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明湖
- 一起牽手走過的日子
- 黑暗世界的舞者
- 2130字
- 2013-04-03 10:43:58
大明湖與千佛山、趵突泉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
大明湖是一個由城內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積非常大,幾乎占了舊城的四分之一,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游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臺、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寧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沿湖的亭臺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回廊,假山亭臺,十分雅致,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余。湖對面北岸高臺上有元代建的北極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臺煙樹,皆成圖畫。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望著大明湖秀美的風景,我情不自禁地贊嘆道。
“你知道大明湖的‘四怪’嗎?”胡夢霞問我。
“這你可難不倒我!”我笑著說,“蛇不見、蛙不鳴、久雨不漲、久旱不涸。”
“還真沒能難住你這個大才子呢!”胡夢霞不甘心地說。
我笑了笑,心想這個問題我原本是想用來考考劉萬紫的,我自己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我來考考你怎么樣?”我笑著問胡夢霞。
“好啊。不過我不一定能答得上來你這個大才子提問的問題呦。”胡夢霞謙虛道。
“你知道元好問那首《臨江仙》嗎?就是‘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的那首?”
“有點印象,不過記不起來了。”胡夢霞有些不甘心地樣子,然后看著我,笑著說,“還是你這個大才子說吧,也是時候顯示你良好的記憶力了。”
我心想沒想到幾年不見,你這家伙倒是學會說我了。我笑了笑,然后望著湖面緩緩吟誦道:“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說完失神地望著遠方。
“你怎么了?”胡夢霞問。
我回過臉來,當我的眼神觸及到胡夢霞的眼睛時,我發現那眼神是那樣的熟悉——多么像劉萬紫的眼神啊。一樣溫柔的眼眸,仿佛她又重新回到我身旁一樣。一段迷離的過往,一種難忘的辛酸,我凝望著胡夢霞,眼神之中只有淚水與沉默,我伸出手,好想再一次觸摸一下那個眼神。
“你怎么了?”胡夢霞看到我伸手過來,有些吃驚,往后退卻一步,同時問。
我發現自己的手僵持在空中,于是趕緊縮了回來,我抿了抿眼睛,抱歉地說:“對不起,我剛才還以為是······”我說著將眼睛轉向一邊。
“以為是劉萬紫呢?”胡夢霞問。
“嗯。”我點點頭。
時光荏苒中,揮之不去的是一種記憶。
胡夢霞的眼神讓我重溫了那凄美的破碎了的夢,也讓我明白生命中有太多本以為淡忘的記憶有時只是一個熟悉的眼神便又在腦海中清晰起來了。
“我們去歷下亭看看吧。”胡夢霞說。
“嗯。走吧。”我說。
歷下亭位于大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筑。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我看著胡夢霞問,“知道這是誰寫的嗎?”
“這我知道。是杜甫寫的《陪李北海宴歷下亭》里面的詩句,對不對啊?”
“嗯。才女就是才女。”我笑著贊道。
“哎呦,承蒙你這個大才子夸獎,我真是愧不敢當啊!”胡夢霞說著做了個手勢。
我笑著搖了搖頭,“我們去匯波樓看看去吧。”
胡夢霞說:“好。”
在去的路上我問胡夢霞,“你知道乾隆皇帝所寫的那首《珍珠泉》嗎?”
“不知道。還望不吝賜教。”胡夢霞做了個手勢,學著古人道。
“濟南多名泉,岳陰水所潴。其中孰巨擘,趵突與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幾曲繞瓊房,一泓映綺疏。可以滌心志,可以鑒眉須。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于。乍如歷海嶠,鮫人捧出余。又如對溟渤,三五顯方諸。作霖仰堯題,澤物留神謨。我來值暮春,農夫正新畬。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圣言,遠近均沾濡。”我滾瓜爛熟地背誦出來。
“才子就是才子。不能比啊不能比!”胡夢霞搖著頭嘆息道。
“哈,幾年不見你也會夸人了啊。”我笑著說。
“跟你相比,我可是小巫見大巫啊!”
我笑著看看胡夢霞,“你知道大明湖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是什么嗎?”
“莫不是那句‘還記得大明湖畔那個夏雨荷嗎?’”胡夢霞笑著說。
“這都被你看穿了。”我和胡夢霞同時笑起來。
后來我和胡夢霞又去了北極閣、小滄浪、鐵公祠、遐園等地方。再后來我們倆去大明湖附近吃了點東西,又去別處逛了逛,然后各自回家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著白天的事,當我想到今天在大明湖畔當我與胡夢霞四目相對時,我感到自己久閉的心扉微微敞開了。那一刻,我感到一股溫暖的的眼光正落在我的心上,就像那早晨陽光中的沉默落在已收獲的孤寂的田野上一樣。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想起徐志摩的這句話,胡夢霞的眼淚不知不覺留了下來。當她看見我看她的眼神時,她知道此生已經不可能再有人取代劉萬紫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了。
有時我們覺得思念很無力,因為我們看不到思念的結果。
也許,思念并一定需要結果,因為它至少證明了在我們的心里,有個人曾真實的存在過,也許這就已經夠了。