察她的學習習慣,她發現珊珊一到學習語文的時候就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呢?一時半會張秋月也沒有想出什么高招,但她要求珊珊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作業,并且要掌握當天課堂所學的內容,張秋月想如果這樣一課一課循序漸進地推進學習,一定會取得好的成績。珊珊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張秋月都及時給予表揚。她希望通過自己的鼓勵激發珊珊的學習熱情,帶著她走上自覺學習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