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九仙山九仙石室
- 聊齋成仙錄
- zhuli11
- 3236字
- 2014-05-18 19:48:06
寧采臣背著背包,一邊啃著干糧一邊哼著小曲兒向前方走去,離開前劉爺爺給的書籍不多,但皆為醫學經典,精本珍藏,翻閱數遍,越是咀嚼,越覺深奧,別有一番理解,簡直樂此不疲。
就這樣,翻越了不少丘陵,走過了蒼茫樹海,路上人跡罕見。“太陰在前左南右北。”寧采臣邊說邊找著方向,看著指出來的方向感覺不對又換個地方說道:“太陰在前左南右北,是不是這個方向啊。"方向搞混了后發泄的大喊了聲:“誰來告訴哪里才有人啊?”走了一個多月,終于來到了一個縣城。這個小鎮名叫寧海縣,鎮內的街道足有千丈長,一些村子難得一見的東西這里也都可以買到。
走進鎮內朱樓碧瓦連綿不絕,街上還有不少佩刀佩劍的武林人士,如果是以前,寧采臣一定避之不及,現在已經是后天煉體高手,還差一分邊入大圓滿,從后天進入先天,對他來說這些人現在也不覺得有什么可怕了,想來人生果真是不可預測。
寧采臣在寧海縣停留了數日,便買了一艘扁舟木船前往東山島,開始用真氣控制木船前行,待真氣力竭時使用木槳。
九天后,寧采臣抱著碎木飄蕩在海上頗顯狼狽,終于看到了那傳說中的東山島,一路下來,他一致都處在心神緊繃的狀態,三千多里的路程途中驚濤巨浪不斷,海中妖獸鬼怪也不計其數,有的海獸精小狡猾異常,沖出水面后噴出水柱攻擊小船就躲到水里去;更碰到一只三首蛟銅皮鐵骨,嗜殺成性,以世俗界武林人士根本無法與之匹敵,他幾次差點丟了小命,扁舟木船也在半路中被三首蛟擊沉。
現在他才知曉當初他說只要有毅力就能求仙問道,這仙門還未到,在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的情況下,途中就可能會被無情的大海席卷吞沒,會被更為兇殘的海獸吃掉,難怪雖然傳說中仙門繁多,但也能夠真正求仙問道之人卻少之又少。
向遠處望去,山勢險峻,拔地而起,巒峰疊翠,松濤陣陣。
走到山腳下,寧采臣松了一口氣,終于找到組織了,山腳下聚集了不少人,一個個衣衫不整,頭發凌亂,顯然是途中也不是怎么好過的,而能夠完好無損,深色從容的渺渺無幾,這些人要么是世家弟有強大邑從家人護送,要么是已經進入筑基境界。
寧采臣和眾人一起來到九仙山,山下一碑,上刻,“洞山六六鎖煙霞,碧水丹山第一家。”大氣磅礴,順著瑤臺仙橋下了水‘操cao’臺,就到了鯉魚石。鯉魚石后面上書“春風淡蕩海水平,高牙大纛海上行。驚動馮夷與罔象,雪山涌起號長鯨。汪洋一派天水。連,指南手握為真詮。浪開坑壑深百仞,須臾聳拔山之顛。左麾右指石可鞭,叱咤風霆動九天。五龍伏鬣空中泣,六鰲垂首水底眠。”甚是氣宇磅礴。
經過鯉魚石,眾人就到了一石門洞府,上有石匾,刻有“九仙石室”四個大字,石室大石為蓋,下臺門,旁邊種植了不少仙花仙草,而且年份不低。眾人正在觀賞之際,石門大開,石門內清幽明凈,通風清爽,冬暖夏涼,從里走出三人,為首的是一位束著道髻,穿著窄袖中褂,腰系慧劍的中年男子雙眉高聳、臉怒發沖冠的樣子,身后跟著身穿同一色服飾頭戴逍遙巾的一名年輕弟子與一名虬髯中年弟子。
中年男子環視下眾人后,臉上露出一絲滿意之色,感受到三人的強大生命氣息后,下方眾人神情豁然舒爽,但心里卻緊張忐忑起來。
“貧道乃靈鶴真人露霜道人,這是我的徒弟諸葛流云和燕赤霞,這次招收門徒之事由我三人負責,眾位居士跟我到山下草棚中暫且歇息,三日后門人考核正式開始,到時切勿誤了時辰。”(一般施主,是指有施舍的人,對平常人,大多稱為居士、善知識、大德等)。說完三位道人就要踏風里去,留下眾人。
“真人且慢,真人,這是我師父劉基給我的信,說是要交給貴派掌門的。”寧采臣從懷里拿出劉基臨別時給的信封,恭敬的遞給露霜道人。
“咦?”露霜道人只看到信封,便驚訝不已,雖然信封上沒有一個字,但這樣的信封自己在多年以前顯然看到過。伸手接過信封道“你暫且居住在此,這封信我會親手交給掌教天尊,三日后就是考核之日,你不可有絲毫僥幸之心。”說著決然踏云歸去。
九仙山山北天心鷹嘴巖上,周老雙眼望著無邊無際的天空,神態無悲無喜,先天陰陽九龍絳衣迎風激蕩,鶴發飄揚飛舞,一中年男子站在他身旁。鷹嘴巖是一座渾然一體的巨巖,光禿禿的巖頂,東端向前突出,尖曲如喙,宛如一只展翅欲飛、搏擊長空的雄鷹。尤其是鉤形的“鷹嘴”上生長著一株古老的仙樹刺柏,給鷹嘴巖增添了神韻和飄逸,令人驚嘆稱絕,旁邊栽種了大量仙田,吞吐著大量靈氣,生機盎然,真乃“人世仙境”
“三年前,老夫算準五岳山脈下寧家村會有場機緣,卻沒想到救下的魂魄雖然先天五行缺失,但卻能在我那殘缺丹方下補足金木水火土全五行,假以時日,必不可小懼額。”
“周老,人死后魂魄如不修行不是應該灰飛煙滅或則被地府勾走嗎?但這小子的鬼魂在陽間呆了那么長時間,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難道他有什么奇異之處?”露霜一旁說道。
“何止是你,老夫也生平首見,人死之后無非兩種情況,一是魂飛魄散,一是被黑白牛鬼蛇神所勾,進入幽冥地府輪回轉世。還有一種就是修成陰神,這種修行之人只要不斷經過天劫洗禮,便也可不入輪回。一般常人死后受天地陽剛正氣凈化大多為魂飛魄散,能夠進入地府輪回者少之又少,不過蒼天之下的螻蟻,又豈是我們能夠悟透這其中奧妙玄機。”
“周老說的顯然不會有錯,只是這黃口小兒不過一介凡人,按理說應該魂飛魄散了才是,如何能夠未受天地間陽剛之氣的凈化?”露霜不解道。
周老搖了搖頭,緩緩說道:“這才是我最奇怪的地方,他已個普通凡人魂魄竟然這么強,而且在你給他吃下凝魂丹時候,發現那小子先天無五行靈根,我見過的凡人當中,就算再差沒有靈根也多少會有一些五行精氣,可能跟這個有關系吧。”
露霜神色動容,周老修為這么高深,也不發參透,看來這不得不是一個大謎團困在二人心中長久。
“此子與我有緣,又是我那不成器的劣徒劉基推薦來的,雖是后天靈根,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只是洪荒中后天靈根修成者太少太少,沒有合適的修煉道路借鑒,你先代我把他留在外門茅草房,等靈根測試完成后收入外門,磨練幾年后再做打算。”
寧采臣和眾人一起居住在草棚中,草棚旁有一巨石,石下有一泉眼,清澈甘甜的泉水經年不息,餓了吃些帶來的干糧,到海中打幾尾小魚,渴了喝口靈泉細水,修煉閑暇時也觀賞下九仙山奇石,幾天下來,倒也熟悉了這種生活。
次日,一道洪亮的鐘聲自九仙頂傳來,聲音渾厚,如悶雷一般響徹云霄,隨著聲音一股浩然正氣向四周蕩漾開來,綿延不絕。
接著在眾人的注視下,整個九仙山突然如鏡中水月般變化開了,之前看到的叢山峻嶺仿佛泡沫般瞬間支離破碎,一股靈氣自內飄出,眼前赫然是眾多殿宇旋旋盲盲,讓人一下子頭暈目眩。待禁止后一片仙府洞庭般飄渺,其上不少空中樓閣,尋常人見了,一定會認為這是一處神仙居住的地方。
“這難道就是那些前輩高人呢所布置的守山陣法。”旁邊不少人驚嘆連連,望向九仙頂的眼神透著一絲絲熾熱和向往。能夠布下如此龐然大陣的門派必定是出過仙人的仙府門庭,根基深厚,不是一些小門小派可比擬。
這時,遠處踏云飄來三位道人,為首就是那位露霜真人,身后跟著兩名弟子。
口吐真言,召來一大片祥云,端坐云間,說道:“你等隨我前來”。
眾人拾級而上,坐在祥云之上,寧采臣剛猜上去時感覺軟綿綿的,甚是好奇,待云層飛起,眾人感覺甚是神奇,不少人又驚又怕。眾人跟著三位道人飄飛到九天山山頂,只見眼前出現異動,旁邊石紋刻著“無極洞”三個大字,呈天然太極圖。
寧采臣與眾人一起進入洞內,發現石洞內呈紅暈紫氣,天眼陽光四射,可容千人。洞壁萬仙顯像,九爪金龍龍側臥,氣氖神圣莊嚴。中央處,放著一張八仙桌,桌子上方擺著盤子,盤子內有塊細膩的絲綢,絲綢上面端坐著一顆巨大的珠子,呈乳白色,想來必是測靈珠無疑,從古至今,但凡仙門收徒,便以測靈珠檢測五行靈根,五靈越多者形成靈根,靈根與天地靈氣契合度越高,修煉起來就越發簡便。靈根金木水火土五行靈根,靈根越多者初時修習得慢,但靈氣卻是單一靈根的數倍,當然對修煉者要求也越高,每種靈根都分劣靈根、下品靈根、中品靈根,上品靈根,五行天靈根五種,還有一些罕見的變異靈根。
……
(筆者隔壁家的貓:這是給大家的補償,大家就不要羞辱小貓了,給票給推薦吧,翻滾吧,我的蛋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