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好事多磨的二○○八年(一)
書名: 京漂作者名: 袁小讓本章字數: 1081字更新時間: 2011-06-26 14:46:40
在80后的記憶里,大概是中學時代,或者是大學時代,很多人都會有那樣的期待,尤其是幾個較好的同窗在畢業分別的時候,在不經意侃大山的時候,展望未來,大家會很自然的相約:2008年,我們一起去BJ,看奧運.
就如李想,很小的時候,BJ如同一個遙遠而又神圣的夢想,它出現在啟蒙讀物中,出現在語文課本上,出現在電視新聞中,身邊的人對它有著不同的認知和解讀,它是歷史,是是現代大都會,是政治經濟中心,是各種解除人物事件的集散地.稍大一些的時候,李想慢慢了解到BJ是一個博納包容的城市,開始對這個城市產生朦朦朧朧的向往,那種類似于憧憬的向往,付之于想法上大體是長大了要去趟BJ,看看天安門,逛逛頤和園之類的吧。
BJ的春天,總是在人們盼了又盼不再期盼時姍姍來遲,在你剛剛意識到樹要綠了,花要開了,春天已經來了的時候,她又神秘的遠去了,于是很多長期居住在BJ的外鄉人總是這么評價這里的氣候:脫了棉襖穿短袖,脫了短袖穿棉襖,春秋太短,冬夏分明。08年短暫的春天里,天氣依舊持續那種乍暖還寒的矜持,只是人們的心里多了份認真的期盼,天安門廣場、各種企事業單位的大門外,還有商場,甚至是市民的日歷上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奧運倒計時。
大街上開始出現更多的老外的面孔,以往他們喜歡出現在名勝古跡、各種游覽中心,但在08年,他們隨意地出現在BJ的大街小巷,奧運盛會吸引著五湖四海的人們,把人們的目光聚焦在這個城市里,BJ,這個古老的城市在現代文明中與時俱進,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中蓬勃成長,熠熠生輝。
有天,樹林早上去上班,剛剛走出小區大門,有兩個年輕的外國女孩子向他詢問附近的“××”怎么走,樹林的英語上學那會就不是太好,口語更是跟不上,他吞吞吐吐和她們講了半天,兩個女孩子還是面面相覷,不知所云。樹林靈機一動,脫口而出:“Followme!”樹林領著兩個小老外,每到一處拐彎,每當她們又要問詢的時候,樹林立刻做出示意要她們跟上的手勢,仍舊是那句:Followme!那天樹林早上上班因此遲到了半個小時,晚上下班回到家里就和李想反復的講這件事情,而且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因為自己的外語不好,感覺在外國友人面前好沒面子,真是有點丟咱們中國人的人呢!”李想笑他太認真,他卻真的把此事放在了心上,過了幾日,竟然日日做李想的工作,要她和他一起去報個周末的英語口語短期輔導班,李想最終還是沒有拗過他,兩個人神使鬼差的跑到BJ外國語學院報了個培訓班,上了兩個月的課,李想覺得頗有收獲,樹林卻總是遺憾:“如今我已學成歸來,卻不見再有老外向我問路,唉!懷才不遇?。 崩钕朊棵勘凰巧点躲兜陌腴_玩笑半當真摸樣逗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