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 珪夢清歡
- 云鵠
- 3060字
- 2013-05-27 09:44:10
“媚兒”低低啞啞的呼喚朝我伸出手來。
我看了看左右,將手里的楓葉遞給他。二哥突然朗聲大笑,我不解地眨眨眼,難道不是楓葉嗎?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這···算得上是情詩了吧?
二哥長臂一撈,我便穩穩落于他身前。
“二哥,于禮不和”暮然回神匆忙下馬,白蹄烏呼哧一聲,我落地不穩險些扭傷腳踝,二哥眼疾手快地將我扶好。
“果然在此”
我心底一顫,惶恐地往馬兒身后看去。追風背后現出兩個高大的身形來——太子和元吉!
元吉的唇形抿成一條線,調轉馬頭飛奔而去。
不,你聽我解釋···我虛軟地追了幾步,便被飛揚的塵土迷了雙眼。
“元吉定是誤會了”太子對二哥說,“他正在氣頭上,不如我送媚兒回去的好,等他氣消了再幫你們澄清”
二哥面色不善,正要開口回絕,我先一步謝過太子道“如此便有勞太子送媚兒一程”
分明是太子慫恿元吉前來“捉奸”,哪里還能指望他會“好心”地替我們澄清誤會。不知道這次又是玩什么詭計,想到此處,我恨得牙癢癢,真是越看越面目可憎。
蕭蕭颯颯西風送晚,黯黯一輪落日伴紅霞。我與太子并行,一路無話。
齊王府近在眼前,太子終于打破沉默道“等元吉下定決心,事成之后本宮必然為你解釋”
假如我真是私會二哥,又何必跟你報備。這么簡單的道理,元吉怎么會想不明白,怕只怕關心則亂。眼下太子雖占著優勢,但屢屢如此行事,必定殃及池魚。
回到王府,淮安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泣道“是我糊涂,害王妃名譽有損”
我嘆了一口氣“你先起來說話”
淮安倔強地匍匐在地上,我告訴他“太子有心離間,誤會只是早晚的事情。我只問你,秦王為什么會在那里?”
“這···”淮安猶猶豫豫終于坦白道,“王妃莫要不信,我家王爺確實歡喜王妃,真心實意···”
我不耐地打斷他問“這么說,你們事先安排好了?”
“是”淮安僵硬地抵在地上。
“糊涂”正好給了太子借題發揮的機會,可是···腦海里突然閃過什么東西,我卻沒抓住。
這一面我在氣惱淮安糊涂,那一面元吉正恨我不忠。我咬著下唇掀簾入榻,輕聲呼喚“元吉···”
元吉閉目凝思置若不聞。
“我要是真去私會,又怎么會向你報備呢”我耐心分析,誰知他霍地起身怒目而視道“你未料到我和太子會去查看而已”
“你···”我安撫他坐下,問他“難道你不知道太子的用意嗎?前兒個說的‘美人計’,今兒個不是‘借刀殺人’么?”
元吉的睫毛顫了一下,口吻不善地質問我“你敢說你對二哥沒有一點心思?”
“沒有”我答得果斷。
“沒有?你們在仁智宮那日喜笑顏顏,郎情妾意好不親密,都是我親眼所見。二哥喜好書法、游獵,你也愛好筆墨、騎射,好個志趣相投,天造地設的一對!”
“我去仁智宮是尋你,興趣愛好乃天性使然,你這是強詞奪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他揚起一抹譏誚的笑,“那這是什么,不是二哥送的定情信物?”
我看著他手里的彎刀,一時語塞,這是···定情信物嗎···
下巴上一陣疼痛,我皺眉看向元吉,他已怒火中燒“痛嗎,會有我心痛嗎?”
“我不知道二哥的意思,但是我對他真的沒有···”
元吉用力一推,我便跌在榻上,只覺胃里一陣翻滾有些頭暈目眩,慢慢聚焦,瞧見深邃的雙眸中擔憂與心疼一閃而過,尚未來得及捕捉又被他晃得五臟六腑天旋地轉,我抓住他的手腕“哇”地一聲吐了出來。
“媚兒”元吉焦急地喚著我。
我雙目朦朧,舌上苦澀。勉力牽起微笑,告訴他“沒事”
“怎么會沒事,你向來活潑健康,好端端的怎么會虛成這樣?!”說著便要往外走,“我去叫大夫”
我連忙拉住他的袖子,“元吉,我們有孩子了”
元吉一臉震驚,不可置信地呆在當場。隨即埋首掌心,似乎陷入掙扎一般。
我不解地望著他問,“你不高興嗎,已經三個月了,我很歡喜。一直想找個好時機告訴你,可是最近總是爭吵···唔···”
有力的臂膀圈成一方溫暖的懷抱,耳邊傳來幾不可聞的嘆息。元吉輕聲低喃道“媚兒,到底是我自私了”
“元吉,以后我不去秦王府了,也不見秦王。我們不吵了,一雙兩好地過日子好嗎?”
“好···”
***
“王妃——”采蘋一聲驚呼,飛奔而來。
我連忙下馬,將韁繩拋給淮安,淮安一張俊臉立刻崩塌。
“交給你了”我俏皮地笑笑,閃身逃離。回頭見采蘋正揪著淮安的耳朵訓斥“讓你看著王妃,竟然去騎馬,萬一有個好歹你要如何交代···”
淮安送來哀怨的一瞥,我咧嘴一笑“委屈你了”。若不是采蘋看得太緊,我定是走馬驅馳游獵玩耍去了。好容易覷著采蘋去燉補湯兒,淮安哪里能磨過我的三寸不爛之舌。
“你呀”元吉刮了一下我的鼻梁。
“夫君莫怪,孩兒安好”
元吉寵溺地撫著我的肚子說“將來必定如你娘親一般淘氣”
孩子突然動了一下,我樂了笑說“定是反駁爹爹的評語”
“不論男女,跟著娘親學文”
我補充道“跟著爹爹習武”
“太平盛世,武不如文”元吉收回左手,將我攬到身邊。
“游牧民族尚武好戰,邊境之患古已有之。縱然漢武帝大敗匈奴,尤留后患,遑論如今大唐軍隊只是淺擊輒止。”
“你說的也有道理,眼下大唐根基未穩,不如漢武帝累世經營,國力雄厚可大舉北伐”元吉頓了一頓,突然話題一轉,笑道“我猜是個男孩兒”
“夫君何以見得?”
“直覺”
“我倒希望是個女孩兒,文文靜靜撒嬌撒憨的惹人憐愛”
“就像媚兒一般嗎”元吉壞笑道,“李家兒女能騎善射,女兒家亦不輸男兒,媚兒的希望怕要落空了。”
“嗯···若像平陽昭公主(元吉胞姐)一般倒也未嘗不可啊”我思索道“功蓋天下,不讓須眉。”
元吉直搖頭說“那可不好,駙馬爺的面子往哪里擺?”
“柴紹將軍謀略出眾,善于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三姐兒與他舉案齊眉,相得益彰”
元吉頗為怪異地覷了我一眼道,“個中滋味怕只有駙馬爺自己知道”
“父皇有十九個女兒,唯獨三姐兒是軍功女將,以軍禮出殯的女子,史上僅此一人而已”
“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關前高義旗。今日關頭成獨笑,可無巾幗贈男兒。三姐兒若在,今日我們兄弟或有轉機”元吉變了語調,問我“媚兒不求長久安泰嗎?”
“先生曾經問過我,是知天命來得有趣,還是樂天命來的有趣?我說自然未知來得有意思。如果庸庸碌碌了此殘生,不如轟轟烈烈絢爛一季”
元吉佇立在我面前,將耳邊的青絲綰到耳后道,“這可是你的心里話?”
我點頭,他嘆息一聲,“記得當初你小心翼翼避開鋒芒,深居簡出若非萬不得已此生不與我相認,現在卻說愿意像煙花一般絢爛而逝,我李元吉,何德何能得妻如此?”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夫妻本是同命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
元吉阻止我說下去,粗糙的手指勾出一條錦繩,下端墜著一個小小的平安符,“當日,我故意將這個‘假兵符’落在你房里,想試探你到底是不是真心”
“我知道,我不怕你試”
他勾起一抹笑,將平安符塞回衣服底下囑托道“一會兒你若不愿見太子,便早些回去,我讓車夫隨時候著”
“好”我握著他的雙手道“賀喜齊王殿下得勝班師”
“二哥才是主帥”元吉忽地住了口,自從我不再提起二哥,反倒是他說得多些。他捏捏我的手道,“再說,又非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一般的大勝仗,不值一提”
“元狩四年,衛青、霍去病兩路大軍北擊匈奴,封狼居胥,登臨瀚海,殲敵九萬可謂豐功偉績。但是,出塞擊敵的官私馬匹凡十四萬而回來的卻不滿三萬,損失超過十一萬,漢家天下因此元氣大傷,雖勝猶敗。
戰國時的趙國,北有強胡之敵,內與六國交兵,養老長幼,種樹以時,倉廩常實,殲匈奴十萬余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使匈奴不敢進犯。
媚兒以為,齊王與秦王從大局出發抵御突厥,有此風采。”
元吉聞言若有所思,接口道:“史書稱霍去病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上為遣太官赍數十乘,既還,重車余棄粱肉,而士有饑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