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死定了發卡了封
- 使命
- 高梧淵
- 2669字
- 2014-02-20 16:20:24
盤橐城郊外小河旁。
班超、高遠,甘英、吳迪、田慮等人同疏勒王在查看水利資源地貌。
田慮說:“根據這里的地形和地貌分析,這里的地下水資源豐富,完全具備打井的條件。”
班超對疏勒王現忠說:“為了方便城內的百姓吃水。我們可以組織人力嘗試著在城區內打幾眼井。可以解決百姓的飲水困難的問題。”
現忠感激地說:“很好,我回去抓緊動員和組織人力,最近就動工。”
班超對田慮說:“你就做這個水利工程的指揮兼技術人員吧。”
田慮高興地說:“司馬放心,我會配合好的!”
大家在說話間,只見西北方向黑云密布,狂風大作,頓時,黑了半面天。
現忠見狀心里一驚說:“這可是罕見的強風暴,威力巨大,它能將戈壁灘上的石頭刮跑。我們趕緊地回去吧。”
瞬間,暴風來到,天黑暗了。狂風卷著沙石彌漫了整個天空。呼嘯的惡風,另人膽寒。
公元七十五年三月。
漢明帝駕崩,漢國大喪,舉國哀悼,匈奴人大反撲的機會終于到了。
天山深處匈奴軍營露天場地上。
匈奴集結了大量的騎兵隊伍。
匈奴乘機反撲,發動了兩萬以上的騎兵隊伍,企圖對駐扎在車師前后部金滿城和柳中城的漢軍進行血腥的屠殺。匈奴騎兵個個全身盔甲,旗幟招展,整裝待發。
優留單于在檢閱騎兵隊伍。
單于很滿意地一揮手:“出發!”
左鹿蠡王率領著這支龐大的騎兵隊伍,浩浩蕩蕩地向車師方向進發。
竇固大軍的馬蹄聲在二月漸去漸遠,而匈奴人的鐵騎在三月便越過邊境線。
兩萬名匈奴鐵騎在左鹿蠡王的率領下,直逼車師后王。
發動兩萬以上的騎兵隊伍來對付在西域寥寥無幾的漢軍屯兵,可謂是史無前例。
匈奴人的騎兵的威力是有所共知的。匈奴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優良的戰馬,矯健的騎士,堅固的盔甲,加上鋒利無比的兵器,勾勒出了匈奴軍隊的威武風姿,用“兵利馬疾”形容匈奴軍隊,當是最恰當的概括。以兩萬的騎兵來進攻,真是殺雞用上了宰牛刀,可見匈奴人報復心切。
面對兩萬名匈奴鐵騎,人數不多的漢軍屯兵將會受到及其嚴峻的考驗,殘酷的西域捍衛戰從此拉開了序幕。
車師后王安得沒有在匈奴人面前投降,雖然他明白自己顯然不是匈奴人的對手,但他還是親自率領士兵迎戰匈奴騎兵,同時緊急向耿恭屯墾兵團發出了求救信。
耿恭明白,以車師后國那點實力,總共才有二、三千胡兵,絕對不是匈奴人的對手。就算加上西域的全部屯墾漢軍三四千人,與匈奴大軍的力量懸賞,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因此注定了這是一場艱苦而又慘烈的西域保衛戰。而耿恭的任務是屯守天山北麓一線,救不救車師也應該等上級的命令。然而,西域諸國百年來一心向漢的局面來之不易,如果見死不救,持兵觀望,西域各族人民必然對漢朝灰心,漢朝的威和德就回丟盡,此影響一旦造成,其后果就再也無法挽回了。
耿恭兵團總共只有數百人,然而與匈奴的二萬騎兵相比,實在少得可憐。
人多人少是實力問題,幫不幫是態度問題。
耿恭還是毅然決然地派出三百人的部隊去支援車師后王。
這就像挨餓的兩兄弟,哥哥手里有半塊饃饃,本身就不夠吃,可是他還是要分一塊給弟弟吃,這就是做哥哥的情懷。事實證明,東漢政府派往西域的都是高素質的人才,他們在異地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東漢政府的整體形象。西域各族人民一心向漢,都是他們努力的結果,功不可沒。
在支援車師后國的同時,耿恭還要計劃完成兩件事。
一是日夜趕工,加強城防工事,同時令人熬制大量的毒藥,戰時涂在弓弩的箭頭上。二是派遣軍吏范羌東去酒泉郡請求朝廷援兵和籌備過冬寒衣,以做長期抗戰之準備。
他派了一名勇猛善戰的軍司馬王銘帶領三百名勇士出發了。
當這支部隊走到半路時,就被匈奴的偵察騎兵發現了。
匈奴偵察騎兵迅速地將情況報告給了左鹿蠡王。
左鹿蠡王大笑起來:“呵呵,只有三百人?!就是來三千又何妨!這三百漢軍還不夠填我的牙逢的!”
然后調度將士:“留下一萬兵力繼續圍攻安得,一萬兵力前去攔截漢軍,不許讓他們接近安得!可將其就地殲滅之!”
命令下達后,一萬匈奴鐵騎迅速離開了車師后國,一路向南開始對漢援軍實行攔截。雙方越來越近,很快相遇了。
匈奴騎兵迅速地向兩面分開形成了一個口袋陣,計劃將漢軍包圍在其中,一場血醒之戰將要展開了。
將軍耿恭本是一個英勇善戰的英雄。
強將手下無弱兵,這三百人個個都是久經沙場的戰士,打起仗來以一敵十。
好鋼用在刀忍上,之所以讓軍司馬王銘擔負這一重任,耿恭就是看好他的勇猛善戰,不畏強敵頑強精神。王銘在接受這一任務前就知道這個任務的艱巨性,此戰一去就沒有回來的可能性。
此時王銘想到的是,決戰的勝負已經不是關鍵,重要的是要向匈奴人展示漢軍的軍威。他雖然知道和匈奴人必有一場慘烈的戰斗,但沒有想到匈奴人會調來了一萬人的騎兵來對付他這三百人的部隊。這種局面并沒有嚇倒他,反而激怒了他的斗志。
王銘沉著地向士兵們布置了作戰方案:“目前敵眾我寡,我們用旋風式殺敵法,由里向外擴大打擊范圍。作戰直徑范圍是一百米,這是我們的底線,只能擴大范圍,不可縮小范圍。我們的騎兵必須沿著外圍快速兜圈,按圓周方向殺著圈外的敵人并快速地往前運行,三百人按單列行成一個圓圈陣,前后靠緊,邊戰邊走,不可留有空隙讓敵人進入圈內。”
很快,戰士們行成了圓周陣,軍司馬站在圓心位置指揮著。
只看到密密麻麻的匈奴兵已經縮緊了包圍圈,三百漢兵將被圍個水泄不通。
此時軍司馬大腦里很清楚,現在是背水一戰,先下手者為強,狹路相逢勇者勝,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么!。
看到匈奴兵像潮水般地涌來,軍司馬王銘瞪著通紅的兩眼,牙齒咬的格格地響,高聲地鼓勵著大家:“大家不要害怕不必膽怯,越怕死就會死的更快!現在我們沒有任何的選擇,多殺一個敵人,就多賺一個!”
然后他舉起了手中的鋼刀,大聲地向戰士們喊著:“我們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殺!殺!殺!’”
匈奴鐵騎蜂擁而至,只見塵土滿天,四周都是黑壓壓的人群。
匈奴兵像一群野狼似的嗷嗷地狂叫著越圍越緊,鐵桶般的將三百漢軍圍了個結實。
漢軍沒有被敵人龐大的氣勢所嚇倒,個個都瞪著血紅的眼睛,憤火沖天。
王銘頭腦異常冷靜地指揮著他的部隊,非常有序的向匈奴騎兵發起了沖鋒。
漢軍的不顧生死的沖鋒,旋風式的拼殺,著實讓匈奴兵膽戰心驚,三百人的奮勇作戰,使匈奴兵傷亡慘重。
漢軍越殺越勇,另敵人暫時無法縮小包圍圈。
匈奴兵的尸體和戰死的馬匹很快堆積成了一道圍墻。
漢軍圓周陣地外圍的匈奴兵依仗人多的優勢,不停地向里縮小范圍,雙方殺得天昏地暗。經過了一個時辰的激烈拼殺,只剩下幾十人的漢軍還在頑強地抵抗著。
此時,匈奴兵也死傷了一千多人。
三百漢軍目前也只剩下了二十人,他們的刀已經沒有刃了,他們的手已經酸痛無力了,他們心已經麻木了。
匈奴人不停地遞增著,包圍圈越來越小了。
最終敵眾我寡,全部戰死,無一降者,無一被俘。
欲知后事,請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