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從頭再來(一)

  • 十年
  • 十年等你
  • 1424字
  • 2010-09-25 10:04:45

山門正北為碑亭,亭四面墻壁開有拱門,內有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立的《須彌福壽之廟碑》。碑文用四體文字鐫刻,全高八米馀。碑頭碑身為一塊整石所造,周圍和兩側都刻有云龍紋樣;碑座為一巨石雕成龜趺,下部基石刻有波濤紋樣,四角還有魚、蝦、蟹、龜等動物裝飾。碑亭以北,地勢逐漸高起,有不規則的石級三處,可登達琉璃牌樓。通過琉璃牌樓往北,就是須彌福壽之廟的主體建筑物大紅臺,規模宏大壯觀。大紅臺頂部平面,平鋪方磚,磚下為錫板防水。壁面上辟有三層中國式垂花窗戶,盲窗與實窗相間,共39孔。窗頭上浮嵌琉璃制垂花門頭,有著強烈的漢民族建筑風格。大紅臺頂部平坦,四角各建有廡殿頂式小殿一座,琉璃瓦頂,脊上吻獸,南面兩殿用孔雀,北面兩殿用鹿。各殿皆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內供金剛佛像。須彌福壽之廟大紅臺內部四周是群樓,上下共三層。群樓圍繞紅臺中心的主殿妙高莊嚴殿,形成都綱法式。由底層南面大門可進入群樓。群樓為木結構,分隔成四百馀間。第一層東面有四大天王坐像、十八羅漢像和喇嘛教噶舉派祖師那若巴、回洛巴等佛說法像。第二層東南角有八角形的三層轉塔,塔上有龍鳳呈祥雕刻,精細美觀。妙高莊嚴殿高聳在群樓中央,象微黃教始祖宗喀巴成佛的佛境,是班禪六世在此居住時講經的地方。

據記載:年已70歲的乾隆皇帝,為迎接班禪六世,專門學習了一般常用的藏語,還研究了藏史,在引導班禪叁觀了整個寺廟后,乾隆曾在此殿請他講經,由章嘉國師翻譯。班禪將跋涉途中每一站祈禱、祝福乾隆萬壽的紀錄送給乾隆,并獻哈達等禮物四十馀件。乾隆欣喜萬分,隨即送給他身穿袈裟的畫像一幅及弓、箭、金幣、金絲袈裟等,還頒發了金冊、金印,并為他題寫了“寶地祥輪”匾額。他請班禪在萬樹園中觀看了大型火戲,班禪扮演文殊菩薩,表演了跳步踏(即打鬼)。妙高殿平面方七間,高三層,一層殿內正中供宗喀巴塑像,稍北供釋迦牟尼;二層樓上釋迦牟尼和兩大弟子阿難、迦葉、十八羅漢;三層是乾隆祈求長壽的轉塔。三層上下貫通,重檐攢尖屋頂,上覆銅制鎏金魚鱗瓦,角脊下面做成龍頭形,脊身波狀,匍匐金龍兩條,一只朝上,一只朝下,每條重量都在一噸以上。屋上八條金龍,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金光閃爍,活龍活現,大有跨空欲躍之勢。大殿與群樓形成全封閉內院。光線暗淡,氣氛肅穆,神秘莫測。據說整個殿頂用了頭等金1.l5萬馀兩,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金碧輝煌,莊嚴富麗。在大紅臺東,建有連續重層紅臺,名為“東紅臺”,又稱“御座樓”。原為乾隆來此休息之所,外觀門窗與大紅臺基本相同,御座樓北殿門額為“南無阿彌陀佛”,殿內條幅有“到來佛相原如是,靜處塵心須彌福壽之廟建筑特寫(16張)那更生,”,“功德無邊復無量,因緣非色亦非空?!蹦系顥l幅“現法化報身共依圓覺,攝聞思修教遍示妙明”。西殿條幅“象法涌祥輪西方霞旦,智光騰寶炬海藏天宮”??吞妙}額“萬法宗源”,聯“便有香風吹左右,似聞了義示緣因?!表殢浉壑畯R在大紅臺北面中軸線上,是金賀堂和萬法松緣殿,又合稱“萬花仲院”,原為班禪六世弟子的住室。院平面呈凸字形,外觀為一白臺形式。庭院北面是萬法松緣殿,闊九間,深三間。據傳,此殿原有“萬法宗源”題額,可能“萬法松緣”一名即由此訛傳而來。殿前為中庭,東西兩側有深一間的廊廡。南面正中三間,又向南突出二間之深,稱“金賀堂”,前間單層,后面兩層,都是平頂結構。

漫步在其中,整個人都處在一種與世隔絕的境地,心也跟著變的空靈起來。其實在門口的時候最先見到的是在最北邊的那個琉璃塔,一路來到塔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林周县| 陆河县| 普兰县| 太仆寺旗| 梁河县| 五家渠市| 嘉荫县| 康平县| 乌兰浩特市| 抚远县| 卓尼县| 新宁县| 莱阳市| 霍邱县| 长治县| 徐水县| 且末县| 彩票| 汉阴县| 宜州市| 涡阳县| 澄城县| 怀宁县| 昌江| 遵义市| 保靖县| 南城县| 平遥县| 沂水县| 山丹县| 曲阳县| 丰镇市| 留坝县| 岢岚县| 东莞市| 泾川县| 岳普湖县| 铜山县| 武鸣县|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