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士大夫卡機傲立
- 使命
- 高梧淵
- 1802字
- 2014-02-20 16:20:24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天地一色,蒼茫無際,巍峨的天山銀裝素裹。
真可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凜冽的寒風呼呼的吹著,吹到人的臉上就如同刀割一樣疼。
此時的范羌救人心切,恨不能一步見到耿恭,再難他也不怕,只顧帶著兩千士兵頂著凜冽的寒風一路疾馳。
范羌的救援部隊踏著厚厚的積雪要翻越高山和丘陵,天山深處的積雪有的地方已經達到了一米多深,救援部隊艱難的跋涉著。
惡劣的天氣,艱難的路程,范羌和士兵們已經精疲力盡,人和馬眼看就走不動了。
范羌目前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救人!救人!救人!。
此時的氣溫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
范羌心里極其害怕,害怕隊伍會被全部凍死在這深山里。他明白,人只要身體活動著就不會被凍僵,他極力地鼓勵大家說:“咱們咬緊牙關再堅持一下,疏勒城馬上就到了。一旦停下了,人就動彈不了了,咱們將會凍死在這片茫茫的雪山中。”
就這樣,救援部隊在范羌的鼓勵下,依靠著堅強的信念,一點一點的向前移動著。
范羌的部隊勉強到達了疏勒城。
此時的疏勒城也是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由于天氣寒冷,匈奴沒有攻城,只是盯著這些殘兵,因為這些殘兵根本沒有任何的戰斗力了,預料他們早一天晚一天也會餓死在城中的。
當范羌的救兵來到疏勒城外的時候天已經很黑了。
耿恭等人夜間在城中聽到兵馬之聲,以為北匈奴騎兵趁著大雪來攻城,大為震驚。
耿恭精神真的崩潰了,他認為這次必定成為匈奴人的刀下鬼了,他徹底地感到了絕望。
耿恭這幾個人的體力的消耗已經達到了極限,已無縛雞之力哪還有戰斗力可言。
在他們驚魂未定的時候,只聽到城外有人的叫喊聲。
范羌從城外喊道:“耿校尉!我是范羌。朝廷派部隊迎接校尉了!”
當他們聽到有人喊來救他們了,他們還是不肯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不得不又豎起耳朵靜靜的聽著,才知道自己的耳朵沒有聽錯。
耿恭這才相信救兵到來了,城中的人歡呼雀躍,齊呼萬歲。
于是打開城門,眾人互相擁抱,痛哭流涕。
這時城中的漢軍僅剩下二十六人了。
望穿秋水的耿恭看到不期而至的范羌百感交集,兩人抱頭痛哭,耿恭哭著說:“命不該絕,總算把救星盼來了!”。
自此這些人總算是脫離了苦海。
這就是漢家軍魂!
為漢帝國獻身的勇士們,漢帝國決不會遺忘!人民決不會遺忘!歷史決不會遺忘!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耿恭便隨著救援部隊撤離了疏勒城。
匈奴兵知道了耿恭離開的消息后,趕緊派兵追擊,范羌指揮著部隊邊撤邊打,匈奴放棄了追趕。
耿恭隨著部隊終于回到了玉門關。
從疏勒城撤離時,耿恭手下剩的二十六人,由于常久的饑餓已久,他們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沿途不斷的死亡,有一半的人死在回來的路上。
由于耿恭等人的體力不足走的很慢,路上走了兩個多月,抵達玉門時,只剩下了十三人。
這十三人衣衫襤褸,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銷骨立,已經沒有人樣了。
耿恭在那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下能夠存活下來真是一個奇跡,這和他具有非凡的毅力分不開的。
耿恭堅守北疏勒城,牽制了北方匈奴勢力在西域的擴張,創出了以寡敵眾、保衛邊疆的英雄業績。
駐扎在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接待了這些死里逃生的英雄們。
鄭眾為耿恭及其部下安排洗浴,更換衣帽,派專人侍候他們,讓這些歸來的英雄們安心休養。
英雄們的舍身忘死的生動事跡深深地打動了這位軍官。鄭眾決定要上奏皇上,一定要獎勵這些生還的英雄們。
接著,鄭眾拿起筆迅速向朝廷寫了奏折:“耿恭以微弱的兵力固守孤城,抵抗匈奴數萬大軍,經年累月,耗盡了全部心力,鑿山打井,煮食弓弩,先后殺傷敵人數以千計,忠勇俱全,沒有使漢朝蒙羞。應當賜給他榮耀的官爵,以激勵將帥。”
耿恭他們在玉門身體得到了恢復后,鄭眾派人將他們護送到了京城洛陽。
京城洛陽。
耿恭到達洛陽后,司徒鮑昱上奏章帝,稱耿恭的節操超過蘇武,應當封爵受賞。
于是章帝任命耿恭為騎都尉,任命耿恭部下的司馬石修為LY市丞,張封為雍營司馬,軍吏范羌為共縣丞,剩下九人都授予羽林之職。
在耿恭軍屯西域的期間,耿恭母親去世了,耿恭無法回來為母親舉行喪禮。家人想等耿恭回來再補辦,現在耿恭回來了,決定要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喪禮。
為此,漢章帝特下詔書,派了五宮中郎帶了牛羊和酒到耿恭的家中,參加耿恭為母親舉行的喪禮。
在漢代,有許多著名人物,至今仍被人們不時傳頌,蘇武就是其中一個。
“蘇武牧羊”的故事是《漢書》中的經典篇章,幾乎家喻戶曉。
其實,《漢書》中耿恭守疏勒的事跡更為感人,《水經注》和《資治通鑒》都曾提到此事,而耿恭的影響力遠遠不如蘇武,實在是歷史的悲哀。
欲知后事,請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