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昆侖論道 瑤池
- 靈域傳說
- X欣然
- 2917字
- 2012-06-17 23:19:22
巍巍而綿長的昆侖山,氣勢恢宏的聳立在天地之間,一山容納四季,有萬年不化的冰川積雪,有蔥郁爛漫的碧樹紅花,立壁千仞的峽谷,一望無際的荒原,云鵬在高空盤旋,仙鶴于松林飛舞。鹿麝擇花草而食,猿猴摘野果充饑,氣象萬千,一片祥和。
逍遙殿依山而建,聳立在萬仞之巔,地勢險峻,懸崖生藤籮遍布,峭壁長奇樹異花。寶殿上空華光萬道直沖霄漢,下方云蒸霞蔚瑞氣千條。不愧為道家發源圣地,仙界名都之所。
萬靈之主望著眼前的山川地貌,眼內流光閃幻不僅遐想萬千。眼見魔界之主投來多疑的目光,急忙收回思緒,御氣飄落在逍遙殿外。魔界之主也緊隨其身不甘落后,凌風而下。
此時仙界之主早已親率眾門人弟子在寶殿門前迎候,但見他白眉白須,面帶祥和,手執拂塵衣袂獵獵飄舞,一派道骨仙風之氣。在他身旁并肩而立一位慈眉善目,耳大垂肩的金衣高僧,高僧身后,肅立兩位恭謹的素衣僧人,一個手捧袈裟,一個手擎法杖。
仙界之主見二人站定,面帶春風迎前一步笑道:“兩位界主一路辛苦啦,貧道殿內已備好香茗,請”。萬靈之主含笑道:“仙主客氣啦,三界能和平掌管宇宙蒼生,看到這祥和景象,我等欣慰矣”。魔君此時冷冷一笑:“若能真如靈主所說,那是甚好,沒有誰不愿意安享太平”。
萬靈之主聽出了他話中的弦外之音,按捺心中怒火,故意避其鋒芒,眼望那位高僧話題一轉笑道:“想必這位大師就是傳說的化外天佛吧,?金衣僧人單掌合十,口宣佛號道:“阿彌陀佛,靈主言重了,貧僧只是一出家人而已,天佛之美譽實在是愧不敢當。”仙主呵呵一笑:“各位就不必客套啦,今番我們能在昆侖烹茶論道,說來也是蒼生之福,自上次玄龜蕩世之后,蒼生經此浩劫,如今算來已有千年,千年之后的今天可謂是四海升平,各家休養生息已日趨繁榮之勢。仙魔相輔,靈佛同濟,天意莫過如此,天意莫過如此啊”。“天佛聞聽微微頜首含笑道:“善哉善哉,仙主所言極是。”一行人一路寒暄著步入了逍遙圣殿。
但見殿內香煙繚繞,金碧輝煌。侍茶童子身著道服,垂手而立。四張檀香桌案分左右排列兩旁,案上擺滿了仙桃圣果鮮艷欲滴,清一色的琉璃盞,盞內茶香撲鼻。
眾人分賓主落座后,仙主舉茶盞相邀道:“貧道近日察觀,見天有異象,眾星晦暗,皓月獨明。此象吉兇難測,特邀各界君主來昆侖一議。”
魔君聞聽,冷聲道:“此乃月神欺天之兆,宇宙中欲出現一位搗毀太平的霸主”。天佛沉吟不語,仙主環顧四周后,呵呵笑道:“魔君此言也不無道理,此乃天象所示,誰也不可逆天而行”。靈主早聽出弦外之音,輕輕的淺飲一口香茗,淡定的說:“宇宙的規律,自然的法則,正如月圓則虧,虧后自圓,也不足為怪。”天佛聞聽又是微微點了點頭,微暝雙目,細數著手中念珠。仙主含笑的望著靈主追問:“,貧道愿聞其詳”。靈主將茶盞輕輕放下,丹唇微啟:“我所預見的恰恰和魔君所說的剛好相反”。
“喔?”魔君差異的睜大了眼睛。天佛數動佛珠的手指此時也戛然而止。靈主語聲朗朗:“時下人界戰亂紛爭,民不聊生。此天象暗示必有明君誕生,一統人界”。仙主手撫胡須沉吟良晌,嘆聲道:“此事暫靜觀其變,我等可各派門人弟子下界打探,若有明君,可暗中相助,若應靈主所說,此舉也算是件功德,若如魔君所言,我三界自不會袖手旁觀,勢必鏟除其患”。天佛再度點頭。
靈主聞聽神色一悅,心頭暗喜:“就依仙主所言。”魔君不語,話題一轉道;“前度我魔界狼族一脈悉數被斬殺于鬼笑崖畔,靈蛇洞府相繼被毀,致使萬千蛇族無家可歸。今番借此機會,報于各家,看看是哪家對自己門人監管不力,涂炭生靈于瞬間。對此,我魔界必要討個說法”。
仙主聞聽仿佛吃了一驚,沉吟片刻道:“茲事體大,不可妄下斷言。我仙界弟子眾多,門人遍布天下,但能在瞬間毀滅狼族一門者,其修為應不在我等之下,魔君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吧?難不成兇手在我四人當中?”靈主聞聽冷冷的說:“天下間能有此修為者寥寥數人,我靈界尚無此能人,恐怕就連我也未必能做到。”
魔君聞聽縱聲長笑道:“,既然如此,我親自追查此事,到時候且莫怪我先斬后奏之過”。仙主聞聽苦笑道:“魔君暫且息怒,此事必有蹊蹺。我仙界也會派人追查此事,一經查實,當按律懲罰,殺人償命,此乃天經地義之事,絕不姑息”。靈主也點頭說道:“就依仙主所言。觸犯戒律者,絕不姑息”。好。魔君目中噴火,重重的道:“絕不姑息”。
天佛此刻長嘆一聲,緩緩的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生死輪回皆各安天命,有如此修為者,不知要修煉幾千年,想來勢必也經歷了一番番磨難才修成此果的,佛云,有因才有果,萬事皆是因果循環,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家講的是一個【緣】字,緣起緣滅,皆由上天注定。然恣意涂炭生靈者,其性不正,誤入邪門,身陷苦海,須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佛以慈悲為懷,若他日水落石出,貧僧愿前來度化”。---
靈主朗笑道:“說得好,有天佛出面處理此事,我們三界就大可放心啦。”仙主聞聽不由呵呵一笑:“是我三界對門人弟子管教不周,此事就有勞天佛了”。天佛低垂雙目:“仙主不必自責,或許這個人物不在三界之列也未可知。”魔君臉色深沉,冷冷的說:“我本不想將事情鬧大,或許有人覺得這近千年的太平,有些寂寞了也未可知。若如此,我魔界愿意奉陪到底”。
仙界之主早聽出魔君話中玄機,眼見萬靈之主護己,也不好當面撕破臉,急忙打圓場說:“我等各轄一界,本來是互不相犯,即使產生沖突,也當大事化小,切不要懷恨在心,謀求報復。要以大局為重,大局為重啊”。天佛亦勸道:“仙主此言極是,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休”,
靈主心中竊喜,這個和事老倒挺有意思,要么閉目不語,要么就僧宣佛號嘮叨個不休。不過這樣也好,此事拖延下去最好,待我風雪二護法出關,我首先要鏟除魔界。
魔君仿佛知道多說無益,索性離座辭行:“事不宜遲,我暫且先回魔界,徹查此事,一有消息再另行通報”。仙主忙起身相送,眼見魔君化一陣青煙離去后,仙界之主含笑道:“看來這個怨是解不開了,魔君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靈主仿佛深表歉意的嘆聲道:“都是月童行事魯莽,仰仗天殺令牌在身就為所欲為,如今已被我貶到下界修行。如果在人界作惡,我定當親自前往,攝取二女的自由之靈”。天佛此時緩緩起身道:“他日有緣,我倒想與這位女施主會晤會晤”。靈主忙說:“能得天佛度化,是她三生之幸”。仙界之主目光一轉,面呈憂色:“靈主應傳訊給月童,要她小心行事,魔君此去必會報復,我等自不好出面阻撓,亦不想看見月童有所閃失”。萬靈之主心中有數,表面也佯裝露出關切之情,匆忙告辭化清風而去。
月童獨自坐在崖邊,俯身觀看鹿兒在林間吃草。放眼四望,但見崖下有個水潭,湖水幽藍清澈,暗想,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瑤池吧,她飄身而下,立于湖心,用腳尖輕點湖面,蕩起一圈圈波暈。我搖頭嘆息“素聞蟠桃大會上的美酒玉液瓊漿就是這瑤池之水釀成,你卻用來洗腳”。月童抿著嘴一笑:“改日我還要來洗個澡呢”,正得意時,突然從天外飛來一只碧光閃閃的青龍,但見它鬃須舞動,睛含怒脈,眼露兇光,張牙舞爪撲將過來,血舌吞吐間,蕩起一陣陣強勁的罡風,在月童周圍頓時激起滔天巨浪。
月童陡逢此變,不由大吃一驚,皓月飛霜應念而出,但見一道白色匹練電射而出,斬向龍口。蛟龍高吟呼嘯,居然不閃不避,凌空幾個盤旋,一口咬住天刀,但聞一陣清脆悅耳的金鐵交鳴之聲飄向天宇,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