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孝文王薨
- 夢里繁花春已燼
- 沐西
- 2785字
- 2011-12-14 23:00:35
孝文王薨
華陽夫人壓低啜泣,接過趙姬手上的錦帕擦干淚水,紅著眼,聲音沙啞,偏著頭,輕聲道:“快過來看看你皇祖父吧。”
“諾”,趙政慢慢走近床沿,安安退下,停在子楚身后。
趙政半跪在床邊,輕聲喊道:“皇祖父,孫兒來看您了。”
孝文王面色不變,依舊一動不動,華陽夫人見狀哭得更兇,雙肩不停的顫抖,任憑趙姬在身旁怎樣安慰也停不住。
“母后,縱使哀傷也要保重身體啊。”子楚上前勸道。眾太醫(yī)皆伏地叩頭應(yīng)和。
孫福宏走進殿內(nèi):“啟稟皇后、太子,丞相蔡澤大人以及多位朝政大臣已經(jīng)奉旨在殿外守候。”
華陽夫人聽見只字不語,子楚點頭:“將各位大人都帶進來吧。”
不一會,孫福宏領(lǐng)著朝政要臣魚貫而入。走在最前的是一位年約50的中年男子,穿著黑色直裾單衣,寬大的袖袍,頭發(fā)雖花白,可步態(tài)穩(wěn)健,雙目炯炯有神,雙眉微蹙,抬頭略掃一眼殿內(nèi),立馬低下頭。
“微臣等見過皇后、太子、太子妃。”
“丞相快快請起。”子楚抬手做一虛禮,蔡澤起身抬起頭正視子楚,眉間擔憂顯而易見:“臣等接到旨意便急忙敢進宮來,陛下他···他可是···”
“唉”,子楚嘆氣,默然,點點頭。
“事情怎么發(fā)生的如此突然,大王身體一向康健,不過一日之間,怎的今日便病入膏肓了?”蔡澤不解道,雙眼還不時的看向床上的孝文王。
“昨日父王因司徒大將軍一事氣結(jié)攻心,竟氣暈了過去,誰不想、誰不想”,子楚說道動情處哽咽了一會:“誰不想,這一暈導(dǎo)致父王氣血逆轉(zhuǎn),一口氣生生斷了,太醫(yī)用盡辦法也無力回天,只怕,只怕危在旦夕了。故子楚斗膽請各位大人入宮,只怕父王留下什么遺言,各位大人也好做個見證。”
蔡澤等大臣聽了雙眼微紅:“陛下為社稷盡心盡力,臣等必定守護陛下”,說罷群臣跪在床邊的地上。
華陽夫人停止了哭泣:“大王知道你們這些臣子盡忠,也不枉他辛苦操勞了。”
蔡澤勸諫:“王后母儀天下,定要鳳體安康,若是因為陛下傷身過度亦是萬民之失啊。”
群臣伏地:“丞相此言有理。”
趙姬點點頭:“母后,您已經(jīng)守了一夜了,先回去休息吧,這里有太醫(yī)和眾大臣相陪,您大可放心呀。”子楚和趙政如是勸說。
在眾人的勸說中,華陽夫人沉默片刻點點頭:“也罷,本宮一介夫人,在這也只是徒勞傷心罷了,還擾了陛下清凈。”說罷,在趙姬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起身,看著傷心的趙政道:“孫兒年幼,且同本宮一道回去吧。”
子楚點頭:“政兒年幼,隨母后一道回宮自然是好的。若是有什么情況,兒臣一定即刻通知母后。”
“嗯”,華陽夫人點點頭:“有你們在這里我自然是放心的。”
子楚和趙政攙扶著華陽夫人走出明光宮,在殿內(nèi)待久了,殿外的一絲光亮也顯得格外突出。來時跪在殿外的人依舊如是,讓人有種時光倒退的錯覺。
子楚看向門口黑壓壓人群,端扶著華陽夫人,壓重了聲音,卻不低,足以使殿外所有人聽見:“父王病重,御醫(yī)說需要靜養(yǎng),爾等且回去各自宮中,若是有消息,定會譴宮人去報,跪在殿外,驚擾父王,這罪責可不是你我能承擔的。各宮奴才都扶著自己主子回宮吧。”
“那,能否讓我們見一見陛下呢?”仍有嬪妃不死心,跪地不起。
“哼”,華陽夫人雙眼血絲未褪,卻拿出了王后的威嚴,站得筆直,斜眼瞥去,字字鏗鏘:“若是人人都要見陛下,那還不亂了套,豈容你們放肆。”
話雖簡短,可那妃子一聽,加之華陽夫人面色不善,立馬在侍婢的攙扶下站起來退下去。
華陽夫人眼眸微瞇,面色陰沉,看著殿外正中央跪著不起的人冷厲道:“華冉夫人這是有謀逆之心么?大王命懸一線,你卻公然違抗旨意,蛇鼠一窩,莫非你也是有預(yù)謀而來?”
“你···”華冉夫人憤恨的咬著牙,雙唇因為氣憤而有些哆嗦,雖然跪著,可是氣勢卻絲毫沒有減弱,許是在宮中待的久了,眉間總有一股傲氣:“本宮行得正坐得端,多年來心中只以陛下為尊,本宮的哥哥也是如此,多年來對陛下忠心不二,今日必是受了奸人挑撥,才使的陛下心存芥蒂,因此遭受懷疑。本宮知曉陛下病重,惟愿侍奉左右。”說完又挑釁似的看她一眼:“我們司徒可是名門,必不像旁人,身家不清。”
華陽夫人臉色鐵青,雙眼因為血絲顯得分外猙獰,可回答的聲音卻分外鎮(zhèn)定:“想必司徒家也正是因為名門才敢如此放肆,你哥哥沖撞陛下,你今日又出言不遜,當真是名門之后,行事之風都如此相似。”
“王后莫要因為賤人動氣”,一位尚未散去的妃子走上前,行了個禮,“她要面見陛下,只怕也是為那罪人求情,此等罪惡之心,拉出去同罪人一道關(guān)在大牢里,那才解氣。”
看她的打扮,也不過是良人之類,卻敢羞辱華冉夫人,安安詫異。
華冉夫人怒目瞪著身旁的人,語氣厭惡至極:“你算個什么東西,也輪到你來職責我,平日里,你連給我提鞋都不配。”
妃子也不氣,嫣然一笑:“華冉夫人也道那是平日,今時不同往日,司徒將軍這種罪人自是人人都可說得的。”
華冉夫人還想再說些什么,華陽夫人甚不耐煩,朝子楚使個眼色,子楚即刻神會,上前一步,厲聲道:“父王病重,明光宮前吵吵鬧鬧成何體統(tǒng),傳出去也不怕被萬民恥笑,來人,送華冉夫人回宮。”
話音剛落,幾個宦官立馬上前拉起她,華冉夫人掙扎,看著華陽夫人惡狠狠地道:“你以為本宮就想不到別的辦法嗎?你以為本宮見不到陛下,你的那些陰謀就會得逞嗎?你做夢?”說道最后,音調(diào)上升,眼神陰鷙,一把甩開身邊的人,頷首:“松開你們的臟手,我自己走。”
華陽夫人冷哼一聲,不作理會,轉(zhuǎn)身就走,子楚送別轉(zhuǎn)身進殿。安安跟著華陽夫人離開,回頭匆匆一瞥,華冉夫人頭也不回,頭發(fā)在剛剛的拉扯中有些凌亂,卻站得筆直,一步一步,走的很慢,裙尾擦著地面,一下一下的搖擺。安安卻覺得不似初見她那日,許是微風的原因,顯得有些蕭瑟。
宮中,瞬息萬變,昨日還是高高在上,家世顯赫,令人懼畏的華冉夫人,今日卻兄長入獄,連良人都敢羞辱,沒有了權(quán)力,夫人,也只不過是空名。想必華冉夫人也十分了解這一點,才會在最后不顧一切想要見到孝文王。
回到咸陽宮,趙政徑直進了書房,找出佛經(jīng)用絹帛一遍又一遍的抄寫,安安沉默,無言以對,只能默默的加水磨墨。過了約摸一個時辰,安安的手腕有些酸痛,握著磨筆的手指也開始僵硬,動作越來越慢。
“累了就停下吧。”趙政寫完一句話,放下毛筆,拿起絹帛,對著光看了看。
“世子這佛經(jīng)可是為陛下而抄?”
趙政放下絹帛,側(cè)過頭,不語反笑,突然伸出手,安安來不及縮手被趙政牢牢的抓住,他伸出另一只手翻過她的袖口,是一團暈染開的墨汁,他笑道:“這墨汁然在青色的布料上,到像極了山水畫,別有一番意境呢。”
安安抽出手,左手抓著衣袖,趙政剛才一直專心謄寫,未見他分神,卻看見了自己都沒注意到的,心里像有一只小蟲蠢蠢撓動著,低頭喃喃:“定時剛才磨墨是不小心濺上的,我真是粗心。”
“你說,我?”他在我字上重重強調(diào)。
安安突然意識到,自己竟是還未完全適應(yīng),一時竟脫口而出,跪下:“奴婢一時失言,請世子責罰。”
“這有什么好責罰的呢,你說我,這樣很好,你說奴婢倒顯得生分了,以后沒人的時候,你都這么說吧。”
“奴婢,奴婢不敢。”
“不敢?”趙政走到她面前:“那日在河邊,你可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