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3章 張居正改革賦役/東林黨與閹黨之爭

張居正改革賦役:



明世宗千方百計尋找長生不老的藥方,不但沒有得到,反而誤服了有毒的“金丹”,命喪九泉。明世宗死后,他的兒子朱載垕即位,這就是明穆宗。

明穆宗在位期間,大學士張居正才華出眾,得到穆宗的信任。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僅僅執掌朝政6年的明穆宗病危,他詔令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為顧命大臣,令他們輔佐幼帝。二十六日,穆宗于乾清宮病逝,享年36歲,葬于昭陵。六月初十,皇太子朱翊鈞遵遺詔繼承帝位,改次年為萬歷元年,是為明神宗。

大學士張居正(1525年~1582年),湖廣江陵縣(今湖北江陵)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歷任編修、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等職,是明代著名政治家。

隆慶六年七月,他與宦官馮保的私交很好,且兩人共同輔佐幼年明神宗執掌朝政。神宗即位只過了一個月,大學士張居正即利用宦官馮保將高拱排擠掉,代之為首輔,并推薦禮部尚書呂調陽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至此,張居正、馮保兩人執掌明王朝政權。張居正根據穆宗的囑托,像老師教學生一樣,輔導年僅10歲的明神宗。他自編了一本圖文并茂的歷史故事書,叫估《帝鑒圖說》,每天講給神宗聽。

神宗把張居正當作嚴師看待,既尊敬又俱怕。再加上太后和宦官馮保支持張居正,朝中大事幾乎全部由他做主了。為扭轉嘉靖、隆慶以來軍政腐敗、財政空虛、民不聊生的局面,以除舊布新、振綱除弊和富國強兵為宗旨,張居正在整頓吏治、整飭邊防、整頓經濟、興修水利等眾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那個時候,沿海的倭寇已經肅清了,但北方的韃靼族還不時入侵內地,對明王朝構成威脅。張居正把抗倭名將戚繼光調到北方去鎮守薊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繼光在從山海關到居庸關的長城上修筑了3000多座堡壘,以防韃靼的進攻。戚家軍號令嚴明,武器精良,多次打敗韃靼的進攻。韃靼首領俺答見使用武力不行,便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張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為順義王。以后的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韃靼之間沒有發生戰爭,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下來。

當初,由于朝政腐敗,大地主兼并土地,巧取豪奪,地主豪紳越來越富,國庫越來越窮。張居正下令清查土地,結果查出了一批被皇親國戚、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這一來,使一些豪強地主受到了抑制,增加了國家的收入。

丈量土地后,張居正又把當時名目繁多的賦稅和勞役合并起來,折合成銀兩來征收,稱為“一條鞭法”。經過這種稅收改革,一些官吏就不能營私舞弊了。

經過10年的努力,張居正的改革措施起到了明顯的效果,使十分腐敗的明朝政治有了轉機,國家的糧倉存糧也足夠支用10年的。但是這些改革觸犯了一些豪門貴族的利益,他們表面不得不服從,背地里卻對張居正恨之入骨。

由于張居正的權力太集中了,明神宗長大后,卻反而閑得沒事干。這時候,就有一批親近的太監在內宮用各種辦法給他取樂。

后來,由張居正做主,把那些引誘神宗胡鬧的太監全部趕出宮去,太后還讓張居正代神宗起草了罪己詔(皇帝責備自己的詔書)。這件事發生后,使明神宗對張居正從俱怕發展到懷恨了。

1582年,張居正病死,明神宗親政。那些對張居正不滿的大臣紛紛攻擊張居正執政時專橫跋扈。第二年,明神宗陳張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還派人查抄了張居正的家。張居正的改革措施也遭到極大的破壞,剛剛有一點轉機的明朝政治又昏暗下去。

————————————————————————————————

東林黨與閹黨之爭:



明朝后期,朝臣結黨,派系林立。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落職還鄉的原吏部郞中顧憲成在地方官員的資助下,與高攀龍同講學于無錫東林書院。他們諷議時政,裁量人物,其言論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人物和東南城市勢力以及一些地方實力派都聚集他們周圍,形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東林黨。

早期與東林黨對立的主要是一批代表大地主集團利益的官員。東林黨與各黨派的斗爭是以爭“京察”為發端的,以后爭論的中心逐漸轉移到太子廢立問題上來。后期黨爭主要是與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的斗爭。魏忠賢原是當地有名的市井無賴,后因賭博輸盡了家產,做了太監。熹宗時,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勾結,日益得寵,成為新的政治集團,被稱為“閹黨”。

東林黨曾為熹宗登基之事出過大力,他們當政后,開始整頓朝綱,將很多腐敗官員罷免。這些人便紛紛投靠魏忠賢,魏忠賢把東林黨人看成阻止他實現野心的重要障礙。天啟四年(1624年),魏忠賢在宮內基礎已牢固,開始向外廷出擊。六月,素以剛直敢諫著名的左副都御史楊漣上疏參劾,列舉魏忠賢24條大罪,并請求驅逐客氏出宮。魏忠賢設計使熹宗下旨嚴責楊漣。不久,楊漣和東林黨另一重要成員左光斗一起被罷了官。天啟五年(1625年),閹黨爪牙許顯純捏造口供,將楊漣、周朝瑞、左光斗、袁化中等人下到錦衣衛大獄中,不久又將他們殺害。天啟六年(1626年),魏忠賢捏造了“七君子”事件,把東林黨人周啟元等7人迫害致死。此外,為了打擊反抗和不肯依附他們的官員,魏忠賢的黨羽們還編列了黑名單,將不肯同流合污的官員指為東林黨,列在黑名單上。當時開列黑名單已成為一大風氣,東廠西廠都照單捕人,并把他們弄死。一時間,朝廷上下烏煙瘴氣,魏忠賢的權勢達到了頂鋒。

天啟七年(1627年)熹宗病逝,崇禎繼位。魏忠賢大勢已去,自知被天下人所憎恨,難以自保,便自縊而死,閹黨勢力也遭到嚴重打擊。東林人士逐漸返回朝廷。

東林黨人主張改良政治、開放言路,反對橫征暴斂,提倡減輕人民負擔、緩和矛盾,并為此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斗爭。他們敢于揭露批判黑暗腐敗政治,為民請命,為挽救明朝危機做出了巨大努力,反映了社會進步勢力的要求。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广平县| 淅川县| 梧州市| 凤翔县| 礼泉县| 金沙县| 西峡县| 灯塔市| 浮山县| 高清| 宁河县| 苏尼特右旗| 丹阳市| 晋江市| 山西省| 神农架林区| 新龙县| 翁源县| 和林格尔县| 凌海市| 临高县| 商都县| 抚松县| 威远县| 三明市| 威远县| 禄丰县| 清水县| 长乐市| 南华县| 九龙城区| 临邑县| 东阿县| 剑阁县| 康保县| 柳林县| 平邑县| 营口市| 台中市| 镇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