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眾人樂
- 邊陲故事
- 野橄欖
- 1092字
- 2014-03-14 18:51:40
天剛露出一抹魚肚皮似的白,大山一家就忙了起來,懷揣興奮的心各自分工,在大山爺爺的指點下一會時間破臉狗就被收拾得干干凈凈。接下來升爐燒水煮肉,忙完一切,大山便挨家挨戶敲門請客,寨子腳的老人楊公家、家后的大叔家、左邊的二叔家…………挨家挨戶請完后,大山便回家置辦碗筷、燒酒……
眼看太陽升到近三分之一中天時,左鄰右舍陸續趕來。看:楊公帶了一袋上好的旱煙,那是他用最好的牛糞伴山雞土在最適合的日子種下,悉心照顧并在最好的收季采下仔細切好曬好的,只為讓大家今天抽個歡暢;大叔手提一袋藏了好久的堅果,那是他大兒子去年從省城帶來的,平時都被他藏的死死的,任小娃兒翻箱倒柜也無可奈何;二叔的兒子——大娃手提昨天剛挖來的野顏芮根,那是用來煮破臉狗肉佐料的上上之選;還有三叔……
大山的爺爺吩咐廚房里做了好些菜,雖然狗肉不多,但大家在這,圖的就是個團聚、歡樂,在他們眼里,一寨子人坐在一起吃頓飯無疑是最能激動人心的。
大人們于是就三五成群的分別坐在那毛石桌上,這些個石桌是寨子頭人大凡帶領寨子幾個壯年人到村西老豬場里翻出大塊毛石用鑿子一鑿一鑿鑿出來的。人們有劃拳喝酒的,有吃茶談天說地的,有打牌吹牛的,最令人想笑的是那些甚至不識數的娃娃也學著大人們弄幾只凳子圍起來打牌、吃茶、劃拳吃水的,那些怪聲怪腔總是引起大人們的哈哈笑語……如此多的人聚在一起,卻是都不閑著,好不快樂。
笑聲中時間總是過的最快的,菜弄好了,肉煮好了,挨個挨個的上菜上肉,那味道總是令小娃娃們直流口水,爭天搶地,又引得大人們的陣陣笑聲,對于這聚會也不是第一次了,可每次都是如此的快活。
楊公舉杯調侃:“許公啊,你這老獵王可是讓我們吃到無數山珍了啊!哈哈”,楊公在村里輩分最大,說起話來倒也是直接,許公一家本來姓李,自許公也就是大山的爺爺的爺爺以來就改為姓李姓雙姓李、許,說起這事的始末,那可是一段辛酸史,而此時許公也沒空回憶。便順口答到:“楊公啊,大家伙的常在一起聚聚,圖的就是開心,這不挺好的嗎,這么多年寨里相處這么融洽,這獵物功不可沒啊!”“哈哈,破臉狗可是好東西,大家好好吃啊!”
許公話還沒落,小娃娃們就叫著喊著,揮舞著筷子,迅速把狗肉夾起,塞入嘴里,明顯是忘記了大人交代了小心燙的叮囑,事實,他們呼呼的吸氣呼氣證明了貪嘴的不好,最可恨的是還引來爹媽的筷頭打頭。在小孩子的帶動下,大人們也漸漸歡快的吃了起來。
不幾時,人們都茶足飯飽,再看桌子,杯盤狼藉,顯然這狗肉很好吃,而且吃的很愉快。吃完狗肉,各個分工,大人們收碗洗澡,小孩抹桌子,老者們抽起了楊公帶來的旱煙,小娃娃不時的抓幾個大叔帶來的堅果……大人小孩的笑聲、小孩的雀躍聲,在這深秋季節里顯得特別高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